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北府軍是如何建立的?它是如何逐漸軍閥化的?

北府軍是如何建立的?它是如何逐漸軍閥化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東晉北府軍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西晉末年,皇后賈南風乾政,進而引發了一場歷時十六年之久的皇族內亂。動亂的主要人員,包括司馬氏八王,故此次事件又被稱作“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直接不良後果,是對北方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重創,以皇城爲核心,往外輻射,共計死亡五十萬人。除此以外,更北的遊牧民族契機南下,匈奴 鮮卑 羯 羌 氐在中原土地上醞釀了一場浩瀚的軍事幹戈,史稱五胡十六國。

內亂未平,外禍又起,西晉險些被吞噬。就在崩潰邊緣,宗室司馬睿南遷,以建康爲首都建立起東晉。這可以看成是偏安一隅,也能當做保存實力,總而言之,以漢水 淮河爲界,南北是對峙了起來。

公元376年,五胡十六國被前秦苻堅統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族政權,意義非凡,勢不可擋。苻堅以此爲據點,有意統一天下。

北府軍是如何建立的?它是如何逐漸軍閥化的?

此時,已是東晉建立的第六十個年頭了,當政者乃第九位皇帝司馬曜,他十一歲登基,厲行改革,試圖將皇權從宗室大家手中解放出來,因此,他也是整個晉朝權力最大的皇帝,沒有之一。

前秦的統一,對東晉來說,無異於是一個警鐘,因爲如果北方依然是林立的多政權區域,那麼即便它不在自己手中,相互牽制下,也不會造成威脅。可是現在不同,苻堅隨時都有可能南下。

克敵制勝的關鍵因素,總是在精兵良將,危機感逼迫下,司馬曜授權謝安選拔優秀人才鎮守南北邊境。

謝安是個名人,他有個好友,名叫王羲之,他還有個侄女,就是“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後來 謝道韞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可謂世交。古詩有云“舊時王謝門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謝”,即是謝安。

北府軍是如何建立的?它是如何逐漸軍閥化的? 第2張

謝安接到任務以後不敢怠慢,立刻任命自己的侄子謝玄選拔壯士,組建軍隊,鎮守在京口,京口又叫北府,故軍隊稱北府軍。

前秦由盛轉衰進而四分五裂的一個轉折點,就是淝水之戰。

383年,南北戰爭終於拉響,前秦幾乎舉全國之力,派出八十萬大軍,勢在必得,而謝安指揮下,只有不到十萬人。

可結果卻是東晉大勝。

在發兵以前,前秦太子曾勸言“統一剛剛幾年,現在國家最重要的是養精蓄銳,士兵已經厭戰,百姓也苦不堪言”,然而沒得采納。

前秦方面,過於自信、缺乏部署、內部民族矛盾尖銳,東晉方面,巧妙利用戰術、謝安的穩妥指揮,這都是結局的必要條件。

淝水之戰以少勝多,本身就使得北府軍名聲大噪,在這以前,它幾乎是謝氏私人軍團,再此以後,卻沒那麼自由了。

北府軍是如何建立的?它是如何逐漸軍閥化的? 第3張

前面我們提到過,司馬曜在位時期,皇權穩固,一大手段就是削弱宗族權力,謝氏首當其衝。

淝水之戰不久,謝玄被解除了領導權,北府軍的最高首領變成司馬恬、王恭,未來,它還經歷了多次反覆易主。

就是這樣,北府軍由私人兵工廠逐漸軍閥化。

東晉末年,起義頻頻發生,先有王恭擁兵自重,後又出現劉牢之、桓玄等人自立反晉。

原北府有一小參軍,名叫劉裕,他出身貧苦,期待着依靠參軍來改變命運,踩着亂世的小尾巴,劉裕集結起來幾個往日中肝膽相照的戰友,積極投身到了鎮壓桓玄的隊伍中。

這劉裕,就是南朝第一個獨立政權劉宋的建立者,文學領域,也習慣把他叫做“劉寄奴”。

我們都知道,劉裕精彩人生的開始,是離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參與進北府軍。而他事業的起色,則是果敢地反抗桓玄。在這往後的十幾年,劉裕幾乎遇神殺神,對內滅掉孫恩、盧循、劉毅、西蜀,對外又幹掉南燕、後秦、仇池,北府軍成爲他的軍事支柱。公元420年,劉裕稱帝建立劉宋,北府軍也就成了皇家軍隊。

客觀地講,自從淝水之戰結束,謝玄解除兵權,北府也逐漸走向衰落,它一度成爲各方軍閥反晉的利器,實則已然失去當初那種“抗擊北方”的銳氣了。直到劉裕再次集結,它還是不是曾經的北府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