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欲攜十二州歸南宋,張林最後是什麼意思?

欲攜十二州歸南宋,張林最後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收復益都府

金末梟雄並起,草莽扯旗,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武裝,形形色色,今天筆者要說的金末張林,不是前文講過的益都桃林寨的大刀張林,而是益都府治中張林,亦作張琳。

張林,自小與衆不同,揚揚灑脫,常有驚人之語。蒙古大軍攻入山東,金廷政府四下募兵,張林就報了名,成了益都府帳前籤兵,由於他智勇非凡,膂力絕人,當了籤軍小頭目。

蒙古大將木華黎率大軍風捲殘雲之勢拿下金益都府後,隨後大軍開拔,到別處攻城略地,留下一個千總帶一千降卒守益都。

此時,張林帶幾十人逃入山中,聽說蒙古大軍走了,益都兵馬不多,就振臂一呼,聚集了三百人,先在益都城外擊潰了一股正在搶劫的蒙古兵馬,然而得勢不饒人,追着這夥敗逃的蒙古兵一路攆殺,直到益都城下,又一鼓作氣,在益都城中漢人老百姓的配合下,把留在益都的蒙古人馬全部收拾了,克復了益都府。

此時的益都府,已經沒有金廷官員,大家一致推舉張林爲首領,出榜安民,募兵守城,修繕城池,準備軍器,料到蒙古兵馬一定還會來爭奪益都城。

果然三天後,蒙古三千人馬殺到,由於天色已晚,在城外安營紮寨,張林招募勇士千人,半夜襲營,令其疲憊不堪,無法休息。

欲攜十二州歸南宋,張林最後是什麼意思?

次日一早,未待蒙古人攻城,張林反客爲主,身先士卒,率一千人主動挑戰,手中雙刀都砍捲刃了,殺得興起,換馬又戰,出入陣中,所向披靡,有效地殺傷蒙古兵馬。

隨後蒙古兵馬氣急敗壞,逐趕老百姓架雲梯攻城,攻勢猛烈,張林詐稱約降,待蒙佔將領正等待開城納降,放鬆警惕的時候,他突然率人馬殺出,把蒙古兵馬擊潰而走。

益都城中富老牽羊帶酒,慰問李林,連名上書金廷,給予張林官職。

金廷聞知益都府失而復得,張林曠世奇功,下詔嘉獎,令其權知益都府治中,暫時代領益都府事務,隨後令舉義兵經營河北的河北西路宣撫副使田琢率所部人馬行六部尚書宣差便宜招撫使、山東東路轉運使權知益都府事到益都,正式任收復益都的張林爲益都府治中,輔佐田琢。

治中,就是益都府少尹,正五品,也就是益都府的二把手。

二、逐田琢,奪兵權

當時紅襖軍將領李旺據有膠西一帶,田琢上任後,派張林率兵馬與萊州經略使術虎山壽征討,張林生擒李旺,術虎山壽攻破紅襖軍鄒元帥據守的小堌,俘虜紅襖將領於水等三十餘人,又追擊陳萬戶,斬道八百餘人,次日乘勝攻破朱寒寨,幾乎平定了膠西李旺紅襖軍。

沒想到棣州禆將張聚不滿金廷的統治,率兵襲殺了棣州防禦使斜卯重興,佔據棣州,又分兵攻佔濱州。

田琢派張林與提控紇石烈醜漢率軍征討,張聚見張林兵強馬壯,便放棄濱州,讓濱州兵馬撤回棣州。張林伏兵於半路鉤盤河,靜待入甕。

當從濱州撤退的張聚兵馬到達鉤盤河,張林已嚴陣以待,恭候多時,兩軍隔河列陣,很快,張聚人馬開始渡河,有人提意半渡而擊之,張林認爲半渡而擊之,會令敵人逃跑,讓他們都渡過河,立腳不穩之時發起攻打擊,會大勝。

當張聚人馬蜂擁渡河上岸,張林迅速派五百騎兵蕩陣,隨後全軍壓上,張聚人馬溺水而死者無數,殘兵敗集中兵力守棣州。

張林會同提控紇石烈醜漢、提控王庭玉等將領殺奔棣州。

張聚率兵馬出城排偃月陣挑戰,張林望着張聚的兵馬,令紇石烈醜漢率騎兵衝鋒,擊潰張聚的偃月陣,斬首百餘人,生擒其都統王仙等十三人,張聚帶敗軍而走,追到於別寨,四下合擊,張聚僅帶少數人突圍而走,收復棣、濱二州。

隨後田琢調兵遣將,分別在安丘、日照與李全兵馬大戰,張林與諸將奮勇爭先,屢建戰功,山東東路稍安。

田琢有點驕傲自滿,在山東“徵求過當,頗失衆心”,將士們紛紛來找張林,表達對田琢的不滿,張林一直認爲自己戰功卓越,“恥出(田)琢下”,就想取而代之,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紅襖軍將領於海、牟佐攻佔了萊州,田琢聞知,就派張林統兵征討。

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張林手中有了可觀的兵馬,並且這些將校早就都對田琢心生不滿,怨聲四起,張林一鼓動,都願意爲張林效力,把飛揚跋扈的田琢趕下臺,擁戴張林。

欲攜十二州歸南宋,張林最後是什麼意思? 第2張

張林知道,田琢手下還是有一些親信與親兵,佈置將士分別控制益都府要害部門,親率一支精銳,趁田琢不備,殺入益都府衙,田琢沒有想到張林會率軍譁變,倉狡間組織人馬迎擊“叛軍”,在親軍的護衛下且戰且退,到達章丘,派人向周邊州縣求援。

張林率追兵殺到,正在危機時刻,昌樂縣令術虎桓都與臨朐縣令兀顏吾丁率人馬趕到,才化險爲夷,保護着田琢退往昌樂縣。金宣宗聞益都兵變,深知自蒙古入侵以來,將士譁變火併的事情早就習以爲常,一邊遣人召田琢入京,一面下詔安撫張林,授予張林山東東路兵馬都總管、權知益都府事,由之,張林成了金廷在山東東路的實際統治者。

然而,此時的山東,蒙古,南宋與金廷三方犬牙交錯,各種勢力錯綜複雜,羣雄割據,地方武裝與紅襖軍更是遊離於“三國”之間,時而降蒙,時而歸金,時而投宋,張林雖然表面是金廷的一方大員,但金廷根本指揮不了他,也不相信他,讓他有歸宋的想法。

三、獻州縣,歸南宋

南宋忠義軍總管李全回老家濰州上墳,窺知張林的想法,就率一千人到達益都城外,張林已經接到報告,並不知道李全的來意,張林一面命令軍隊警戒,一面親自登上城樓。

李全讓鄭衍德約束兵馬,自己帶田四策馬緩緩來到城下,向城上喊話,約張林一談。

張林說他就是張林,有話請講,李全曉之以大義,訴說金廷的腐敗,對漢人的壓迫與剝削,勸他歸宋。

張林不知道李全的話是真是假,怕李全有詐,便猶豫不決。

李全說:我知張元帥是當世豪傑,鳥擇良木而棲,人擇明主而爲,中原是我們漢人的天下,光復失地,奇功一件,青史留名。我願進城與張元帥面談。

張林聽了,認爲李全是有誠意,而非有詐,就同意了。

李全讓鄭衍德那一千人又後撤了十餘里,僅帶田四等三騎,張林打開城門,親自出城迎接,在馬上向李全揖手:“李將軍,久仰大名。歡迎,歡迎。”

李全還禮,與張林並轡入拔,被迎入府衙。

二人相見,交流十分融洽,當下擺酒宴,與李全結爲兄弟,願以治下十二州歸宋(其實這十二州,並沒有真正都歸張林統轄)。

李全返回山東,便寫了一封奏摺,上報朝廷,說明張林率金山東東路歸宋,並附以青(益都在北宋時叫青州)、濰、濱、沂等十二州疆域圖,李全的奏摺中有“把整個齊地的七十座城池,歸還我三百年的舊主子”等語。

南宋政府,上下歡騰,授予張林武翼大夫,京東安撫兼總管,依舊統轄山東東路,駐守益都府,改爲青州。

宋嘉定十三年,金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李全率領一萬兵馬到益都,會合張林的一萬兵馬,北渡黃河襲擊金東平府,在城南紮營,守東平的是金山東行省蒙古綱,聞李全與張林合兵來打東平,固守不出,李全親率三千精兵,皆着金銀甲,打着紅旗,到城下挑戰,蒙古綱根本不吃這一套。

當時天氣炎熱,東平護城河蓄滿了水,李全無法越過護城河攻城,就退到汶水,與張林分別立寨於汶水兩岸,中間架設浮橋往來。

蒙古綱暗暗派人先在上游阻住水,待水量倍漲之時,便在上游放水,洪水衝着大木頭而下,撞壞浮橋,軍營幾乎被淹。

正在李全準備移營之時,第二天一早晨,殺來三百金軍騎兵前來挑戰,李全憤而上馬,與其兄李福統領帳前八百親衛騎兵迎戰,殺死數名金兵,奪得他們的戰馬,金騎退走,李全奮勇追擊,一直追到北面山谷之中,擡頭一望,預感到不妙,此金兵誘敵之計,想退都來不及了。

一把炮響,山上一側金東平副帥、龍虎衛上將軍幹不塔銀盔銀甲,騎一匹烏騅馬,舞着馬槊;另一側是一位女將,乃劉節使的女兒,英姿颯爽,銀甲紅襖,坐下白龍駒,在一面繡旗舞着長槍,各率人馬殺出,讓李全陷入重圍之中,李全、李福與親衛副將田四、統制陳孝忠拼死迎戰,幸虧劉慶福與鄭衍德率五千人趕到,才殺出重圍,李全與劉慶福都負了傷,統制陳孝忠戰死,此戰,李全精銳兵馬損失過半,又遭金兵追擊,撤到長清才總算擺脫了追擊。

李全對張林心生怨恨,認爲他沒有及時率軍支援,是坐看自己失敗,兩個人不歡而散,李全率兵返回楚州,張林率兵返回青州,由此,二人結下樑子。

四、與李全、李福兄弟反目

膠西(今山東膠縣)地處南北商業、交通的重要之地,南北的各種貨物都在這裏集散,李全就讓李福駐守膠西,讓山陽(江蘇淮安)的商人們用船裝上貨物,從淮河轉到海上,抵達膠西,以取利潤的一半,還規定必須用李家的舟車運輸,又從中獲利,又讓張林出人力,張林敢怒不敢言。

張林在膠西有六個鹽場,獲利豐厚,李福就來找張林,要分鹽場給他。

鹽場是張林的重要財源,就不肯分給李福,並且讓步,答應李福可以隨意來鹽場取鹽,但鹽場所有權是張林的。

李福也因爲那次攻東平,對張林十分不滿,就十分生氣地說:“你想忘恩負義嗎?等着我告訴俺弟李全,率兵收拾你,取你的人頭。”

張林即委屈又有點恐懼,怕李全兄弟真的動手,就上書淮東制置司,爲他主持公道。

制置使賈涉就叫他來制置司尋問此事,李福得知消息,帶人在途中襲擊張林。

張林走到半途,前行探路的親兵發現了李福的伏兵,立刻返回益都府。他思前想後,徹夜難眠,深感南宋並不是可以依託的主子,對於從金廷歸附的人根本不相信,還處處排擠,製造事端,挑起內訌,相互殘殺,他也聽說過季先、石珪等人的事。而今,李全兄弟又苦苦相逼,他不想像季先那樣成爲犧牲品,他要學石珪,於是,決定投降蒙古,找一個可以依賴的新主子。

蒙古經營中原地區的木華黎國王見張林來降,欣然接受,任張林爲山東東路兵馬都元帥。

張林投降了蒙古,尚覺心中冤屈,給南宋淮東制置司賈涉寫信,陳述前因後果,都是李全逼的。

賈涉有些怪罪李全,便派了門吏王翊、閻瓊等人到益都慰問安撫張林,張林哭着講訴其中的緣故,表示心繫宋朝。

李全得知張林投降蒙古,就請示賈涉,提兵攻打張林,行軍途中恰遇王翊等人從益都張林處返回,就把他們殺了。

張林見李福率大軍直撲益都府,率部下奮力迎戰,終因衆寡懸殊不敵,只好率部隊放棄益都而走。

有關張林後來的事情,史料沒有明確的記載,人人常常把他與桃林寨大刀張林混爲一談,當成一個人,認爲後來被國用安所殺的大刀張林就是他,以訛傳訛,更加讓歷史處於迷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