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時期的“三軍”到底指哪三軍呢?是何來歷

古代時期的“三軍”到底指哪三軍呢?是何來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三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從古至今,“三軍”這個詞語在軍事領域出場頻率極高,古代如勇冠三軍、犒賞三軍等,現代如三軍儀仗等。那麼,古代時期的“三軍”到底指哪三軍呢?其實“三軍”這種說法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周朝,而隨着軍事制度的改變,各個時期的含義各有所不同。

古代時期的“三軍”到底指哪三軍呢?是何來歷

“三軍”這種說法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時期,《周禮·夏官·司馬》有載,“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爲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也就是說,周朝規定一萬兩千五百人爲一軍,並對天子和各諸侯兵力進行了限制,規定天子可以擁有六軍,而諸侯中大國可擁有三軍,中等諸侯可擁有兩軍,小國則擁有一軍。

而在當時,各大諸侯國雖然均設有三軍,三軍統領稱爲“卿”,但在“三軍”稱謂上卻各不相同,例如晉國、齊國、魯國和吳國等均稱爲中軍、上軍、下軍;楚國則稱爲中軍、左軍、右軍;魏國則稱爲前軍、中軍、後軍。

古代時期的“三軍”到底指哪三軍呢?是何來歷 第2張

秦國則又有不同,《商君書·兵令》有載“三軍:壯男爲一軍,壯女爲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爲一軍,此之謂三軍也。”其中,壯男之軍自然是主要戰鬥力,壯女之軍則主要負責糧草運送、挖設陷阱之類的輔助工作,老弱之軍則負責收集牛馬羊彘、草木糧食等各類糧草。由此可見,秦國的戰爭動員能力有多麼可怕。

西周時期各諸侯國尚且能夠嚴守規矩,但到了東周時期,隨着周天子對各諸侯的掌控力極度削弱,各諸侯爲爭霸開始大規模擴充軍備,而爲了不明目張膽的越制,因而產生了原有“三軍”以外的編制,而這些軍隊的統率自然也無法再用“卿”的稱謂,而引用“將率諸軍”的說法以“將軍”命名。

到秦漢時期,隨着軍事規模的持續擴大,早已經超出了原本的“三軍”規模,再加上兵種的豐富,三軍便又有了新的含義,主要以兵種來劃分,分別有步、車、騎三軍或馬、步、水三軍之說。

古代時期的“三軍”到底指哪三軍呢?是何來歷 第3張

與此同時,在作戰時前、中、後三軍也已經成爲了固定建制,並一直沿用。與春秋戰國時期按編制劃分的前中後三軍不同,此時的前中後三軍則是完全按照分工來劃分的,前軍主要指先鋒部隊,負責偵查開路、突進攻擊、修路架橋、安營紮寨等任務;中軍則是主帥統率的部隊,也是整個部隊的作戰主力;後軍則主要承擔掩護警戒、押送糧草的任務,同時也是軍隊的後備兵力。

同時,古代“三”也有虛數之指,因此三軍也泛指數量龐大的軍隊。而到了近現代,三軍則根據作戰維度指陸、海、空三軍,而隨着軍事的發展,現代又出現了海、陸、空、天、電五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