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什麼是晉陽起兵?首謀決策者是李淵還是李世民

什麼是晉陽起兵?首謀決策者是李淵還是李世民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晉陽起兵。

“晉陽起兵”是隋亡唐興過程中的一件大事,歷來爲史家所重視。但誰是起兵的決策者呢?可以說從唐初起這就是一樁疑案。

貞觀史臣如魏徵、房玄齡等,雖有“良史”、“直筆”之美稱,但他們修“國史”、“實錄” 皆是應太宗本人“自看國史”的要求撰錄的,“曲筆之惰”在所難免。關於“晉陽起兵”首謀決策人物的記載,就有貶低高祖,吹捧太宗之功的傾向。新、舊《唐書》、《資治通鑑》均-致頌揚了太宗在“晉陽起兵”時的作用,都是沿襲唐初的《實錄》等史書的觀點。

“晉陽起兵”是叛隋的祕密行動,是在極其隱祕的情況下策劃的,其真相本不易知,及經貞觀史臣的篡改之後,就更難於探明它的究竟了.“晉陽起兵”的首謀決策人物,究竟是李淵還是李世民?作爲歷史上的疑案,曾引起學界的衆多討論。

什麼是晉陽起兵?首謀決策者是李淵還是李世民

有人認爲李淵是胸無大志沉溺於酒色的無能之輩,根本不能掀起反隋的風暴,他起兵取關中、建立唐王朝,主要是依靠的是李世民的謀略與戰功。而且,李淵的起兵最開始也是被迫的,是李世民拉他踏上了反隋的大船。這都是根據新、舊《唐書》、《資治通鑑》的記載:“我兒誠有此計,既已定矣,可從之”(《舊唐書》);“高祖起兵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新唐書》);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之謀”,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資治通鑑》)。有的人對此持不同意見,他們對李淵的作用作了較高的評價。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認爲:“後世往往以成敗論人,而國史復經勝利者之修改,故不易見當時真相(《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也說:“謂高祖起兵,太宗有大力焉則可,謂其純出太宗則遲矣”“謂其素無叛隋之心,固不可也”

要了解“晉陽起兵”的內幕,必須抹去新舊《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料的曲筆灰塵,才能顯露出歷史的真相。

什麼是晉陽起兵?首謀決策者是李淵還是李世民 第2張

實際上,李唐起兵反隋的全過程,自始至終都是李淵組織領導的。李淵是一個頗具雄心,且富於權謀,早有四方之志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早在“晉陽起兵” 前,他就曾命李建成“於河東潛結英俊”,派李世民“於晉陽密招豪友”,爲反隋積蓄力量,作組織上的準備。接着,李淵又以策略手段,穩住了隋煬帝,掩蓋了自己叛隋的意圖,爲起兵爭取了充分的準備時間。李淵擔任太原留守之後,通過努力表現,逐漸獲得了太原周邊各種力量的支持,成爲北方部分力量尋求的新的保護傘人物。

早在大業七年(611年),楊玄感起兵前,李淵任衛尉少卿往懷遠(今遼寧省朝陽縣附近)督運糧草、路過涿郡時,就曾與人密論過天下大事。楊玄感起兵後,他握有重兵,但始終遷延不發,表明他是一個富有政治經驗的老官僚、是個老謀深算的宿博。隋末之際,各路起兵反隋者大有人在,卻均以失敗而告終,惟李淵獲得了成功。歷史證明,他選擇的大業十三年於晉陽起兵,是一舉成功的最好戰機。

“晉陽起兵”是李淵久已在胸的反隋計劃的第一步。接着,他就攻入長安,“約法十二條”,很快地穩定了關中秩序,取得了做地主階級代理人的資格,順利地走完了從起兵到坐上皇位的全過程。他在隋末諸雄的角逐中,無疑是最有遠見的,因而取得了地主階級的擁護,建立了大唐王朝。

什麼是晉陽起兵?首謀決策者是李淵還是李世民 第3張

綜上所述,有理由認爲李世民是“晉陽起兵”的直接參加者和策劃者之一,但絕不是首謀決策者。大業十三年,李世民年僅二十歲,雖然在“解雁門之圍”等戰鬥中嶄露頭角,但無論從資歷還是聲望上,都無法蓋及李淵。他以“聰明勇決、識量過人”的才智,參與了“晉陽起兵”,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是事實,但他這些行動都是在李洲的‘授意” 下進行的;他在“晉陽起兵”時的組織和領導作用,是絕不會超過父親李淵的。

公平地說,參加“ 晉陽起兵”只是唐太宗走向政治舞臺的起點。正因爲如此,李世民的皇位,不能從合法的繼承方式取得,而只能經過“玄武門之變”這樣的手足殘殺事件取得。這種行動,當然受到了 封建法統與封建倫理的指責與非議。他當上皇帝后,就命史臣撰寫《國史》,爲自己辯護。史臣們鑑於太宗的功績和優秀的執政表現,也願意挖空心思,幫助他在“晉陽起兵”的密謀上略作文章,所以便委屈了唐高祖,突出太宗的主動地位,把太宗捧爲起兵的精心策劃者,使太宗成了李唐王朝的真正奠基人,這樣就能使他獲得的皇位更加“合法”。可是這樣一來,就留下了“千秋功罪,後人評說”的歷史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