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制度?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制度?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此後,愛新覺羅家族帶領滿洲人馳騁關外,並且建立了清朝。從後金的建立到清朝的“康乾盛世”期間,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順治時期的內閣、康熙時期的南書房、雍正時期的軍機處在不同時期都發揮着重大的歷史作用。本來來談一談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

一、形成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制度?

後金建立之前,滿族人尚處在半奴隸半封建社會中,奴隸主的貴族風氣尚存,努爾哈赤起兵時,他的威望不夠,爲了強化滿洲人的軍事力量,努爾哈赤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貴族力量。隨着後金的崛起,政務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努爾哈赤需要依仗諸王貝勒來一起處理政務。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萌芽的。

所謂“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指清朝前期由議政王、議政大臣共同決策軍國大事的重要會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正式確定,發生在皇太極建立清朝之後的第二年,但是,在努爾哈赤時期,這一制度其實已經有了雛形。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爲了方便統治和指揮自己的臣民,對滿洲的牛錄製度進行了改造,形成了八旗制度。最初的八旗旗主被稱爲八大貝勒(四大貝勒、四小貝勒)。這八大貝勒可以共同參與後金政權的重大決策,又稱“八王理政”。後來,除了八位旗主外,還增加了5位大臣來共同參輔佐。這5位大臣被稱爲議政大臣,這是首次出現“議政大臣”。

對此,《清太祖實錄》有記載:

乙卯年,又立議政大臣五員,都堂十員。太祖五日一朝,當天設案焚香。以善言曉諭國人,宣上古成敗之語。凡事,都堂先審理,次達五臣。五臣勒問,再達諸王。

當時努爾哈赤和八大貝勒以及議政大臣們,每5天舉行一次朝會,處理重要的軍政要務。這體現了後金政權滿洲貴族共同議事的傳統。

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改汗位爲帝位,正式建立大清,八大貝勒被封王,所以又稱八王。第二年(1637年),每個旗除了旗主外,還可以增加三名議政大臣,共同參與會議。在當時,人們把八旗旗主(王爺)稱爲議政王,把每個旗的3位大臣成爲議政大臣,因此,他們商議軍國大事的朝會就被稱爲“議政王大臣會議”。

議政王大臣會議在皇太極和順治時期已經非常成熟,因爲幾乎所有重大的軍政要務都由它來決策,因此又被人稱爲“國議”。

二、權力分配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制度? 第2張

議政王大臣會議,實際上是最高統治者爲了實現政治目的,把權力分配給諸王貝勒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諸王貝勒積極參與政治的一種方式。但這裏面,存在着非常微妙的權力分配。

議政王大臣會議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家國一體”,這是滿洲原始的民主制度的一種遺留,因爲最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參與者,都是宗室貴族。清朝前期,很多軍政大事都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因爲參與者享有實權,所以貴族都以能入議政王大臣會議爲榮。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也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讓諸王貝勒效忠於自己。而諸王貝勒也利用效忠君主的機會,來獲取政治利益,這是議政王大臣會議最初的權力分配方式。

隨着清朝政治的穩定,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分配發生了變化。在努爾哈赤時期,八大貝勒權力很大,有時即使後金可汗已經做出了決定,八大貝勒也是有集體否決權的。皇太極成立議政王大臣會議之後,爲了削弱各大貝勒的權力,所以增加了議政大臣的數量。議政大臣一般也是八旗的貴族,但必須由皇太極親自任命和撤銷,可以說都是皇太極的親信。這樣一來,八大貝勒的權力就受到了牽制。

這一現象在清軍入關、統一全國之後還在延續。例如,清軍入關後,議政王大臣會議持續增加人數,不僅親王、郡王可以參加,連貝勒、貝子也可以參加。除了滿洲勳貴外,漢軍旗和蒙軍旗的大臣也可以參加,例如著名的漢臣範文從就一度參與議政王大臣會議。《清史稿·范文程傳》曰:

是歲即復官。(順治)九年,遇恩詔,復進世職一等精奇尼哈番,授議政大臣,監修太宗實錄。

范文程是清朝前期著名的漢臣,他成爲議政大臣,意味着清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開始允許漢臣進入。

從以上可以看出,隨着清朝政權的穩定,議政王大臣會議對君王的專制是一種掣肘,爲了擺脫議政王大臣會議對君王的控制,皇太極和順治一直在擴充會議的參與人員。到了順治後期,每逢議事時,皇帝、議政王、議政大臣、詹士、九卿都參加,人數多達半百。但即使這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仍舊很大。

三、會議形式

在清朝立國之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曾盛極一時,最盛況的時候,朝廷所有的決定基本都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比如各地、司法、刑罰、軍事、禮儀、文武大臣的任命,甚至連宗室成員的婚事也由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表決。《清太宗實錄》曰:

五年,上集諸貝勒大臣議,愛定官制,設立六部。

《嘯亭雜錄》也記載:

國初設內三院外,其軍國政事,皆付議政諸王大臣。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制度? 第3張

議政王大臣會議到底如何召開,以何種形式召開,從目前的史料上來看,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由皇帝親自召集,但皇帝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例如,莽古爾泰因爲拔刀頂撞皇太極獲罪,皇太極親自召開議政王大臣會議,因爲莽古爾泰是皇太極的哥哥,皇太極又申請了迴避。也就是說,會議是他召開的,他可以不參加,讓諸位貝勒把商議的結果報給他就行了。《清史稿·莽古爾泰傳》雲:

諸貝勒議莽古爾泰大不敬,奪和碩貝勒,降多羅貝勒,削五牛錄,罰銀萬及甲冑、雕鞍馬十、素鞍馬二。

第二種,可以由議政王或議政大臣自行召開,但議事的結果一定要呈報給皇帝。如果不是由皇帝召開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有部分議政大臣是可以不參加的。如,複審刑事案件,只需要刑部、大理寺等方部門人員參加就可以了。

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多大,如果會議和皇帝的決定向違背,該如何處理?《清太宗實錄·卷五》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天聰三年,皇太極決定出兵征討蒙古察哈爾,但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卻認爲應該先征討明朝,最後皇太極只能妥協,先征討明朝。

可見,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決策權,有時候是高於皇帝本人的。這是滿洲人原始民主的一種體現,但是,這種現象也阻礙了封建君主集權,爲議政王大臣的沒落埋下伏筆。

四、沒落

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清朝的“國議”,其重要性不容小覷。但隨着封建政權的發展,這項制度的侷限性也逐漸凸顯。它的侷限性體現在以下三點:

首先,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滿洲勳貴的集權之地,他們的權力超過六部,有時候甚至可以否定帝王的決定,這種現象,讓清朝帝王陷入深深的危機。封建社會以君主集權爲標誌,當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君主集權有矛盾時,皇帝就要思考如何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所以,在順治時期,內閣大臣逐漸掌權,康熙時期,乾脆成立了南書房,許多政令繞過議政王大臣會議,直接出自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被削弱。

其次,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參與者雖然有宗室王爺,也有六部大臣,但真正做決定的,還是上層貴族。這就形成了一個現象:當存在利益時,上層貴族都會積極爭取,但當承擔責任時,他們都會推卸給下層官員。這種鑽營、推卸之風,讓議政王大臣會議逐漸腐敗,不能勝任他本應該承擔的義務。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制度? 第4張

最後,治理國家,需要羣策羣力,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是集體,但對於整個朝廷來說他還是滿洲貴族,仍屬於個體。滿洲貴族的智慧有限,很多有智慧的大臣被議政王大臣會議所壓制,無法爲國家出力。

所以,基於以上三種原因,順治、康熙、雍正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到了乾隆時期,議政王大臣會議早已名存實亡,雖然還有很多滿洲勳貴擔任議政大臣,但基本上是虛銜,乾隆五十六年,這一制度正式取消。《清高宗實錄》記載:

國初以來,設立議政王大臣,彼時因有議政處,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辦理……而滿洲大學士尚書,向例俱兼議政虛銜,無應辦之事,殊屬有名無實。朕向來辦事,祇崇實政,所有議政空銜,著不必兼充,嗣後該部亦毋庸奏請。

五、歷史作用

議政王大臣會議萌芽於努爾哈赤時期,形成於皇太極時期,廢止於乾隆時期,存在一百餘年,在清朝歷史上發揮着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其作用主要可體現爲三點:

第一,議政王大臣會議對後金,以及清朝統一關外,統一全國發揮着關鍵作用。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順治(多爾袞),後金乃至清朝統一關外,統一全國,都離不開以議政王大臣會議爲核心的滿洲勳貴,正是因爲這一制度的權力分配,才促使清朝完成統一大業。從這方面說,議政王大臣會議對清朝入關,以及統一全國都發揮着關鍵的作用。

第二,議政王大臣會議,對清朝前期皇帝理政經驗不足,有很強的補充作用。

清朝前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制度? 第5張

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順治,在清朝政治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他們作爲君主的執政經驗是不足的,此時,議政王大臣會議用滿洲貴族的集體智慧,來共同處理朝政,對皇帝理政有很強的補充作用。

第三,議政王大臣會議,對清朝前期的政治制度、禮儀等制度的形成有指導作用。

清朝建立之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最高決策機構,清朝的諸多政治制度、禮儀制度和軍事等制度都是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商討和決策才正式形成的,因此,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指導作用不可忽略。

第四,對於清朝來說,晚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在滿洲勳貴執政和到後期君主專政之間,起了非常重要的過度作用。

康熙成立南書房之後,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並沒有取消,因爲康熙雖然要集權,但不能貿然架空滿洲勳貴。所以,議政王大臣會議是安置滿洲勳貴的最佳去處,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人的過度,最終取消了議政王大臣會議。這期間,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過渡作用,對清朝的政局穩定非常重要。

總之,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清朝前期的重要政治制度和機構,也是皇帝和貴族之間的一種權利分配,它曾在清朝發揮着重大的歷史作用,到乾隆年間被取消,也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