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什麼是仁宗?歷史上獲得“仁宗”的皇帝有幾位??

什麼是仁宗?歷史上獲得“仁宗”的皇帝有幾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什麼是仁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縱觀中國歷史,從秦始皇稱帝開始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2100餘年的時間裏面,總計共有494個皇帝,其中還有70多位是被追封爲皇帝的,但是能夠稱爲仁宗的皇帝一共只有四位,這種比例實在是太小了,由此可見,想要當“仁宗”有多麼的不易。

想要弄明白什麼叫“仁宗”,首先得從皇帝的諡號、廟號以及年號說起。

“諡號”和“廟號”是有區別的,諡號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也就是周文王建立的那個周朝。“諡號”是古人對逝世的人一個總結性的評價,“諡號”取什麼也是有規則的,一般都是參考“逸周書·諡法”,作爲評價,那肯定就是有好有壞,也有中間的。

什麼是仁宗?歷史上獲得“仁宗”的皇帝有幾位??

比如“文”“武”“宣”等等就是好的,比如“文”,指的是學識淵博、勤學好問等等,歷史上著名的有晉文公重耳、漢文帝劉恆、魏文帝曹丕,都是很有作爲的君王。

又比如說“武”,是指具有克定禍亂、威服四方的功績,如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晉武帝司馬炎,要麼是開疆拓土,要麼是克定北方,要麼是一統天下,當然了,也有個別的例外,有的君主是二個字的,一好一平,比如趙武靈王,一武一靈(克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

大臣名士,逝世後也會獲得諡號的,比如歐陽文忠公,王安石是王文公,范仲淹是范文正公……

有好就有壞,壞的諡號一般叫“惡諡”,比如“厲”“幽”,都是惡諡。

廟號,則與諡號類似,也是人逝世後後人對其的蓋棺論定,但不同的是,廟號是對國家有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皇帝纔會有,這就有了明顯的區別, 皇帝纔有可能獲得廟號,不是皇帝想都別想。

這就是說,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比如西漢,一共有十多個皇帝,但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分別是漢太祖劉邦(劉邦是漢太祖,諡號是高皇帝)、漢太宗(漢文帝)、漢世宗(漢武帝)、漢中宗劉詢(漢宣帝)。

什麼是仁宗?歷史上獲得“仁宗”的皇帝有幾位?? 第2張

正因爲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我們說的某個皇帝的叫法,大多是叫諡號不叫廟號,如漢文帝、漢武帝等。

這種用“諡號”來稱呼皇帝的做法,到唐朝時發生改變了,改叫叫廟號了,這又是爲什麼?

原因是從唐朝開始,皇帝諡號的字數一個比一個多,比如唐高祖李淵,諡號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清朝皇帝的諡號更是長達幾十個字,反正都是好字詞,叫起來繞的人頭暈。

正是因爲這麼多字的諡號,叫起來很不方便,所以到了唐朝的時候,廟號就頂替了諡號,因爲從唐朝開始,廟號就不是那麼嚴謹了,沒一位皇帝都會有自己的廟號。後世開國皇帝稱祖,後面的就稱宗,但是也有例外,有的皇帝也具有開國的意義也就會被稱爲祖,雖然這種是不正規的,但是勉強也算吧,比如:明成祖、清世祖及清聖祖等。

但是從明朝開始,對皇帝從稱號又改用年號了,或許可能大概是因爲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根,文化水平是有限,而且深知百姓疾苦,所以從明朝開始,明太祖朱元璋爲了方便百姓記住日子,因爲明朝以前的皇帝喜歡隨便更改年號,有的皇帝甚至有十多個年號,所以明朝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洪武、嘉靖、萬曆”清朝的皇帝也是如此,都是隻用一個年號,方便廣大百姓記日子。

“仁宗”爲什麼難得?

什麼是仁宗?歷史上獲得“仁宗”的皇帝有幾位?? 第3張

雖然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四位仁宗皇帝,但真正配得上“仁宗”名號的只有一位,這位就是宋仁宗趙禎。

據說,有一次晚上宋仁宗趙禎想喝一碗羊肉湯,最後還是忍住了,原因就是怕擔心宮中靡費,會成爲一種慣例,因爲很多時候,就算皇帝本人不是每天都想,但是作爲僕役的肯定會進行準備,萬一要是皇帝想吃了,自己又沒有備好,在皇權至上的年代,輕則責罰,重則身死,所以只要宋仁宗趙禎吃了第一碗,後面開始肯定會作準備的。

貴爲堂堂的一國之君,竟然可以自律到這種程度,而且當時的宋仁宗時期,北宋並不懼怕這樣的開銷,因爲富宋也不是白叫的,但宋仁宗趙禎就是爲了避免開不好的先例,竟然可以忍住。

這就是宋仁宗的做派,節儉、不擾民、處處爲國爲民着想,加上當時宋仁宗在位期間,國家也國泰民安,所以纔會被稱爲“仁宗”,當然了,趙禎的一生所作所爲也配得上獲次殊榮。

綜上所述:“仁宗”並不是那麼好獲得的,因爲元朝之前的朝代,對於皇帝一生的評價還是十分苛刻的,並不是隨隨便便就給給諡號的,所以唐朝時期沒有“仁宗”是很正常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