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對於宋代鈞瓷的商業價值,後世都有着怎樣的記載?

對於宋代鈞瓷的商業價值,後世都有着怎樣的記載?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代道光年間《禹州志》記載:“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亂山之中有鎮曰'神垕'。有土焉,可陶爲磁。窯變是鈞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讚美曰:"窯變之器有二、一爲天工,一爲人巧,其爲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作幻色,物態直名之窯變。”蚯蚓走泥紋,是鈞窯的另一大特點,在古籍中同樣有記載,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張應文撰《清祕藏》記載:“均州窯,紅若臙脂者爲最,青若蔥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純而底有一二數目字號者佳,其雜色者無足取,均之釉無論深淺濃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濃處有時或起條文,淺處有時仍見水浪。”

對於宋代鈞瓷的商業價值,後世都有着怎樣的記載?

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鈞訛作均,相沿已久,胎質細,性堅其體略重。釉具五色,渾厚濃潤,有兔絲文。紅若胭脂硃砂者爲最,青若蔥翠紫若墨者次之。其釉分爲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屬後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無釉之處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

“均稱厚而勻、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細、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無論深淺濃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濃處有時或起條文,淺處有時仍見水浪。鈞窯之釉捫之甚平,而內現粗紋垂垂而直下者謂之淚痕,屈曲蟠折者謂之蚯蚓走泥印,是鈞窯之特點也。”

對於宋代鈞瓷的商業價值,後世都有着怎樣的記載? 第2張

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古瓷不重彩繪,所有之器皆純色,市肆中人呼爲一道釉。其實高貴之品,自以一道釉爲古雅,青花亦較五彩雋逸。世風漸薄,彩瓷風行一世,不知古意既失,價值自低,唐宋人尚青,明清尚紅,近日西商則重紫,均窯紫器一枚價值萬金,安得起古人而正之哉?雖然彼亦有說以處之矣。宋時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濃麗無比,紫定,紫均,其器皆純色,元瓷則於青釉中夾紫釉數片而已。古窯瓷器,釉汁滋潤,均窯之釉如脂膏。”

鈞窯瓷極其珍貴,這在民間有衆多的說法,比如“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鈞不掛紅,一世受窮”等等。

對於鈞瓷的商業價值,當地民諺說:“進入西南山,七里長街現,七十七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進鬥金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