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代帝王選擇在西安建都的原因是什麼?是怎麼樣的存在

歷代帝王選擇在西安建都的原因是什麼?是怎麼樣的存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西安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我國古代有五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五都,幾乎佔據了整個封建時代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西安從歷史淵源、王朝建都數等來說,更是位居五大古都之首,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杜甫有詩云:“關中自古帝王都”,指的就是西安了。

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歷史上共有十三個王朝選擇在此建都,除了以上所說的秦朝、西漢、唐朝、隋朝四朝之外,最早選擇在西安一帶建都的就是周朝了,當然由於生產力水平的因素,所以周朝的國都豐、鎬二京的位置,只限於現西安市的西郊,稱之爲“宗周”。

之後周滅商,爲了更好地控制東邊國家,於是選擇在洛陽建立陪都,稱之爲“成周”,一宗一成,就表現出了周朝時期,西安和洛陽兩者的地位,洛陽的建立彰顯了周朝的成功,標示着周朝成爲一個名義上的大一統王朝,但其根卻一直保留在西安(宗)。

歷代帝王選擇在西安建都的原因是什麼?是怎麼樣的存在

自西周之後,還有秦朝、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以及曾短暫建都的東漢末年和西晉末年,共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即使不算東漢和西晉,其十一朝都城的地位也是冠絕其餘四大古都的,就算不算那些割據政權,那有西周、秦朝、西漢、新莽、隋、唐,也足足有六個大一統王朝的底子,“帝王之都”的名號名副其實。

歷代帝王之所以多選擇在西安建都,主要還是因爲西安的地理環境十分優越,其坐落在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之上,四周山河環繞,秦嶺在南、隴山居西、北有黃土、東隔黃河,有黃河淤泥的沉澱,關中一帶沃野千里,形勢險要,且對外交通十分便利,有孔道直通關東,以便遙控,有渭河運輸物資,可保資源不斷。

秦國著名戰略家范雎就曾對秦昭王說過西安的地理優勢:“四塞以爲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奮擊百萬,戰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一旦天下有變,西安通過各處關隘就可以扼斷南、西、北三面,僅留東面一處,可以慢慢地休養生息、等待時機東出以爭天下,秦國、劉邦、楊堅、李淵皆以此成就帝業。

東邊雖讓需要面對敵人越過黃河的危險,但自秦國修了函谷關,東漢修了潼關之後,西安的東面防禦力被大大地加強,潼關乃兵家必爭之地,爲關中四關之首,南有秦嶺、北臨渭洛,西靠華山,東盤山險,雄踞三輔要衝,乾隆皇帝曾御筆留下潼關“天下第一關”的盛譽,有“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之說。

歷代帝王選擇在西安建都的原因是什麼?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2張

西安的農業、地理,加上潼關、武關、大散關、蕭關這樣的重鎮保護着,後方有四川、關西的後勤補給,這才成爲了歷代帝王建都的首要之選,只是之後隨着黃河、渭河的積淤過多,西安的運輸、灌溉能量縮減,而東南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西安才逐漸退出了都城霸主的競爭,轉而由開封、南京、北京來逐鹿。

可即便如此,西安的地位還是其他四都無法撼動的,即使的宋朝、明朝、清朝這樣沒有建都西安的王朝,其君主在一段時間裏也是意屬過西安的,宋朝建立時,趙匡胤對開封並不是很滿意,它地處平原,四處無險可守,他的理想之都還是西安或洛陽二都,可是因爲當時天下漕運力量最強的是江淮地區,而開封靠近江淮,可以更快地獲得物資,減少消耗,而在這一點上,西安和洛陽明顯不符合這一條件。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定都南京,但由於北方蒙元勢力虎視眈眈,所以朱元璋也動過遷都的想法,在列出的都城名單中,朱元璋千挑萬選,排除了洛陽、開封、北京、鳳陽等地,獨青睞西安,並在洪武二十年派太子朱標巡視西安,做日後遷都的準備,可是朱標巡視回來後染上了風寒,支撐了半年就去世了,西安從此成爲了朱元璋無法承受之重,遷都也不了了之了。

而在清朝末年,清廷在內外壓力之下,更是有五次打算遷都西安的想法:

歷代帝王選擇在西安建都的原因是什麼?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3張

第一次是咸豐年間,咸豐皇帝被英法聯軍趕到了避暑山莊,感到北京難以再維持一個王朝的尊嚴,於是詢問部下遷都之事,除了遷回老家盛京這一提議之外,咸豐較爲滿意的是遷都西安,希望借西安的地位和天險衝破壓力,恭親王奕訢甚至爲此草擬了《西巡章程十條》的方案,不過後因條約簽訂,羣臣上書迴鑾北京,以安民心,本就優柔寡斷的咸豐皇帝才放棄了遷都的打算。

第二次是甲午戰爭慘敗之後,日軍擊敗北洋水師,陸軍從東北和山東登陸,北京城內地動山搖,迫不得已之下,清廷決定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引起了全國憤慨,康有爲等一衆舉人進行公車上書,要求拒籤條約、遷都再戰等方針,而遷都的首選就是西安,可惜最後合約還是簽了,遷都沒被清廷重視。

此後康有爲藉此嶄露頭角,併成功讓光緒皇帝動了遷都西安的打算,企圖通過變法富國強民,遷移國都,減弱慈禧頑固派的影響,可是變法失敗,遷都之事第三次被束之高閣了,第四次則是庚子西狩的時候,慈禧帶着光緒等一衆人一路跑到了西安,不少隨行大臣都建議定都西安,最後慈禧還是決定回去北京。

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就是武昌起義爆發時,清廷岌岌可危,宣統皇帝退位在即,時任陝甘總督的升允上書請求遷都西安,可宣統當時年僅六歲,管事的隆裕太后也沒有慈禧那樣的手腕和魄力,被袁世凱嚇一嚇就急忙簽了退位詔書,遷都西安的建議也就這樣徹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