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三家分晉與秦國有關係?爲什麼說秦國纔是獲利最多的?

三家分晉與秦國有關係?爲什麼說秦國纔是獲利最多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家分晉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三家分晉作爲歷史上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最重要的分界線,也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韓趙魏將原本強大的晉國瓜分,晉國消失,而這三個國家都崛起,看起來,三家分晉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人應該在這三個國家當中。然而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似乎他們都不能算是最大的獲利者,相反,有很多人認爲秦國纔是從這件事情獲利最多的國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三家分晉究竟和秦國之間有什麼關係?

三家分晉與秦國有關係?爲什麼說秦國纔是獲利最多的?

1、晉國強盛曾一度阻擋秦國東進

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爲中原霸主。晉景公時,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轉而經略北方,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後,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軍治萬乘,獨霸中原,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峯。

秦穆公一心想要東進,那時候秦國與晉國之間最直接的通道就是餚函通道,秦乘晉,鄭兩國新喪之機,於次年派遣大軍潛越晉桃林、崤函,遠程奔襲鄭都。因途遇鄭商人弦高犒師,以爲鄭已有防備,遂滅晉邊邑小國滑撤軍。晉先軫等認爲秦系晉爭霸中原之潛在敵人,雙方戰爭在所難免。爲挫敗秦東進中原之戰略企圖,消除隱患,晉軍聯合姜戎於崤山設伏,全殲秦軍,此後秦晉關係決裂。

即便如此,晉國依舊將秦國阻攔在餚山以西,使之無法東進,秦穆公有鑑於此,爲進一步擴大疆域、充實軍力,暫將主要戰略方向轉至西方,盡滅綿諸(今甘肅天水)及犭原(今甘肅隴西東)等西戎各國,“闢地千里”,“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三家分晉與秦國有關係?爲什麼說秦國纔是獲利最多的? 第2張

2、三家分晉,使得秦國方便各個擊破

晉無公族,王室內亂使得晉國不得不任人唯賢,這使得晉國開創百餘年的霸業,同時也埋下了公卿奪權的伏筆,晉平公以後,晉國範、中行、智、韓、趙、魏六卿之間鬥爭激烈。晉定公時,範、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已被三家瓜分。

雖然分裂後的趙魏韓三國實力強勁,但是三國已經成爲三個國家,沒有了晉國之前的強盛。進入戰國時期之後,魏國經過變法後強盛起來,但是由於魏惠王政策的變化,魏國經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損失慘重,致使魏國很快衰落下去;而韓國雖經變法,但是國內實力不足,很快也成爲秦國進攻的重要靶子;趙國強盛一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趙國軍事實力大大提升,但是後期趙國王室內亂,趙國也走向了衰落。

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強盛,軍事實力更是今非昔比,秦國東出函谷關最大的威脅就是三晉,晉國分裂後,秦國一方面用張儀的“連橫”政策,分化瓦解關東諸國的抗秦;另一方面,遠交近攻,近交遠攻,主要的進攻方向還是趙魏韓,經多代君主努力,秦國最終統一六國,也是有其原因的。

總而言之:晉國實力強盛,秦國東出無望,但是三家分晉之後,趙魏韓各成諸侯,改變了政治格局,秦國因此也有了機會,最終東出函谷關,取得以後的勝利。

三家分晉與秦國有關係?爲什麼說秦國纔是獲利最多的? 第3張

3、三家分晉的意義

晉陽之戰歷時兩年左右,以趙、韓、魏三家聯合攜手,共同攻滅智氏,瓜分其領地而告終。它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左傳事緯》明確指出:“智伯滅而三晉之勢成,三晉分而七國之形立,讀《春秋》之終,而知戰國之始也。”因此,智氏一族的存滅,不僅僅關係到晉國一國的局勢,更深刻地影響了春秋戰國之際整個天下的形勢。

“三家分晉”成爲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產生了,七雄兼併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明末大思想家李贄在《史綱評要》中即發出這樣的疑問:“智伯賢而不仁,乃能得國士,異哉!賢之與愚,其亡一國也,然而愚主斷不能得國士矣。”

在《百家講壇》2011年11月28日播出的《三家分晉》中,王立羣教授講到:

如果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戰爭結局不是韓趙魏三家滅智,而是智氏滅掉趙氏,那麼接下來呢,接下來就是智氏滅韓,然後滅魏,最後就是智氏一家獨佔晉國。再設想一下,如果智氏一家獨霸了一個強大統一的晉國,那秦國能統一天下嗎?那就不可能有秦國統一天下了......當一個強大的國家解體後,另一個國家崛起了,這就是歷史的一種偶然,而這個偶然就在於韓趙魏三家滅了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