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有何特點?

揭祕: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有何特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之所以會研究一段歷史,主要是爲了從歷史中總結出經驗教訓,爲我們當下服務。五代十國時期的這段歷史,卻似乎並沒有多少可以總結的,研究的人很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有何特點?

五代十國時期,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武力政治。

武力政治就是以武力來維繫的政治。誰都武力越強,誰就會居於統治地位,整個五代時期幾乎都是這樣一個特點。

五代十國只有短短的半個世紀,但是這短短的半個世紀裏,沒有任何一個統一的時期。唯一稍微算有一點統一的,也就是中原地區的五代。不過僅僅在半個世紀,就經歷了五個朝代,出現了十幾位皇帝。顯然,這是非同尋常的。爲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皇帝呢?一方面是因爲這些皇帝短壽,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五代十國時期的武力政治造成的結果。

比如李存勖當了皇帝以後,事實上他是最有機會實現國家大統一的。但是他也就在皇位上只幹了三年的時間,就被李嗣源推翻。實際上,李嗣源和李存勖是兄弟關係,李嗣源是李存勖父親的乾兒子,這實際上就是兄弟之間互相殘殺。

李嗣源雖然繼承了後唐的皇位,但是他的兒子李從厚、乾兒子李從珂,以及女婿們石敬瑭互相不服氣,互相廝打。先是李從珂取代了李從厚的皇位,接着石敬瑭又取代了李從珂的皇位,後唐就這麼結束了。這同樣是兄弟之間的互相殘殺。

除了皇室兄弟之間互相殘殺以外,領兵的大將一旦掌控了權力,也和皇帝產生尖銳的矛盾。比如郭威掌控了兵權以後,他就和後漢的皇帝劉承祐發生了很大的矛盾。劉承祐殺了郭威的一家老小,而郭威則起兵推翻了劉承祐。這種情況在整個五代時期十分普遍。

總之,五代時期沒有平穩的高明的權力轉移方式,而是採用從叢林中得來的那種叢林法則來實現權力的轉移,這顯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叛變哲學。

五代時期,盛行一種叛變哲學。

五代時期爲什麼那麼容易改朝換代?與叛變哲學的盛行不無關係。

那時候,無論是士兵還是將領,都沒有什麼忠誠可言。只要有利可圖,就可以叛變。今天是你忠實的部下,明天看到別人當了皇帝以後,立刻就叛變了。

因爲叛變非常多,因此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有很多絕對忠誠的部下,他們也就不可能絕對地保持皇權的穩定。

叛變哲學最典型的例子是馮道。馮道是一個文官,他曾經當過四朝十一帝的宰相。宰相當然是朝廷中最至關重要的人物,宰相一般情況下,只可能當一個朝廷,甚至是一個皇帝的宰相,因爲宰相從某種意義上說,和皇帝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皇帝一旦發生變化,宰相也會發生變化。總之,連續當兩個皇帝的宰相已經是不可想象的了,而連續當十一個皇帝的宰相,那就更加不可想象。這十一個皇帝又分別屬於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朝代。這四個朝代中,馮道都能夠當宰相,那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馮道爲什麼能夠連續不斷地當這麼多朝代,這麼多皇帝的宰相呢?非常關鍵的原因,是因爲馮道對宰相業務的熟悉。五代既然是武人掌管天下,因此,這些武人對朝廷業務就不怎麼熟悉,他們就得找比較熟悉的人來幫他們進行管理,而馮道就是這樣一個很熟悉業務的人。

但問題就在於,馮道這個職業宰相沒有任何忠誠可言。因爲如果他要忠誠於某一個皇帝,或者是忠誠於某一個朝廷,那他就不可能成爲這樣的職業宰相,

五代時期,像馮道這樣的人是非常多的。很多士兵都是職業士兵,誰給錢就幫誰打仗。很多軍官也是職業軍官,誰籠絡自己就投奔誰。

三、利益價值。

一個時代的價值尺度,對於這個時代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古代一直以來比較流行的價值尺度,就是“家國天下”的價值尺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所有文人的重要的價值標準,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價值標準。

但是五代時期價值標準卻是利益,是金錢,誰出的錢高就跟着誰。什麼樣的事情有利可圖,就做什麼樣的事情。

李從厚的軍隊在攻打李從珂軍隊的時候,李從珂已經被打到窮途末路,只剩下一座孤城了。不過這時候,李從珂對李從厚手下的那些士兵們說,如果你們跟着我幹,那麼我當了皇帝以後,就會給予你們很多金錢,給予你們很高的官,而且我還和你們立下字據。於是那些將領們,居然最終真的就叛變了李從厚,投奔了李從珂。顯然,金錢利益這個價值尺度,在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公開拿來使用。而大家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總之,由於五代時期所出現的這些政治、哲學以及價值尺度,都是反文明的東西,因此,五代所帶給我們的有用的東西,顯然就不是很多,所以我們對五代時期,也就不怎麼關注,不怎麼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