首頁 > 人類文史 > 包拯爲何棄官十年?棄官的原因是什麼?

包拯爲何棄官十年?棄官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包拯爲什麼棄官十年,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父親包令儀悉心培養和恩師劉筠的言傳身教下,已經二十九歲的包拯終於得到了進士出身。而持進士及第的包拯在仕途上的光明前景也似乎是近在眼前了。

天聖五年(1027),也就是包拯中舉的這一年,朝廷便授予包拯大理評事的官銜,還派他擔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的知縣,一下子就成了八品官員。這建昌縣在當時可是個大縣,交通便捷,山川秀美,多名勝古蹟。包拯作爲初涉官場的新生能夠得到這樣的優差,足可見朝廷的重視了。然而,包拯此時卻向朝廷辭官,表示想要歸家休養。

包拯爲何棄官十年?棄官的原因是什麼?

爲什麼苦讀近二十餘載,一朝金榜題名的包拯會在仕途剛剛起步的時候就這樣“自毀前程”呢?

原來,當時的包令儀夫婦都年事已高了,身體也不是很好,而建昌縣與廬州兩地相隔數百千米,包令儀夫婦不願意長途奔波、離開故土,也不願家中的獨子遠離家鄉去做官。深受父母養育之恩的包拯便向朝廷上奏希望在廬州附近任職,以使忠孝得以兩全。朝廷也理解包拯的盡孝之心,讓包拯改任和州監稅,和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和縣,與當時的廬州相互爲鄰,不用包令儀夫婦長途奔波。

可是,當包拯回家請迎父母隨他上任時,包令儀夫婦仍是表示留戀故土,不願前往。年近而立之年的包拯雖然懷着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猶豫再三之後,認爲父母已經到了那麼大的年紀,爲之盡孝的日子已經不多了,而自己要爲國盡忠卻是來日方長。於是,包拯毅然辭官歸鄉,一心一意在家侍奉父母。

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一般的學子讀書人取得功名都是盼望着能早日做官,趕緊走馬上任,而只有在父母去世後,纔會回家丁憂居喪。包拯深知盡孝就應當在父母在世之時,爲報父母養育之恩,包拯便毅然決定離開仕途,“先盡孝後盡忠”。由此可見,包拯絕不是孜孜追求功名利祿的庸人,而是一個至忠至孝、淡泊名利的品德高尚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包拯在廬州侍奉雙親期間,天聖六年(1028),包拯的恩師劉筠再次出知廬州。劉筠曾經三次擔任翰林學士,他很期望可以進入中書省或樞密院(前者以宰相爲首執掌行政大權,後者以樞密使爲首管理軍事),能夠在更關鍵的位置爲國家更盡一份力,可是得到的仍只是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這樣的職位。

包拯爲何棄官十年?棄官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劉筠此時也是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因此劉筠便再次請求出知廬州。劉筠對廬州這個地方是很喜愛的,之前擔任廬州知府的時候,他就在城中建造了房屋,還建了一個書閣,以珍藏真宗皇帝曾經賜予他的所有書作,仁宗皇帝還親自書寫了“真宗聖文密奉之閣”的飛白賜予劉筠。

這次出任廬州知府,劉筠知道自己身體不好,更是在這裏造了墳墓,做了棺槨,還自撰了墓誌銘。兩年之後,也就是天聖八年(1030),劉筠卒於廬州。

在這三年間,包拯經常在劉筠身邊耳濡目染,熟悉官場;研讀經史書籍,培養情操;探求治國安民之道。這些對包拯日後再次出仕、報國盡忠都有很大的助益。而劉筠的逝世,無疑對包拯是個很大的打擊,使包拯失去了一個難得的良師益友。

包拯一直在家精心侍奉父母,直到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將父母妥善地安葬之後,便在墓邊搭了一個草棚,爲父母守喪。當時的習俗是父母去世之後,子女要爲父母守喪三年。史書記載包拯守喪時稱:包拯三年守喪期間身心憔悴,節衣縮食。人們都稱其爲“墓旁孝子”。

一般來說,有官職在身的官員爲父母服喪之後,就可以立馬官復原職,再次做官的。而包拯三年喪期滿了之後,仍是不忍離去,他在除去喪服之後,依然時時徘徊於父母的墓邊,戀戀不捨。

又過了兩年之後,經過親友的多次勸勉,包拯終於決定離開故鄉,回到京城等候任命。這時,已經是景祐四年(1037),距離包拯中舉得官,初涉仕途,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而在這十年間,與他同榜高中的人一個個已經青雲直上,有的已經飛黃騰達、身居高位。而包拯對此毫無怨言,可見他的盡孝完全是出自內心,而非“作秀”。

包拯爲何棄官十年?棄官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包拯認爲做官是爲國爲民謀福利,而不是爲謀取一己私利。而盡孝高於一切,只有能夠盡孝之人才能爲國盡忠。與包拯素有嫌隙的歐陽修也客觀地評價包拯說:“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包拯通過“先盡孝,後盡忠”,做到了忠孝兩全,在當時可以說是給所有官員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吳奎在其《墓誌銘》中說:“(包拯)竭力於親,盡萃於君。”就是說包拯在盡忠、盡孝方面在當時是被充分肯定的。

包拯能夠清廉一生,譽滿朝野,也離不開妻子董氏的支持和輔助。董氏出身於官宦之家,自幼便讀書識字,可以說是知書達理。董氏與包拯成婚後,對包拯說:“大丈夫自然應當爲君上效力,家裏有我來照料雙親,我會像對親生父母一樣侍奉他們,你放心去參加科考吧。”於是,包拯留下賢惠的妻子在家照料父母,趕赴京城參加科舉。

而包拯考中進士,卻爲盡孝心而拋棄官位,此舉不僅沒有惹惱妻子,反而贏得了妻子的敬重。董氏理解丈夫“先盡孝後盡忠”的想法,心甘情願地陪伴丈夫奉養雙親。十年間,董氏一直無怨無悔地伴其左右。

包拯留傳下來唯一的一首詩,據他的“門生”張田說,便是包拯此時寫下的一首“明志詩”。詩曰:

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勿貽來者羞。

包拯爲何棄官十年?棄官的原因是什麼? 第4張

“清心”是治身的根本,“直道”則是處世的要訣。筆直而細小的樹幹,一定會長成能夠支撐大廈的棟樑;百鍊的純鋼,決不會用做彎曲的鉤子。倉庫裏堆滿糧食,連老鼠、麻雀也會高興;田野裏寸草不生,連兔子、狐狸也會犯愁。

史冊上記載着古人許多寶貴的教訓,做官就要做好官,千萬不要留下恥辱之事,讓後人笑罵。這就是包拯出仕做官的座右銘。他在詩中直抒胸臆,堂堂正正地表明瞭自己從政和爲人的道德準則,即清心治本,直道處世。

就這樣,包拯在處理完父母的喪事之後,帶着成爲國之棟樑、爲民造福、留名史冊的決心,告別家園,踏上征途,開始了他千古流芳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