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削藩對於吳三桂而言意味着什麼?他爲什麼不接受削藩?

削藩對於吳三桂而言意味着什麼?他爲什麼不接受削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吳三桂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很多人都很奇怪在康熙帝下達削藩的詔令時,吳三桂明明可以繼續當王爺,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爲什麼他要造反?要知道一旦失敗,吳三桂就會被殺死,子孫都被株連。本文嘗試解答爲什麼吳三桂不接受削藩。

在歷史上,吳三桂可以是否可以當一個富家翁,然後什麼都不管,直至榮華富貴到終老。但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吳三桂的兒子爲什麼會被康熙看中選爲駙馬?很多人都會說因爲吳三桂勢力大呀!爲什麼吳三桂勢力大?很多人也回答道因爲他手下一批勇武善戰的將士!

事情的本質就在這裏,他吳三桂可以投降享受富貴,那是因爲他手下有兵,如果他手下沒有兵,康熙會去籠絡吳三桂嗎?很顯然不可能。吳三桂手下的將士是吳三桂立足的根本。那麼吳三桂手下的將士選擇跟隨吳三桂到底圖啥?說到底就四個字“榮華富貴”。削藩就是削除吳三桂手下將士的利益。

削藩對於吳三桂而言意味着什麼?他爲什麼不接受削藩?

吳三桂手下將士的利益被削除,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得出來:

吳三桂的手下將士加上家屬共有數萬人,從康熙元年(1662年)開始搬遷到雲貴,在此後三年基本遷徙完畢。這些將士跟隨吳三桂來到雲南紮根,爲了清王朝掃平西南邊境的南明殘餘勢力和地方土司,在征戰時獲取了大量的財富和地產,此後又在雲南生活了9年到12年,生活安逸舒適。結果康熙皇帝一旨令下,平西王藩下屬的將士和家屬就要拋棄家業,重新回到遼東,試問這些人肯拋家棄業去遼東嗎?我們再看,吳三桂的部下里面的遼東人在清末明初三十年的征戰生涯中消亡殆盡,即使有人倖存也是年邁不堪;要麼就是十幾歲跟隨吳三桂離開遼東的少年人,如今正值壯年,遼東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遙遠的故鄉。而吳三桂部下中更多的是收編的農民軍和南方土著,這些人在吳三桂征戰時投降吳三桂,組成了平西王藩的主力部隊,這些人對於遼東的印象還是明朝時期流放罪人的苦寒之地,讓這些人前往遼東,試問現實嗎?吳三桂帳下有胡國柱、夏相國、郭壯圖、衛樸、馬寶、吳國貴、劉茂瑕等人 ,這些人除了幾個人年齡偏大外,大部分正處於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正處於官場仕途的黃金時期,他們此時都想更上一層樓,去關外經營莊田,斷絕仕途,然後讓子孫也沒有發展空間,康熙帝的撤藩觸犯了這些人的利益,這些願意放棄利益,接受削藩嗎?

削藩對於吳三桂而言意味着什麼?他爲什麼不接受削藩? 第2張

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不可能,所以纔有《平吳錄》裏記載,吳三桂說平西王藩的數十萬將士和家屬愁苦不已。以及《四王合傳》中記載全藩沸騰,人心浮動的事實。平西王藩的將士捨棄不了榮華富貴,不可能遷往遼東,他們必然會勸說吳三桂反清,而吳三桂作爲他們的領導,必然需要照顧下屬的情緒,以此求取自己的利益。

康熙帝發佈詔令後,吳三桂的手下們先是震驚,隨即在吳三桂面前說說“大王功勞如此之大,如今朝廷還要剝奪大王的封地雲南。”,他們表面上爲吳三桂鳴不平,暗地裏是爲自己嘆息。之後這些人開始鼓動吳三桂造反,其實吳三桂一開始還是有些猶豫的,畢竟他年事已高而且兒子吳應熊還在北京做人質。

削藩對於吳三桂而言意味着什麼?他爲什麼不接受削藩? 第3張

但是吳三桂的手下很快粉碎了吳三桂的猶豫,他們說就算吳三桂願意回到遼東,消除自己的勢力,難道朝廷就會放過吳三桂,到時候只需要一紙詔令,吳三桂就只能引頸受戮。這些話激起了吳三桂內心的恐懼,畢竟歷史上有着“狡兔死,走狗烹”的慣例。同爲降臣,沒有兵權的洪承疇在清朝當官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難道吳三桂要過這種日子,而且他可是康熙帝忌憚的對象。當年漢高祖能殺英布,現在康熙帝就不能殺一個沒有兵權的吳三桂?

吳三桂是十分害怕被清算,尤其恐懼被康熙帝秋後算賬,而且手下將士也支持他造反,甚至比吳三桂心裏還急切,他們千方百計要求吳三桂帶領大家捍衛屬於平西王藩的利益,吳三桂不答應,恐怕他們也會另外選擇首領了,所以吳三桂帶兵造反已經是必然。從另一個人的角度說,吳三桂出生富貴之家,他父親吳襄位居總兵,舅舅祖大壽是遼東豪族,吳三桂從出生就過着富家翁的日子,人間富貴他基本都享受過了,所以富家翁的生活對他根本沒有吸引力。

吳三桂的造反本身就是領導的格局的一種體現,一個集團的領導可以依靠集團內部的人出生入死爲他謀取利益,但是他也要集團內部人謀取利益,否則誰願意跟隨他。這也是吳三桂必然造反的根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