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偏關作爲明朝長城“外三關”之首,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偏關作爲明朝長城“外三關”之首,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偏關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偏關,古稱偏頭關,位於今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城中部偏西的關河北岸,西臨黃河,自古爲邊防重鎮,它與晉北的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中華三關,是明代長城“外三關”之首,有“三晉之屏藩”、“晉北之鎖鑰”之稱。

說起偏關,它既大名鼎鼎,卻又默默無聞,知道偏關的人不少,但不知道它的人也不少,而熟悉偏關歷史的人更不多,一句話,偏關在古代歷史上的存在感很低。

偏關以形得名,據《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 “偏頭,古武州地,東連丫角山,西通黃河,與河套僅隔一水,其地東仰西伏,故名偏頭。宋自南渡後,屬金,元爲偏頭關,明因之。”

偏關作爲明朝長城“外三關”之首,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有一首古人留下的五言詩,形象地描述了偏關的自然環境及獨特的邊塞氛圍

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

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

偏關的險要主要得益於黃河與長城,在偏關的西邊,黃河水奔流南下,而偏關和巍峨曲折的長城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天然、一人工的屏障,護衛着晉北大地。

因地利之故,偏關一帶自古就是中原王朝與北方的遊牧民族展開廝殺的區域。秦漢時期,偏關屬雁門,隋朝時期屬馬邑(今山西朔州)。

五代北漢乾佑四年(951年),劉崇在晉陽(今太原)稱帝,首次設立偏頭寨,據險駐兵,以“地控西北,爲守城之權輿”。

北宋時期,楊繼業、楊延昭父子鎮守三關,在雁門關、偏頭關一帶與契丹遼兵展開浴血奮戰,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楊家將”抗遼的故事成爲家喻戶曉的世代佳話。

偏關作爲明朝長城“外三關”之首,爲什麼存在感那麼低? 第2張

元朝時,偏頭寨正式升級爲關,設置武節將軍樞密院判守禦此關。從此,偏頭關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長城外三關。

明朝立國後,雖然將蒙元貴族驅逐出塞外,但邊患問題一直未能根除,北元殘餘勢力經常興兵南下,侵擾明朝。

偏關因爲位置最西,距敵最近,成了邊防前哨,是三關之首,重中之重。

而且,由於雁門關和寧武關都建在內長城上,屬於設在中原內部的第二道防線,只有偏關,北面過了外長城,西面過了黃河,就直接和蒙古殘餘勢力碰面,因此,偏關在明朝時期,防衛任務非常重要。

相對於“以險設關”的雁門關、寧武關,“因邊設關”的偏關更重視長城的作用,這一段長城的安危直接關係到明王朝盛衰。

自古以來,晉北地區就是胡馬嘶鳴、烽煙四起的戰場,無數次的大戰就在這裏上演,黃河流域的漢民族和從蒙古高原南下的多支遊牧民族就在這裏展開一場場的衝突。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無論是在歷史的記載中,還是民間傳說中,偏關一帶卻很少發生有大規模的戰爭,相對於戰爭頻繁的雁門關、寧武關來說,甚至是大同白登山古戰場,偏關似乎很太平,這是爲什麼呢?

偏關雖然地理位置很重要,但因其周邊溝壑縱橫,屬於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主要是靠雙方在戰馬、戰車以及士兵數量上的對陣,而偏關一帶地勢顯然不適合佈陣,不能進行大兵團作戰,自然很少有大戰,沒有大戰,自然給人感覺太平,而邊防重鎮太平了,在歷史上的存在感自然很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