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宋初是“先南後北”的政策,什麼原因讓趙匡胤改變了主意?

宋初是“先南後北”的政策,什麼原因讓趙匡胤改變了主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建立了宋朝,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王朝普遍短命的結局,開啓了中原又一次統一的進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從趙匡胤代後周自立之後,他消滅了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和南唐等地方割據政權,但是有一個國家一直是他的痛處,在趙匡胤有生之年都未能將其消滅,這個國家就是北漢,當年趙匡胤在北漢都城太原城下強攻數月,宋軍深陷戰爭泥潭,剛剛建立起來的宋朝差點因此崩盤,還好趙匡胤的一個看似虛僞的舉動挽救了剛剛建立的大宋王朝。

宋初是“先南後北”的政策,什麼原因讓趙匡胤改變了主意?

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爲了統一中原,曾經定下了“先南後北”的政策,即先消滅南方的後蜀、南唐等政權,再北上消滅北漢甚至與契丹分庭抗禮,趙匡胤登上皇位之後繼承了柴榮的這一既定國策,並依次消滅了荊南、武平、後蜀等南方的政權。

但是在消滅了三個南方政權之後,趙匡胤卻轉頭北上,違背了一直以來執行的“先南後北”的政策,將矛頭對準了北方在大宋和契丹之間的北漢。是什麼原因讓趙匡胤突然改變了主意呢?

公元968年,北漢皇帝劉鈞去世,繼位的是他的養子劉繼恩,趙匡胤想趁劉繼恩立足未穩,聯合北漢內部的內應,打北漢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消滅北漢。但是第一次進攻嘗試,失敗了。而在這期間,繼位僅僅50天的劉繼恩就被權臣郭無爲殺了,繼位的是劉鈞的另一個養子劉繼元。

公元969年,大宋第二次出兵北漢,這一次大宋軍隊由大宋第一名將趙匡胤親自率領,在趙匡胤的率領之下,大宋禁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北宋的都城太原城下,太原城是一座名城,這座城由戰國時期趙鞅建造,經過了上千年各代主人的經營,太原城城高牆厚,易守難攻。

宋軍將太原城團團圍住,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而城內的北漢守軍除了堅守城池之外,還不斷地出城偷襲宋軍,帶頭的將領叫劉繼業,他還有一個更加著名的名字——楊業,楊家將的楊老令公。雖然楊業是名將,但是面對北宋初年的那些名將們,楊老令公也只有失敗的份。

宋初是“先南後北”的政策,什麼原因讓趙匡胤改變了主意? 第2張

雖然北漢軍不能擊敗大宋軍,解太原之圍,但是趙匡胤率領的十萬禁軍也不能攻破太原城,只能被困在太原城下,無奈之下,趙匡胤甚至使出了水淹太原城的戲碼,但是太原城雖然坍塌了一角,但是城內的守軍居然頑強的頂住了缺口處宋軍的進攻,並且修復了缺口。

就這樣,宋軍從二月份一直到四五月份,都沒有攻下太原城,而且死傷慘重,但是嚴重的傷亡並沒有擊垮宋軍的鬥志,反而激發了宋軍的鬥志,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趙匡胤的親兵衛隊在殿前司指揮使的帶領下想趙匡胤請戰,願爲皇帝盡死力。

還好,此時的趙匡胤並沒有失去理智,他冷靜了下來,分析了一下這一戰的目的,是城池重要還是軍隊重要?即使打下了太原城又能如何?如果爲了攻下太原城,將自己的精銳部隊消耗殆盡,那麼之後的局面該如何應對?北方還有契丹這個強敵隨時覬覦着中原的財富,隨時準備南下,而南方還有南唐、南漢等割據政權蠢蠢欲動,一旦大宋的精銳部隊被太原城消耗殆盡,那麼南方、北方的力量可以瞬間將剛剛建立的大宋王朝撕碎。

想通了以後,趙匡胤一身輕鬆,再也沒有了之前久攻不下的懊惱,他對着羣情激動、不斷請戰的部下們說:“你們都是我親自訓練起來的精銳部隊,每個人都能夠以一當百,我怎麼能讓你們去送死了,與其讓你們去送死,我寧可不要太原城。”一席話,說得禁軍將士們感動涕零,不管趙匡胤是出於真心還是僞裝,但是這段話讓宋朝的大兵們都他們的皇帝又多了一份忠誠。

趙匡胤說到做到,他放棄了對太原城的進攻,裹挾了太原城附近的一萬多戶居民返回國內,雖然這一戰似乎是趙匡胤失敗了,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趙匡胤保存了禁軍的主力,沒有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讓大宋能夠從容應對國內外的敵人,也讓大宋能夠繼續執行“先南後北”的國策。

正是趙匡胤的這一舉動,讓大宋避免像五代十國那些王朝一樣短命,也爲之後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