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孫策是被誰刺殺身亡的?他的評價如何呢?

孫策是被誰刺殺身亡的?他的評價如何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安五年四月,東吳發生了一件震驚東漢的大事——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被許貢的三名門刺殺身亡,年僅25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內奸許貢本來是東吳官員,他卻吃裏扒外,向漢獻帝寫信,說孫策有野心,應該剝奪他的兵權,將其召回京師,控制起來。

不曾想這封信被孫策截獲,孫策一怒之下殺了許貢。許貢死後,他得到三個門客化裝出逃發誓報仇,終於將孫策暗殺。

失去孫策的東吳,處在了十字路口。孫策十七歲喪父,十餘年間建立東吳大業,足智多謀、文武雙全,外號小霸王,三國羣雄的佼佼者。

袁術對能征善戰的孫策敬佩不已,曾經感嘆說“我要是有孫策這樣的大將,何愁霸業不成?”

曹操這樣評價孫策“:孫策打起仗就像一條瘋狗,沒有人跟他一決高下。”

可是天妒英才,孫策卻在東吳最需要他的時候 ,遭遇不測。孫策的猝然離世,讓東吳推到了十字路口,誰來當舵手,讓這艘航船繼續前進?

正在百姓爲東吳的命運而憂心忡忡的時候,高層傳來消息:孫策臨終時作出英明決定,指定其弟孫權爲東吳事業接班人。

聞聽此訊,東吳百姓歡欣鼓舞,孫權精明能幹,才華過人,文武雙全,讓他接班,是東吳之幸,百姓之福 可是也有人對此感到不解,孫策爲什麼不傳位給兒子,反而傳位給弟弟孫權?

年齡不合適

孫策去世25週歲,他有個兒子名叫孫紹,生卒年月史書上沒有記載。有人說,孫策有正妻,生卒年月不詳,孫紹是孫策正妻所生。古時候皇子可能結婚比平民百姓稍早一些,平民的孩子結婚怎麼說也要到15歲之後了。

假設孫紹他15歲結婚,16歲生子,孫策去世的時候,孫紹的年齡也就9歲。

孫策是被誰刺殺身亡的?他的評價如何呢?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小於9歲的小皇帝,承襲大統,但前提是帝國的江山已經穩固。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是在打江山時期,讓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當繼承人的。

合法性問題

孫策去世時,東吳尚未建立。孫策去世29年後,孫權才建立了獨立王國。在此之前,東吳只是漢朝的一個行政區,孫策只是東漢的一個普通官員。

孫策的官職必須漢獻帝任命(當然漢獻帝只是一個橡皮圖章,當家人是曹操),孫策一生擔任的最高職務是吳侯。這個侯可不是王侯將相那麼大的侯,只不過是一個小縣官。

東漢時,列侯始分爲縣侯、鄉侯、亭侯三等。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對二十等爵制進行了改革,將原來的十八級到十五級爵位分別改爲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以賞軍功

侯國一般就是一個縣,如海昏侯的封地就是海昏縣。《三國演義》中被封侯的有,宜城亭侯劉備、漢壽亭侯關羽、萬歲亭侯荀彧、洧陽亭侯郭嘉。

正兒八經的侯,都是建立特大軍功的大將,或者皇帝的近親。

孫策管轄下“吳”,指的是揚州吳郡中的吳縣。

根據漢朝法律規定,只有列侯、關內侯可以世襲,孫策擔任的侯是不可一世襲的。

即使世襲也要中央政府批准或者任命。

同時,孫策的吳侯,還兼有行政長官的職責。如果孫策去世後,想讓自己的兒子世襲,需要漢獻帝的批准,漢獻帝和曹操怎麼會讓一個9歲的娃娃當吳縣的行政長官?所以說,孫策即使想讓自己的兒子接班,合法性問題無法解決。

形成二元化領導

即使是孫策的兒子能解決合法性問題,也無法實現孫策的戰略目標。孫策的理想是將事業逐步發展壯大,在天下大亂的東漢割據一方,成爲一方諸侯,成就霸業。

一個9歲的孩子接班,領導能力等於零,沒有號召力和凝聚力,無法讓衆將樹立起必勝信念,讓大家覺得跟着乾沒有前途,所以必須要讓孫權輔佐。但是孫權輔佐的話,作戰意圖和政策方針也無法完全貫徹。

因爲孫策的兒子接班,東吳就是二元化領導,肯定派系林立,內耗不斷,將會嚴重削弱東吳實力,生存就是個問題。一旦如此,曹操就會趁機落井下石,收拾東吳。

孫策是被誰刺殺身亡的?他的評價如何呢? 第2張

孫策去世時,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孫家並沒有站穩腳跟。

孫策父親孫堅的地盤在長沙,他們到江東發展,是通過暴力流血實現的。對當地世家大族、士大夫來說就是外來者,他們勢必要等待時機,反戈一擊。

孫策去世的時候,就是他們發難的時候。事實上孫策出事後,南方少數民族蠢蠢欲動,鼓譟要獨立。世家大族也摩拳擦掌,嚷嚷要孫家滾蛋。

孫權能夠勝任,孫權比哥哥孫策小7歲,英雄年少。他15歲就開始跟着哥哥東征西殺,有豐富的戰鬥經驗,雖然沒有擔當大任早已鋒芒畢露。

知弟莫若兄,孫策臨終叫來孫權,親自給他配上印綬,推心置腹地說:“率領江東兵衆,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

孫策果然沒有看錯人,孫權也沒有辜負兄長期望,領導部下安然渡過了重重危機。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但是很快就樹立起新的權威,帶領東吳走向三國鼎立的未來。

由此可見,孫策選擇孫權,是個英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