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九州的範圍有多大?九州分別是指哪九州?

九州的範圍有多大?九州分別是指哪九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九州之名的來歷是什麼?九州的範圍有多大?九州是指哪九州?這就爲你介紹:

九州簡介

九州,又名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現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地域概念。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爲古代中國的代稱,至遲自晉朝起成爲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爲“漢地九州”。九州制是當時學者對未來統一國家的一種規劃,反映了他們的一種政治理想。

漢族先民自古就將漢族原居地劃分爲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時徐樑二州分別被併入青州與雍州,故而沒有徐州和梁州。

九州的範圍有多大?九州分別是指哪九州?

先秦的華夏之域僅限於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及行周禮的宋、陳等中原諸國,到了戰國末年在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漢朝將被秦國所滅的六國共同稱爲“諸夏”。

漢代以後的華夏之區域與《禹貢》所載九州之區域等同,九州等同於漢地。又有“東夏”、“南夏”、“西夏”等詞稱呼漢地內的局部地區。

九州,意即漢地。五嶽五鎮四瀆都在九州這個地理範圍內,九州這個地理範圍是在漢代確立。

1912年後,“中國”是指代含有漢地、藏區等各個民族地區在內,達960萬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國家。

九州的來歷

“九州”最早見於《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爲九州(又有 一說,爲黃帝始創“九州”之說),於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詞。九州區域於不同時期其範圍劃分也不同。古人認爲天圓地方,“方圓”是指範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九州是指哪九州?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爲“九州”,分別爲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禹貢》所敘述的九州的範圍,北有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至南海,西至甘肅接西域,東至東海。

其中冀州的範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幷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爲營州。於是爲十二州也。”即幷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時又被稱爲十二州。

《爾雅·釋地》中的記載,沒有青、樑,而有幽、營。

《周禮·變官·職方氏》中的記載,沒有樑、徐,而有幽、並,因爲武王滅殷商之後,將徐州合併入青州,將梁州合併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幷州和幽州。

九州的範圍

一、漢朝

西漢有十三州,分別是幷州、冀州、幽州、青州、兌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幽州與幷州是由冀州分割出來;涼州本來是屬於雍州的;交州在十二分野中被劃歸九州中的揚州;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來;而司隸分別屬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因此西漢十三州的範圍等同於九州的範圍。

冀州∶河東郡、河內郡、魏郡、鉅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河間國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廣陽國及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鴈門郡。

兗州∶東郡、陳留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城陽國、淮陽國、東平國。

青州∶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東萊郡、菑川國、高密國、膠東國。

徐州∶琅邪郡、東海郡、楚國、臨淮郡、泗水國、廣陵國。

九州的範圍有多大?九州分別是指哪九州? 第2張

揚州∶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揚郡、豫章郡、六安國及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豫州∶弘農郡、河南郡、潁川郡、汝南郡、沛郡、樑國、魯國。

梁州∶漢中郡、廣漢郡、蜀郡、犍爲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及京兆尹、馮翊郡、扶風郡及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二、唐朝

河南道:分屬豫、徐、青、兗四州之域。

河北道:分屬冀州之域、兗州之北境。

河東道:分屬冀州之域。

關內道:分屬雍州之域。

隴右道:分屬雍州之域。

劍南道:分屬梁州之域。

山南道:分屬荊、樑二州之域。

淮南道:分屬揚州之域、荊州之東境。

江南道:分屬揚州之域、荊州之南境。

嶺南道:分屬揚州之南境。

三、宋朝

開封府:分屬兗、豫、青、徐之域。

京東東路:分屬兗、豫、青、徐之域。

京東西路:分屬兗、豫、青、徐之域。

京西南路:分屬冀、豫、荊、兗、樑五州之域。

京西北路:分屬冀、豫、荊、兗、樑五州之域。

河北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分屬兗、冀、青三州之域。

河東路:分屬冀、雍二州之域。

陝西路(永興軍路、秦鳳路):分屬雍、樑、冀、豫四州之域。

兩浙路:分屬揚州之域。

淮南東路:分屬荊、徐、揚、豫四州之域。

淮南西路:分屬荊、徐、揚、豫四州之域。

江南東路:分屬揚州之域。

江南西路:分屬揚州之域。

荊湖北路:分屬荊州之域。

荊湖南路:分屬荊州之域。

福建路:分屬揚州之域。

川峽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屬樑、雍、荊三州之地。

廣南東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廣南西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

九州的範圍有多大?九州分別是指哪九州? 第3張

另外,宋朝人也將幽燕一帯視爲九州的一部份,稱爲“漢地”、“漢疆”,遙祭不在宋版圖之內但在九州疆域之內的北鎮醫巫閭山,靖康以後也繼續祭祀五嶽五鎮四瀆四海。遼國人也視燕云爲“漢地”、“中國往昔之疆”,也認同燕雲一帯是九州的一部分,在內政上以漢制南面官治理幽燕。女真人也認同燕雲一帯是“漢地”。

同時,宋朝人也認爲有一部份漢地(九州)“故土”、“漢地”被西夏所侵佔。縱使在失去漢地北部後的南宋也繼續祭祀四嶽四鎮。

四、明朝

洪武帝認爲“中國之舊疆”包括閩粵(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省)、江東、湖湘襄陽(今湖北湖南二省)、贛城(今江西省)、長淮(今江蘇省及安徽省北部)、齊魯、河洛(今河南省)、幽趙晉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隴(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遼海(今遼寧省)、巴蜀(今四川省及重慶市)、雲南在內。

明朝人認爲今日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都屬於九州州域中的揚州。明朝人認爲今日的遼寧省範圍也是屬於九州州域。

根據四庫全書版的《明一統志》,明朝全國屬於九州州域內分野的府縣如下:

冀州∶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徳府、廣平府、大名府部分、永平府、延慶府、保安州、萬全都指揮使司(萬全都司)、太原府、平陽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遼州、沁州、澤州、彰徳府、衛輝府、懷慶府、廣寧(廣寧衛)以西之地。

兗州∶兗州府部分、東昌府、開封府部分

青州∶濟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遼東都指揮使司(廣寧衛以東之地)。

徐州∶兗州府部分、徐州。

揚州∶應天府、鳳陽府、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揚州府、淮安府、廬州府、安慶府、太平府、寧國府、池州府、徽州府、廣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嚴州府、金華府、衢州府、處州府、紹興府、寧波府、台州府、溫州府、南昌府、饒州府、廣信府、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建昌府、撫州府、臨江府、吉安府部分、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寧府、延平府、汀州府、興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寧州、廣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羅定州、南寧府及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瓊州府。

荊州∶武昌府、漢陽府、承天府、徳安府、黃州府、荊州府、嶽州府、長沙府、寶慶府、衡州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府、郴州、永順、保靖、韶州府、桂林府、平樂府、梧州府、鎮遠府、思南府、石阡府、銅仁府、黎平府及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吉安府部分、襄陽府部分、施州部分、䕫州府部分、貴陽府部分。

雍州: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部分、平涼府、鞏昌府、臨洮府、慶陽府、延安府、寧夏衛、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岷州衛軍民指揮使司、河州衛軍民指揮使司、靖虜衛、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鄖陽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