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聖君明主嗎?他的一生爲什麼飽受爭議?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聖君明主嗎?他的一生爲什麼飽受爭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煜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李煜是南唐末代國君,作爲亡國君王,李煜難免受到後人的斥責非議。不過按照當時南唐的情況來看,滅亡的事實幾乎已經難以避免,就算換成其他皇帝恐怕結果也是一樣的。李煜面對當時的困境能維持政權15年,已經非常不易,不過李煜雖然在政治上的評價不高,但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讓不少人望塵莫及。其實李煜和趙佶是經常被拿出來比較的兩位,可能真正能理解他們難處的人,也就是他們彼此吧。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聖君明主嗎?他的一生爲什麼飽受爭議?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一段對人生的嘆悟,讓我們拔開了南唐後主李煜的情懷。

歷史是勝利者的歡歌,失敗者的輓歌,但有時卻正好相反。勝利者被後世唾罵,而失敗者卻博得了無盡的同情。楚漢相爭,兵戈相見,勝利的劉邦做了帝王,卻被後世還原成一個地痞流氓的丑角;失敗的項羽烏江自刎,卻留給後人一個重情重義頂天偉地的真男人形象。

所以,一個人讓歷史記住,不是看他生前的經歷多麼輝煌壯闊,還要看他的人生是否完滿別緻。南唐後主李煜就是用自己的才情挽救了他那段不光彩的亡國史,用自己的辭賦盛名給歷史留下一個清晰的影印。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聖君明主嗎?他的一生爲什麼飽受爭議? 第2張

(一)文人玩政治,孱弱無主張

論說李煜不是聖君明主,但也不是說百無一用。他以自己良好的藝術修養,成爲一個詞家能手,他的詞作多情善感、生動形象,展現了一個心靈豐富、透徹剖析了自己亡國之君的落魄情懷,也警醒了衆多遊戲人生的封建帝王。因此,當殘酷的政治鬥爭把他推上恥辱柱時,文學卻給他豎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但是,愛他的人往往怒其不爭。

李煜接手南唐國主的時候,南唐早已奉北宋爲正朔,自己不過是一個在亂世中苟活的偏安一主,在宋王室的武力威逼下艱難盤桓着。他一味書生義氣地認爲,南唐早已服膺大宋王室,只要自己不停地上貢,以誠相待,趙氏兄弟是會讓他的小朝廷繼續存活下去的。

在這種情勢下,這位“幾曾識干戈”的文人,全然不顧外面風聲已緊,依然沉浸在一己的愛好中,每日潛心於文章典籍、琴棋書畫。朝堂之內擢用奸佞、排斥忠良,無人敢言禍在身邊,即至兵連禍結卻沒有砥柱中流;宮室奢侈,國庫枯竭,卻依然我行我素,放縱妃嬪爭奇競豔,我行我素;自己在內廷之上理佛費事、美人環侍,根本不以治國守邊爲意。

每天浸淫在閨房畫室,書寫自己荒唐的生活:“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金雀釵,紅粉面,花裏暫時相見”,甚至“紅日已高三丈透”,自己還不肯勵精圖治上朝堂。“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真是多少荒唐事,盡付風流中。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聖君明主嗎?他的一生爲什麼飽受爭議? 第3張

(二)用心寫人生,悲情鑄詩魂

也許時勢非要造就一個讓歷史銘記的偉大詞人,於是就選擇這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懷有赤子之心的才情國君,讓他徹頭徹尾地體會一下家破國亡的悲痛,讓那顆未曾泯滅的良心再經幾次煎熬,不然憑過去那些豔詞軟語,實難把他淬練成一個真正的詞人。

快感總是短暫的。

就在李煜不斷用酒樂、女色、佛事麻痹自己屈辱的神經時,宋王朝的軍隊兵臨金陵城下,把早已嚇成一鍋粥的李煜及其後室一起押解北上汴京。從此,他生於斯長於斯的江南故土,只能出現在“昨夜夢魂中”了。

其實,論血性,李煜曾經也想做個脊樑骨挺的很直的男人。

當政之初,也積極施行仁政,減輕人民賦稅,曾經給南唐政治帶來過一陣新風。但是,骨子裏的浪漫和不羈,家族根底的血性不足,使這位從基因傳承下來就是個天生的文種、多情的男人,難以成就血性男兒一樣的文治武功,更別說經營計謀武略,周旋政治競技場了。

然而,命運偏偏與這個只會舞文弄墨、風流倜儻的才子作對,硬是強人所難地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寶座。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他對命運的這種安排表現的萬分無奈:“臣本於諸子,實愧非才,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遊。思追巢、許之餘塵,遠慕夷、齊之高義……徒以伯仲繼沒,次第推遷。”

這段陳辭,充分暴露了李煜缺乏一國之主君臨天下的霸氣和壯志凌雲的豪情。

在這種懦弱缺鈣的性格主使下,他主政的南唐小朝廷在與北宋王室的對陣面前,精神上就先敗下陣來,而他對那些想振興武備的忠貞之士又極力壓制,使南唐朝堂之上幾乎無人再言戰。即至後來北上東京,小周後被趙光義欺負,他也不敢稍有掙扎,只是怒向刀叢覓小詩。

一首《虞美人》把羈縻歲月的鄉愁寫的濃烈動人,把自己的萬般無奈寫的淋漓盡致,“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是這首淺呤低唱的小詞,讓宋太宗趙光義覺得李煜有故國之思,乾脆賜他牽機藥,把他毒死了。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聖君明主嗎?他的一生爲什麼飽受爭議? 第4張

(三)詩詞寫悲憤,惹火丟性命

悲憤出詩情。玩不轉政治、玩不了刀槍的李煜,只能把注意力轉移到文學。只有文學才能給他精神上的暫時安慰。

他拿起筆,把一腔悲憤化作如歌如泣的詩詞,把一個大男人的無助展露的片甲不存。當了囚徒,就只能把如煙往事留在記憶裏。在《浪淘沙令》中,他把自己身在異鄉爲異客,一腔無奈無人訴的感情宣泄的讓人心懷不忍:“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人最怕的是落魄,落魄後精神的坍塌最易引起人的同情。李煜跌宕起伏的人生成就了他的詩情,也博取了歷朝歷代有識之士的同情。

這樣一個孱弱可憐的文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給大宋江山造成任何威脅呀!但是,信奉“臥榻之側,那容他人酣睡”的趙氏兄弟,根本容不得有人在他們面前低首垂息地哀憐,更不想讓人因此而認爲他們也有婦人之仁,鑽了本來就不怎麼光彩奪來的政權的空子。

然而,歷史也是真會開玩笑。其實,這位容不得李煜的趙光義,也難逃對哥哥之死的嫌疑。但就是這樣用盡心機,趙氏江山也並沒有綿亙下去,僅僅在半個世紀之後,大宋王朝的江山竟然也丟在了一個不諳做皇帝,也喜歡填詞作畫、熱衷冶遊玩樂、頻出荒誕故事的趙佶(宋徽宗)手裏。

這難道不是一個歷史的輪迴嗎?或許那時候,趙氏家族可以在九泉之下與李煜握手言歡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