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讀書有用論”這一觀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爲什麼會出現這一觀點?

“讀書有用論”這一觀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爲什麼會出現這一觀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古代的讀書論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關於讀書,基本有兩種觀點,一是“讀書無用論”,一是“讀書有用論”。讀書無用論,最著名的莫過於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主題曲中就有一句讀書人自嘲的話,說的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今天我們主要說說“讀書有用論”是怎麼來的。

“讀書有用論”這一觀點應該從哪兒說起呢?我想應該從民衆獲得完全的受教育權開始說起。你想,要是老百姓都沒人接受教育,那麼談“讀書有用論”豈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在春秋戰國以前的西周社會,教育是貴族的“專利”,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入學學習,普通百姓無緣教育,教育對他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所謂“學在官府”,說的正是就是這一狀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着分封制和世卿世祿制的解體,原有的固化的社會階層被打散,貴族失序,有的甚至淪落到和普通百姓無異的境地。官學也隨之崩潰,文化資源開始走下神壇,轉而走向民間,私學獲得了大發展,普通民衆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的浪潮中來。我們常說的諸子百家,就是在這一形式下發展起來的。社會地位卑下的勞苦大衆通過學習以後,嚐到了學習帶來的巨大的利祿好處。“讀書有用論”開始成爲他們的共識。

“讀書有用論”這一觀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爲什麼會出現這一觀點?

孔子授徒

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多數出身普通家庭的士人,正是靠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如《呂氏春秋·尊師》記載:

子張,魯之鄙家也;顏涿聚,樑父之大盜也,學於孔子;段幹木,晉之大駔也,學於夏。高何、縣子石,齊國之暴者也,指於鄉曲,學於子墨子。索盧參,東方之巨狡也,學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戮死辱也,由此爲天下名士顯人,以終其壽,王公大人從而禮之,此得之於學也。

這裏直白地道出春秋戰國時期,讀書學習對士人改變自身命運、提高社會地位的重要意義。

漢代是“經學時代”,儒家經典不僅僅是學者研究學術的基本教材,而且還是學者通往官場的必由之路。那時候人人讀經、學經,一個老師名下動輒就成千上萬的弟子,一點都不是誇張。有一個大儒叫夏侯勝,他在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學經不明,不如歸耕。”

古代的“士”大致類似於今天的讀書人、知識分子。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是這樣的:一個讀書人最怕的就是學問(主要是指漢代的經學)不深。倘若有一定的造詣,就可以高官任做,駿馬得騎。要是不好好讀書,還不如回家種地去。

你上課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老師說“不好好讀書就回家種地”,考試沒考好,家長也會叨叨“不好好讀書就回家種地”?“不好好讀書就回家種地”就追溯到漢代大儒公孫勝的“學經不明,不如歸耕”。這就是典型的“讀書有用論”。

大概每個孩子聽到這句話,大概還是會在心裏嘀咕幾句:就算我不好好讀書,也不一定非得去種地啊?是的,你說的對,但是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有用,而且用處不是一般的大。無論在漢代,還是在今天,讀書都是有用的,尤其是對既沒有財富積累、又沒有政治權勢可以依靠的普通讀書人,讀書學習的用處都是大大的。如《後漢書·桓榮傳》載:

(桓榮)初遭倉卒,與族人桓元卿同飢厄,而榮講誦不息。元卿嗤榮曰:“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榮笑不應。及爲太常,元卿嘆曰:“我農家子,豈意學之爲利乃若是哉!”

桓榮是誰?是東漢大儒!從他開始,桓氏一門就是著名的教育世家,父子兄弟相繼爲帝師。這一切都是拜“讀書”所賜啊。當初遭受社會動亂,桓榮與同族人桓元卿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可是桓榮仍然讀書不輟。桓元卿嘲笑他說:“你只是白費力氣,如今這年月,你學的經術什麼時候纔有用武之地啊?”說白了,你成天讀書有啥用?你連肚子都填不飽。桓榮只是笑笑不說話,等到他後來做了太常,元卿才追悔莫及:“我哪裏想到讀書竟能這麼有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