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自漢代起,顏回爲何就被列爲了七十二賢之首?

自漢代起,顏回爲何就被列爲了七十二賢之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顏回,字子淵,名回,春秋末魯國人,生於魯昭公二十九年,卒於魯哀公十三年。享年39歲。他終生未仕,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只有隻言片語留在《論語》和《孔子家語》等書中。

然而顏回卻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不僅贊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歷代文人學士也對他推崇有加。自漢代起顏回就被列爲七十二賢之首。後世尊其爲“復聖”。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自漢代起,顏回爲何就被列爲了七十二賢之首?

孔門人才濟濟,有長於政事的冉求,子路,言辭機變的宰予,二十四孝之一的閔子騫……爲何單單窮居陋巷的顏回,讓孔老夫子青眼有加,因爲在孔子看來,他達到了自我修養的終極目標“仁”。

“仁”是《論語》的核心思想,《論語》中到處都有弟子問仁,孔子給出的每一個答案都不一樣。關鍵看問的人是誰。因爲“仁”本身就有很多方面的意涵,這些弟子中,只有顏淵問的時候,孔子的答案才具有代表性。

孔子說“克己復禮爲仁”,意思是能剋制自己的慾望,習氣,將其落實到制度層面,就是在實踐“仁”。孔子並沒沒有給“仁”下定義,因爲他覺得“仁”飄渺,廣泛,所以只能做,不能講。要在實踐中體現愛心,實行仁德,爆發創造力。

有時候人最大的敵人,真的就是自己。年齡越大,越發現有很多習氣,慾望需要超越。只有把壞的習氣剝除乾淨,剝極而復,核心的東西纔會出來。人才能爆發真正的創造力。在孔子看來顏回就是一個能戰勝自己的人,所以對顏回問仁,回答的很到位。

關於顏回問仁這一段,還有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叫“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這是孔子教導顏回,對於“仁”在生活中具體應該怎麼做。夫子說,要抵制誘惑,排除負面干擾,少接觸壞的事務。就是在行“仁”。

自漢代起,顏回爲何就被列爲了七十二賢之首? 第2張

顏回的過人之處還在於“不遷怒,不二過”,首先“不貳過”,重複的錯誤不犯第二次,這其實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犯的錯常常是因爲自己的性格弱點造成的。一旦遇到那種場合就很難自控,比如,有的人沉迷財,有的人沉迷色,有的是賭博。好了傷疤忘了痛,在一個地方往往跌倒若干次。“不貳過”是很有生命力的境界,也是很有智慧的境界。

其次是“不遷怒”,就是不把怒氣,轉移到別人人身上,掌控自己的情緒其實非常困難,因爲人有怒氣如果無法向惹你的人發泄,只能轉移到別人身上。有些人會罵自己的太太,或者打小孩。這樣一來,自己庫存的怒氣就沒有了。但是對別人卻是不公平的。

“不遷怒,不貳過”看似容易,其實是很高的修爲,顏回能做到,說明他學的好,也實行的好。“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這是顏淵死後,孔子對他的惋惜和讚美之詞。孔子說顏淵在學業上每天都有新突破,都有新進展。爲學如此有幾人能做到呢,有些人遭遇瓶頸十年都不會有進步,甚至倒退。還有人終日渾渾噩噩,何曾想過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論語》中有一段子路和顏淵各言其志的描寫。顏淵說自己的志向是“願無伐善,無施勞。”意思是說希望不誇耀自己的善行,和自己付出的辛苦。世界上有一種人,雖然她們也做好事,也爲朋友兩肋插刀,但是他一天到晚講,彷彿要討回別人欠他的恩情一樣。《金剛經》裏大力批判這種行爲。說那種善不算數,是“無有功德”。天天忘不了你幫了誰,又幫了誰,恐怕是要倒扣分的。

顏回知道,修到這種境界不容易,所以他的理想是“無伐善,無施勞”。從《論語》的零星記載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離我們近在咫尺,又似乎遙不可及的顏回。他也有普通人的困擾,但是每一次都能超越。兩千多年來,顏回被人們推崇,位居七十二賢之首。不是因爲他成就了一番大事大業。而是生活中做到了極致的修養。可見在人類的價值天平上,精神境界和外在的物質世界是等價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