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如果趙孝成王不想繼續使用廉頗,爲何不調回李牧來領兵?

如果趙孝成王不想繼續使用廉頗,爲何不調回李牧來領兵?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就佔了兩位,但在長平之戰上,趙孝成王對廉頗失去了耐心和信任,竟然用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換下廉頗,導致趙國最後慘敗秦國,基本也註定了趙國最後的結局。當時李牧正在領兵對抗匈奴,如果趙孝成王不想繼續使用廉頗,爲什麼不調回李牧呢?實際上史書並沒有詳細記載李牧早年的情況,長平之戰爆發時李牧可能年齡還很小,並沒有完全得到趙王的信任。如果李牧當時已經成名,趙王沒理由會棄用他。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趙孝成王不想繼續使用廉頗,爲何不調回李牧來領兵?

李牧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常勝將軍,他爲趙國征戰一生,立下了汗馬功勞,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可以說,在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但是,令人嘆惋的是,他沒有死在沙場上,反倒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對於一名大將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哀的了。

許多人都知道李牧勇猛過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李牧的右臂有着缺陷。他的右臂,天生就伸不直,甚至在跪下時也無法着地。但是,在封建社會,臣子向君王行禮時,雙臂是要着地以示敬重的。無奈之下,李牧只好做了假肢,以此來表示對趙王遷的尊敬。

不料,趙國憎恨李牧的人卻硬要將這個假肢說成是圖謀不軌的兇器。趙國君主向來就喜歡猜忌大將,趙王遷是這樣,趙王遷的父親趙王偃也是這樣,趙王遷的爺爺趙王丹更是這樣。當年,正是趙偃猜忌廉頗,這才使趙國自斷臂膀,失去了一員經驗豐富的老將。

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趙遷成爲趙國的國君之後,絲毫沒有吸取教訓,類似的悲劇再次上演。而這次悲劇的主角,就是忠心耿耿的李牧。李牧當年在雁門關抵禦敵軍時,寧可脫掉身上的將服也堅決不聽從趙王丹的胡亂指揮。可是,當趙王丹的孫子趙王遷說要殺他時,他卻老老實實的照辦了。

他拿起寶劍毅然吞下,然後,撞向身邊的柱子。一代名將,就這樣悲壯地隕落了。李牧的死訊傳來,趙國民衆無不扼腕嘆息,邯鄲的守將更是面如死灰,已經預料到了即將到來的破城之災。與此同時,秦將王翦、楊端和卻是大喜過望。

如果趙孝成王不想繼續使用廉頗,爲何不調回李牧來領兵? 第2張

之前,王翦率領秦軍攻打趙國,結果,被李牧擋在了井陘關之外,連攻一年也無法前進一步;楊端和早就圖謀佔據邯鄲,但無論如何也無法突破李牧設立的防線。聽聞李牧已死,兩人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對趙國發動全面的攻擊。失去了李牧的趙國軍隊,在秦軍面前就是一隻只待宰的羔羊。

王翦和楊端和率領着秦國將士殺氣騰騰地衝向趙國,一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趙國防線素以堅固著稱,但是,這次僅三個月便被全部擊破。最終,趙國被滅,自毀長城的趙王遷也被活捉。不過,趙遷雖然愚蠢,但還是有着廉恥之心。被俘後,不像劉禪那樣沒心沒肺,而是整日裏悲痛欲絕,悔恨當初。

國破家亡之後,他才意識到了李牧的重要性。想到自己的錯誤之處,趙遷不禁痛哭流涕道:“如果李牧還在的話,秦國的人怎能吃到我趙國的糧食?趙國失去了良將,這才走向了衰亡。我自作自受,又怎麼敢怨恨秦王!”可惜的是,趙遷明白的太晚了。沒過多久,這位可恨的昏君便因哀傷過度而死去了。

到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爲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大將軍武安君李牧”。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廉頗、趙奢、王翦而已。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爲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李牧。

良將身亡趙亦亡,百年遺恨一馮唐。

當時不受讒臣間,呂政何由返故鄉。

李牧可以阻擋敵軍,卻擋不住奸臣郭開的句句詆譭。他能保住趙國,卻保不住自己。那麼,戎馬一生的李牧爲何會落得如此結局呢?

這還要從趙遷的爺爺趙丹說起,當時,李牧在雁門關外痛擊匈奴,以軍功晉升爲邊關大將,趙王丹也對他極爲信任。但是,勇猛的李牧卻絲毫不懂朝廷中的人情世故,在朝中根本沒有什麼支持者。而且,當君王趙丹令他攻打匈奴時,他竟然我行我素,堅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對趙王丹的命令置若罔聞。

自古以來,君王對手下的大將都是既用且防。一方面,君王必須依靠大將來鞏固自身的統治;可另一方面,君王也要時時刻刻提防着遠離朝廷的大將,以免他們擁兵自重,漸成禍患。李牧這樣的做法,恰恰犯了趙王丹的大忌。趙王丹雖然表面上仍對他一如既往地親切,但是,心中已經是火冒三丈。

趙王丹派去代替李牧的將領實在是與李牧相差甚遠,他們根本無法抵擋匈奴的攻勢。無奈之下,趙王丹只好自降身份,親自請李牧出山。君王向將軍示好,這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了。按說,李牧應該見好就收,老老實實地跪下接旨,然後,奔赴前線。

不料,恃才放曠的李牧不僅不感激趙王丹的重用,反而以生病爲由,堅持不出。不出這也就罷了,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李牧竟然還直接向君王說道:“大王如果一定要用我,那就讓我繼續按之前的去做。這樣的話,我纔敢聽從你的命令。”連個臺階也不知道給君王留一個,這李牧真的是狂到家了。

如果趙孝成王不想繼續使用廉頗,爲何不調回李牧來領兵? 第3張

雖然,李牧出山之後大破匈奴,殺敵數十萬,但是,在趙王丹心中,還是不敢輕易放鬆對他的警惕。於是,趙王丹大賞羣臣,可每次都刻意將李牧忽略。王侯公爵之類的封賞,李牧更是與之絕緣。只有到趙國出現燃眉之急的時候,趙王丹才能念起李牧。

長平之戰,趙國一敗塗地,燕國乘勝追擊,佔據了趙國一個又一個的城池。情急之下,趙王丹只好讓李牧出戰。李牧還是那麼厲害,幾仗下來便將燕軍打的四散奔逃,還擊殺了燕將卿秦。事後趙王丹論功行賞,封廉頗爲信平君,但是,對於立下大功的李牧卻絲毫不提。

趙王丹駕崩之後,他的兒子趙偃即位。新王上任,李牧還是以前那套,只顧在前線防守,一點也不管君王是否猜疑自己。在趙偃執政期間,李牧接連攻下了趙國的兩座城池,但職位仍然沒有任何的提升。李牧職位原地踏步的狀況,直到趙王遷上臺後纔有所改觀。

趙王遷即位之後對李牧予以重用,而李牧也不負所望,以趙國的老弱殘兵大敗秦軍的十萬精兵。趙王遷見李牧如此勇猛,不由地感慨道:“李牧就是我的白起啊!”若細論起來,李牧比白起厲害的多。因爲,白起統領的都是秦國的精銳,而李牧的兵士盡是些長平之戰的倖存者,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身負重傷。

可惜的是,李牧只精軍事,不懂政治。朝中郭開的幾句讒言,便令趙王遷對他動了殺心。趙王遷稱他爲白起,但是,白起被秦王賜死,李牧也死在了趙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