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作爲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正月初九這一天有什麼俗稱?

作爲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正月初九這一天有什麼俗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作爲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正月初九這一天有什麼俗稱?

在中國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爲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衆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玉皇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

祭拜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襬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爲「頂桌」,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

“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爲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爲燭臺;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

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當年生肖衝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年初時在家裏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寫上“太歲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福建和臺灣民衆稱玉皇大帝爲‘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擡玉皇神像遊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中國民間都要燒香唸經,迎送玉皇大帝。

作爲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正月初九這一天有什麼俗稱? 第2張

民間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

古代中國人民認爲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爲上。又稱這天是“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最好是桂花樹)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讓七仙女高興,她一高興,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

恩施土家人還認爲上九日辦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七不出”,是說初七不要出門做生意和辦事情,做不好,辦不成。“八不歸”,是說出門在外的人,不要在這天回家,“歸”有完成之意,“八”寓意“發”,應該“發”的就不應該有“完成”之意。

“上九辦事一大堆”,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這天辦事效果好,實際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人們在辦事的交際中,認爲有皇天在上,不敢虛僞刁難,互相通情達理,事情容易辦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