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項梁爲何能在秦末亂世之中得到擁護?他的能力如何?

項梁爲何能在秦末亂世之中得到擁護?他的能力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項梁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會稽郡衙署換了主人。新郡守項梁佩着帶血的綬帶端坐在殷通的位置上。他的身邊是豹眼圓睜、虎背熊腰的項羽。項羽今年二十四歲了,他已成長爲一個強健勇武的青年,他顯得成熟了許多,但那黑紅的臉膛上仍然顯露着略帶稚氣的粗魯和莽撞。他在衙署內一陣不分青紅皁白的大殺大砍使他感到無比的痛快。十四年了,仇恨積鬱在他心中,怒火燃燒在他胸中,一想到慘死於秦軍刀下的祖父,想起他那破敗了的家,總想和官府拼個你死我活。但是,在當時,他的叔父時刻在壓制着他,開導着他,讓他按捺住火氣,以免因小失大。因爲天下還是秦王朝的生殺予奪之權掌握在咸陽宮嬴氏手中。他們控制着王朝的軍隊,他們把持着足以使任何叛逆和反抗受到嚴厲制裁的法網,他們建立了一整套嚴密的統治機構,他們擁有遍佈於國中的忠實於他們的官吏。面對這樣的對手,不待時機、不講策略地獨逞匹夫之勇,豈非以卵擊石?

項梁爲何能在秦末亂世之中得到擁護?他的能力如何?

然而現在,情況已截然不同了。大澤鄉的洪水已經衝擊着咸陽宮的宮門,遍地反秦烽火已經越燒越旺,項氏叔侄已經獲得了起兵復仇的良好機會,他們不必作尺蠖之屈,不必再痛苦地忍耐,他們可以伸展腰身了,可以無所顧忌地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了!他們已無須寄人籬下,他們是會稽郡的主人,他們可以主宰這裏的一切,他們要把會稽郡徹底變個樣子。這是何等的暢快呀,十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暢快!

會稽郡衙署官員除了被殺和逃亡者外,都已伏伏帖帖地跪倒在項氏面前,無條件地聽從調遣,只待項氏叔侄一聲令下。項梁根據他們各自的情況,一一作了安排。掌管軍事的郡尉變得十分殷勤,賠着笑臉向項氏叔侄連呼將軍,心甘情願地交出所轄兵馬,一應項氏叔侄調遣。秦制:所置三十六郡中都普遍設有郡兵,爲各郡的地方武裝。郡兵平時維護地方治安,並隨時接受中央調遣,徵成戍駐屯。郡兵根據各地地理情況不同分爲步兵(材官)、車兵(輕車士)、騎兵(騎士)、水兵(樓船士)等。郡兵的兵權掌握在郡守手中,郡尉直接領兵。會稽郡的郡兵因郡守易人已散去一些,餘者多步兵和騎兵。考慮到急需兵力,項氏叔侄將這些郡兵予以改編,納入到自己的統屬之下。

項梁爲何能在秦末亂世之中得到擁護?他的能力如何? 第2張

項氏叔侄平日聯絡的“吳中豪傑”也紛紛前來,還有一些是慕名而來的,他們景仰項氏的聲名,不滿於秦王朝的統治,積極參與起兵反秦。項梁和項羽分別將骨幹任命爲校、尉、侯、司馬等職,項梁爲將軍,項羽爲偏將,初步形成了戰鬥序列。在任命職銜的過程中,一位賓客悶悶不樂,低頭不語。他單獨來見項梁,說:“將軍可知張楚王陳勝的爲人嗎?”項梁遲疑了一下,說:“陳勝嫉惡如仇,敢作敢爲。他以驚人的膽略,率九百戍卒起事於大澤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朝廷發起進攻,他還念念不忘復興大楚,張揚楚之故將,真可稱代英豪,他不枉爲楚人!”

那人搖頭道:“將軍所言,並非虛妄,但不可以偏代全。我倒聽說這樣一件事:陳勝在陳縣稱王后,他從前一起庸耕的舊友前來看他,在宮門口直呼他的名字,宮令卻把他綁了起來,經他好一陣辯白,纔將他放了,但就是不肯幫他通報。等到陳王外出,他就在半路攔着,陳王這才停下召見。到了王宮,見殿堂帷幕富麗堂皇,便操着楚人的口語說‘夥涉,你當了王真闊氣啊!這位客人還在宮裏隨便出入,常跟人談起陳勝受僱耕田時的舊事。有人向陳王說:‘這客人愚昧無知,亂說亂講,有損大王的威嚴。陳王也很惱怒,將他的老朋友給殺了。陳王的故舊知交聽說此事都紛紛離去,陳王身邊再無親近之人,就連他妻室的父兄,也因陳王輕慢無禮,像一般賓客那樣對待,辭他而去。陳王一經得志,便拋棄故交,全然忘記了先前說過的‘苟富貴,莫相忘’的話,如此爲人,實不可取。”

項梁爲何能在秦末亂世之中得到擁護?他的能力如何? 第3張

聽着這人不厭其煩的嘮叨,項梁漸漸品出些異樣的味道,心想:他說這些該不是旁敲側擊、另有所指吧?果然,經過片刻的沉默,那人兜出了正題:“項將軍,自打我們有幸相識,我就追隨着你,敬重着你,雖然談不上刎頸之交,卻也是患難之友。如今你當了郡守,當了將軍,難道就把舊友忘了嗎?你任命了那麼多校尉,唯獨沒有我的份,就是我再無才能,難道不念往昔的友情?項梁頓時明白了,原來他是要爭個職位呀!項梁微微一笑,說:“我主張任人唯才,決不因循私情。前些日子,有一件喪事,曾經由你主持一項事務,你做得很不好,你無法使我信任,若任你爲校尉,將壞我反秦大業,所以只好委屈你了。”接着,項梁又舉出幾件往事,再次證明此人其才平庸,不可重用。那人見項梁對自己瞭解得如此透徹,所舉事例俱是事實,無可辯駁,只好不再言語,心灰意冷地退了下去。

項梁任人唯才,秉公辦事,博得了屬下的稱讚和擁護,表示願意緊隨項梁成就反秦大業,不惜肝腦塗地。項氏叔侄又聚集校尉於庭前,對衆人說:“暴秦無道,生民塗炭,舉國上下,如同沸水。我等是楚國的子民,我們先人開創的基業毀於強秦之手,我們的父母兄弟乃至我們自已都備受暴君榨和欺凌,此仇此恨,刻骨銘心!如今天賜良機,我等要同仇敵愾,共赴艱難,哲倒強秦,復我大楚!”項羽是個火暴脾氣,俠義風骨之人,他大聲旨補充說:“人生在世,信義二字,我們要言必信,行必果,以名節爲高,以義氣爲重,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輕死重氣,怨惠必報,決不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項梁爲何能在秦末亂世之中得到擁護?他的能力如何? 第4張

衆人異口同聲地高呼:“有二位將軍統領,我等甘願效死!”當即,項氏叔侄對屬下人等進行了部署,分路收復會稽郡所屬各縣。由於全郡兵馬已控制在項氏叔侄手中,原會稽郡官府也已瓦解,所以,郡內各縣不攻自破,不幾天工夫,全郡各縣都被攻佔,吳中子弟踊躍參加項氏叔侄的隊伍,共得精兵八千,一時聲威大震。

在這八千子弟兵中,有鍾離昧、季布的兩支人馬。鍾離昧是吳中名士,以勇武著稱,此人在後來的征戰中爲項羽建立了殊勳。季布也是楚國人,他任勞任怨,輕財仗義,在楚國很有名氣。他講俠義,重信用,說話算數,楚人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諾言。是所謂“一諾千金”。項羽和這兩個人很能合得來,共同的俠義性格使他們很快地成爲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