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艾草文化是怎麼起源的?艾草在端午節有哪些作用?

艾草文化是怎麼起源的?艾草在端午節有哪些作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艾葉草,又稱艾蒿、艾草,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在廣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着吃的。艾葉防瘟疫有着幾千年的歷史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爲那個時候防瘟疫的功臣,現代醫學藥理證明艾草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其對病菌有着抑制和殺傷的作用,而且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

艾草文化是怎麼起源的?艾草在端午節有哪些作用?

植物文化

艾文化由來已久,早在《詩經》時代,艾草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有關艾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相傳,武王身邊有一位名醫叫蕭艾,有一天,他瀉痢多日後臥倒于軍帳中,爲了醫治病情危急的將士,他帶病出診,卻不小心被驅蚊的野草火堆絆了一跤,被火燒傷。但當他給將士診治時,意外地發現自己的病痛痊癒了,而身上卻多了好幾處傷痕。

於是他突發奇想,用無名野草點火燒灼病患身體的相應位置,凡是被燒灼過的將士病情都好轉了,武王大讚蕭艾,蕭艾不敢居功,答日:“此乃野草之功。”武王宣告全軍:“野草本無名,從今以蕭艾、艾蒿之名名之。”由於艾的功用較大,古人對其賦予了諸多美譽,如尊稱老者爲“艾”,形容年輕美貌女性爲“少艾”,《詩經》稱保養爲“保艾”,《史記》把太平無事也寫作“艾安”等,可見古人對艾的厚愛。

艾是一種普通的植物和一味普通的中藥,但是在中國文化的元素中卻蘊含着豐富的知識和內涵。人們不僅用它祈福生活的美滿和平安,又運用其爲自己解除病痛,同時又以艾的溫馨,讓人們賞心悅目地細細品嚐着它的滋味。

據說艾有驅毒辟邪的作用,古代常用它來占卜,特別是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懸掛或插上用紅紙紮好的艾草,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端午時值仲夏,而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裏最強的一天,這天採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爲靈驗、有效。這時人們就要採集艾,用艾來驅毒辟邪。

艾草文化是怎麼起源的?艾草在端午節有哪些作用? 第2張

據晉代《風土誌》記載,每逢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就把艾草紮成人形,或編織成虎形,也或用彩布剪成虎形,端午掛艾草然後再用艾草貼上去,這樣編成或剪出的物件被稱爲“艾虎”。婦女們則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把“艾虎”別在髮際,男人則將“艾虎”佩戴在胸前或掛在腰間。在這天,人們還把採摘的艾葉和糯米一起製成“蒿子餈粑”,寓意食後可“攘病保安康”。南朝學者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初五“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爲人形,懸於戶上,以攘毒氣”。

此外,人們還經常把艾草、菖蒲、雄黃、檀香等裝在小布袋內做成香囊用五彩線繫着,掛在身上,以得健康。民間認爲艾草還有招百福的作用,有些地方在端午節貼“午時聯”,曾這樣寫道:“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寄託着人們嚮往幸福生活,痛恨貪官污吏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