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王莽篡漢的經過是怎樣的?王莽篡漢最終爲什麼會失敗?

王莽篡漢的經過是怎樣的?王莽篡漢最終爲什麼會失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莽篡漢簡介:王莽篡漢的過程是怎樣的?王莽篡漢最終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莽篡漢簡介

王莽篡漢指的是西漢末年王莽篡奪漢朝政權建立新朝的歷史事件。

王莽篡漢的經過是怎樣的?王莽篡漢最終爲什麼會失敗?

西漢自漢武帝以後,皆以外戚輔政,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餘年爲天下母,輔佐了四個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爲憑藉,最初裝出恭謹勤勞的樣子,不知疲倦地工作。

後來他廣結名士和將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來投奔他的,不論地方遠近,出身貴賤,他一概收用,讓他們做官。

爲了收買人心,他把從自己封邑里收來的錢和糧,都拿出來贈送給賓客,而自己家裏卻過着十分儉樸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贊王莽。

漢哀帝死後,王莽官居大司馬,以太后名義執掌軍政大權,立漢平帝,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做皇后,漸漸在朝中大權獨攬。

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漢平帝死後,王莽指使同黨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書,要求讓他代天子臨朝。王政君無奈,只好順從這一要求,由王莽攝政,稱爲“攝皇帝”。

公元6年,王莽改年號爲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爲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爲代漢做準備。此後數年間,關於王莽代漢稱帝的符命圖讖頻繁出現。

公元8年(居攝三年),梓潼人哀章製作銅匱,內藏《天帝行璽金匱圖》與《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僞託漢高祖遺命,令王莽稱帝。

於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廟接受銅匱,然後戴上王冠覲見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宮前殿,即天子位,定國號爲“新”。至此,西漢滅亡,王莽達到了他的託古改制、篡漢自立的政治野心。

王莽篡漢的背景

自漢武帝以後,朝政爲外戚王氏一門所把持,王莽藉其叔伯之餘蔭及王太后之信任,得以獨攬大權。王氏子弟大多驕奢淫逸,獨王莽爲人恭儉,雅好儒術,禮賢下士,故聲譽日隆。

漢平帝在位時,王莽推行惠政以籠絡人心:如大封宗室、功臣後裔,捐私產以救濟貧民,擴充京師太學,增加五經博士名額,於郡國縣邑廣置學校等。

西漢後期由於土地兼併,災荒,經濟凋敝,所以人心浮動,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王莽纂漢正是適應了當時整個社會的人心思變,社會思治這一實際情況產生的。

王莽利用”漢德已衰,新聖將興“之說,假託符命以新聖人自居,取得國人之擁護。

王莽篡漢的經過是怎樣的?王莽篡漢最終爲什麼會失敗? 第2張

王莽篡漢的過程

一、篡漢自立

公元5年(元始五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禱上天代平帝病死;但是在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平帝卻死了。

皇太子孺子嬰只有兩歲,太皇太后據羣臣之意,叫王莽代天子臨朝聽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爲攝皇帝,自稱“予”。

第二年,東郡太守翟義及槐里人趙明、霍鴻起兵反王莽,聲勢浩大,王莽派王邑平息,稱帝之心浮現。

此時讖緯禪讓之說盛行,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王莽則大加利用,獻符命的人,皆得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王莽爲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銜。

次日王莽則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皇帝位,定國號爲”新“,王莽年五十四歲。

至此,西漢滅亡,王莽達到了他的託古改制、篡漢自立的政治野心, 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中國曆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例。

二、新朝政策

王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爲,動引經義,對周禮等三代政治爲理想,變法大肆改革,號爲新政,卻是復古。

首定國家經濟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屬,五均賒貸,六筦政策,即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利用公權力控制市場經濟,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

下至人民養生嫁娶,官室封國、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皆依周禮,一系列改革,充滿理想。

但是百姓未受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驟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

“王田”、“私屬”,影響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加上劉姓宗室失去權位,自然引起不滿和抵制。

王莽看不起邊疆諸國,野蠻無文明,削王爲侯,致使邊疆亂起,不得平息。

王莽篡漢的經過是怎樣的?王莽篡漢最終爲什麼會失敗? 第3張

王莽篡漢最終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王莽篡漢自立爲皇帝后,爲了緩和尖銳的階級矛盾,先後頒發了一系列詔令,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着手進行改制,這在歷史上叫做“王莽改制”。

這些改革,有些措施觸到了當時社會重大問題,但並沒有起到維護王莽政權的作用,相反,改制或多或少觸及了大地主商人的利益,加劇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制度本身的弊病,給人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因此很快導致了王莽政權的覆滅。

公元17年(天鳳四年),全國發生蝗、旱災,饑荒四起。王莽叫百姓煮草根代糧充飢,無效。饑民暴亂,赤眉、綠林軍相繼揭竿而起。

在公元23年,綠林軍一支勁旅起事軍攻入長安,商人杜吳殺了王莽,校尉公賓斬掉王莽的頭顱,懸掛在城市之中。

王莽篡漢其實是順應歷史要求的,西漢後期社會危機深重,政治動盪,人心思變,整個社會流行所謂漢室當“更受命”之說。這種思潮爲王莽篡漢創造了一個輿論上的思想準備。

但是,王莽篡漢以後的改革思想和謀求私利的野心常常結合在一起,使改革的內容十分混亂,其結果是更加激化了社會矛盾,終於導致了綠林、赤眉農民大起義,王莽的新王朝被推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