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孫臏的身世如何?他的原名是什麼?

孫臏的身世如何?他的原名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孫武之後,他的後人孫臏也成爲傑出的軍事家。至於孫臏的原名是什麼?無從査考。臏,是一種刑罰,就是剜去膝蓋骨的意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孫臏

孫臏出生在齊國阿、甄一帶。年輕時和龐一起學兵法。龐後來到魏國,被魏惠王任用爲將軍,很受重用。但他知道自已在兵法上不如孫臏,就建議魏惠王把孫臏從齊國請到魏國來。孫臏到了魏國後,龐消卻在惠王面前誣陷孫臏,唆使惠王把他逮捕,並處以臏刑,使孫臏終身殘廢。齊國使者到魏國去,孫臏設法暗地裏會見齊國使者。

孫臏的身世如何?他的原名是什麼?

▲孫臏圖像

當時孫臏已經小有名氣,齊國使者聽說他被迫害的經過,很同情他,地把孫藏在車裏,帶回齊國。使者將此告訴齊國大將田忌,田忌和孫臏交談後,十分佩服,就待孫臏爲他家上客。田忌常和齊國一些公子比賽騎射,請孫臏觀看。孫臏看了幾次賽馬後。發現參賽的馬有上、中、下三等,便對田忌說:“您下次再賽馬,我有法使您穩操勝券。”田忌信了孫臏的話,就和齊王、諸公子約定賽馬日期,並各以千金爲賭注。

比賽前,孫臏告訴田忌說:“您可用下等馬同他們的上等馬比賽,用上等馬同他們的中等馬比賽,用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田忌按他的話去做。每賽三次,田忌總是輸一次,兩次,結果贏得了賭注千金。齊威王感到奇怪,問田忌以什麼方法取勝。田忌告訴威王,並把孫臏推薦給齊成王。齊王會見孫臏後,發現孫臏確是熟兵法,十分贊賞,就拜孫臏爲軍師。

周顯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魏國伐趙。趙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成王拜孫臏爲將軍,孫臏辭謝說:我是個受過刑的人,不適宜當將軍。”齊成王就以田忌爲將軍,孫臏爲軍師,坐在車裏專門籌劃軍事。田忌想帶兵援救趙國,孫臏說:“現在國進攻趙國,魏國的強兵勁卒必定國出動,國內只留下者弱殘兵。

您何不引兵迅速前往大梁(今河南開封),擊其空虛,這樣,一定能解趙國之圍。”田忌聽從孫臏計策,出師進攻大梁。複將這時,魏軍圍困趙都邯鄲,邯鄲已經求降。魏軍突然聽到齊軍進攻他們的後方,立刻撤圍回救。魏軍還沒到大梁,在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北)與齊軍遭遇,兩軍激戰,魏師大敗。孫臏的“圍魏救趙”,後來成了軍事學中的著名策天三。

周顯王二十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指揮是龐涓。韓國向齊國告急,齊成王召集大臣計議,說:“早點發兵去救,還是等晚一些好?”齊相國騶忌說:“不如不救。”田忌反對說:“如不去救,那麼魏國佔領韓國後,勢力將更大,不如及早去救。”齊成王問孫臏,孫臏說:“現在韓、魏兩國軍隊精力未乏,我們去救,等於代替韓國應付魏軍。魏早有滅韓的企圖,韓國面臨危亡,一定會再向我國求救。我們晚一點出兵,既不會與韓國結怨,又可以趁魏軍精疲力乏之時獲勝。”齊威王讚賞孫臏的主張,就召見韓國來使,答應他發兵相救。

使者回國後,韓國因爲有齊國的支持,決心抵禦,結果五戰五敗,不得不再次派使者向齊國告急,表示歸附齊國。自到這時,齊國オ發兵韓,齊成王以田忌、田嬰、田三人爲將軍,又命令孫爲軍咖。孫又用老辦法,令齊軍直奔大梁。魏國吃過一次虧,有了準備,由太子申爲將,傾全國兵力來抵抗齊師。龐涓在國聽到齊國出兵,也撤圍離韓回魏。孫臏對田忌說:“魏兵向來驍勇,而且瞧不起齊國,認爲齊軍膽怯。善於打仗的人,往往利用這種形勢,因勢利導。

兵法上說:“距離戰場百里就急於求勝的,就是上將也會受挫,距離戰場五十里就急於求勝的,則只得到、半兵力カ。”在齊軍進入魏境後,田忌等按照孫的安排,在紮營地修築了十萬座野竈隔天換了個地方,改爲五萬座再隔天,改爲兩萬座,藉此迷惑魏軍。圖龐涓率兵返回魏國,尋找齊軍行蹤。趕了三天,發現齊軍爐一天比一天少,心裏大喜,說:“我早知齊軍膽小如鼠,剛進入我國境內,軍土已逃散一半以上了。”說罷,他就丟下步兵,親自率領輕騎部隊,一天走兩天的路程,追趕齊大更一國本軍。

馬陵之戰

一天晚上,魏軍到達馬陵(今河北大名)。馬陵的山路狹,旁邊又有許多障礙物。孫預計魏軍晚上到達馬陵,便在那裏設下伏兵,他命令號努手說:“只等晚上發現火光,就一起發箭。”當夜天黑,龐涓果然帶騎兵到達馬陵,中發現前面有一棵大樹,大樹上露出白色樹瓤,影影綽綽可以看出上面有字。他命令士兵舉火炬照亮,『只見樹瓤上寫着:“龐死於此樹之下。”龐消大吃一驚。這時齊軍向着火光,萬箭齊發,魏軍在慌亂中四散逃奔。龐涓自知上當,嘆息說:“想不到這回使這小子成了名。”隨後拔劍自殺。齊軍乘勝進擊,大破軍,把魏軍主帥太子申也停了。這次依舊較馬陵之戰。

陵、馬陵兩戰告,使孫臏聞名天下。用孫臏雖然在齊立了大功,但他畢竟是受過刑的殘廢人不可能在齊國擔任更重要的職位。到了晚年,他總結自己的經驗,寫成一部兵書,就是《孫臏兵法》。這部兵書由於長時間失傳,有人懷疑孫臏寫的就是《孫子兵法。直到1974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葬中發現了<孫臏兵法>的殘簡,這部兵書才被確認。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一樣,都有其獨到的軍事理論價值。

孟子

戰國時期,各國爲了富國強兵,紛紛實行改革,而儒家學派代表孟子,仍在宣揚堯舜之道,提倡仁政王道,反對耕戰政策,這自然是迂闊不切實際的。但這樣一位不合時宜的學者,卻在後世被奉爲儒家的正統繼承者,與孔子並稱爲“孔孟”,被尊爲“亞聖曾氏首孟子,名鈳。關於他的家世,缺乏可靠的記載。有一個孟母三遷的傳說,說孟子早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長。他幼小時家住墓場附近,孟子和鄰居兒童常模仿大人基葬的舉止,孟母認爲這個地方對教育孩子不合遺,就遷居到市場旁。

子又學着商販做買賣來做遊戲,孟母感到那裏的環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學附近。孟子耳目染,也學起揖讓進退的禮節來,孟母高興地說:“這纔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又有個故事,說孟子小時候讀書時,孟母在一旁織帛。一次,忽然讀書聲中斷,孟母就用刀把正在織的帛割斷,以此來做戒孟子。這兩件事,都說明孟子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教。

孟子稍大後,在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門下學習,可說是得孔門嫡傳。他十分服膺孔子學說,對孔子推崇備至。他曾引用子貢的話說:“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學有成就之後,就遊歷魏、齊、滕、宋等國,遊說諸侯,魏惠王、齊宣王都曾待以客卿之禮。但是因爲他的主張和諸侯要求不合,始終未受重用。最後他回到鄒國,和他門人萬章、公孫丑等一起,講學著述。現有孟子七章,是記載孟子言行的著作。這是研究孟子學說較可信的資料。

國國合量宣揚仁政月源孟子首先到魏國。魏國曾是戰國時最的強國,到惠王時,由於齊、秦兩國起魏國東敗於齊國,經桂酸,馬陵兩次戰爭,損失重西爲秦國所敗,割地千里。魏惠王想恢復國威,卑辭厚幣招聘客卿。孟子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來到魏國的。魏惠王接見孟子時,開口就問“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是否帶來有利於我國的意見呢?”子的回答卻是:“王何必講利,只要講仁義就行了。”他認爲如果全國上下都求利,那國家就危險了王鍾魏惠王有過多次失敗,他把這視爲奇恥大辱,很想發奮圖強,報仇雪恥,爲此向孟子求教。

孟子就進一步宣傳他實行仁,新的孟(文/“王道”的政治主張,認爲只要實行仁政,減輕刑罰,減免稅,提倡深耕細作,農閒時對年青人進行孝悌忠信的教育,在家善侍父兄,入朝善侍上級。這樣,只要手持木棒;也能抵禦擁有堅甲利兵的秦楚軍隊。孟子在另一次談語中,又描繪了一幅實行仁政王道後的美好圖景:在五畝的宅園中,種植桑樹,五十歲以上都可以穿上絲綿了雞、狗、豬等家畜,及時飼養,七歲以上可以吃上肉了在一百畝田地上,及時耕種收穫,幾口之家就不愁飢餓了。

孟子針對當時戰爭頻繁,人民不能安定生產,甚至飢寒交迫的情,提出減刑薄賦的主張,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他沒有看到只有通過改革,才能促進生產進步,只有通過兼併戰爭,國家才能走向統一。他的主張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無怪乎同魏惠主的想法格格不入了。

孟子離開魏國後,到了齊國。齊國是百家爭鳴的發祥地。齊威王、齊宣王時期,齊都臨稷下學宮廣泛吸收各派學者,子也曾被接納過。從《孟子》一書中看,齊宣王延孟子爲客卿。使他出門時擁有“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齊宣王很有在諸侯中稱雄的慾望。他曾向孟子問起當年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但孟子卻認爲,齊桓、晉文的事業是儒者所不屑一提的。他甚至提出,春秋五霸是三王(禹湯、文武)的罪人而現在的諸侯,又是五霸的罪人。這顯然是一種倒退的歷史觀。只”孟子反覆向齊宣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認爲每個君主都具備推行仁政的條件。

他舉例說,齊宣王有一次坐在殿上,有人牽牛在殿下經過,準備把牛宰殺後供血祭儀式之用。齊宣王看到牛哆的樣子,於心不忍,下令把牛放了。…既然齊宣王對都有這種惻隱之心,爲什麼不能對百姓實行仁政?可見只是不想做,並不是不能做,孟子仁政學說的哲學基礎,是性善論。他認爲人的本性是善的。像隱之心、差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本來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也是“義”、禮”“智”的出發點。這自然是脫離社會實踐的唯心觀點。工因爲齊宣王最終不能接受孟子的空洞說教,孟子離開了齊國。前是,大月的高曾求太不民貴君輕部出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各國兼併戰爭中民心向背的作用,從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

孫臏的身世如何?他的原名是什麼? 第2張

▲孟子畫像

有一次,鄒國和魯國發生軍事衝突,鄒國官吏在衝突中被殺三十三人,而鄒國百姓一個也不願爲他們的官史出カ。鄒穆公爲此十分惱恨,對孟子說:“對這些百姓,要殺也殺不了那麼多,不殺則實在可惡。孟子說:“荒年飢歲,您的百姓老弱的死在山野,年輕的四處逃荒,而您的官倉堆滿糧食,庫房裏裝滿財寶。您的官史不向上報告,這說明他們不關心人民。這叫做“出乎爾反乎爾。現在百姓得到報復的機會了,怎能責備他們呢!子這番話說明,如果平日不關心人民死活,統治者的地位最終是靠不住的。

孟子對君臣關係,有他獨到的見解。他認爲,國君待臣民像手足,臣民待國君就像心腹;國君待臣民像犬馬,臣民待國君就像路人國君待臣民像泥土、草芥,臣民待國君就像仇。儒家原認爲臣試君是大逆不道的事。有次齊宣王曾就湯流放夏繼和武王伐紂向孟子提出疑問。說這兩件都是臣叛君,該怎樣解釋。盂子說破壞仁的人叫做“賊”,破壞義的人叫做殘,殘賊之人,稱爲“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這是君的行爲。孟子這種議論,比借天命變革來解釋朝換代,要進步得多,而且相當大膽。所以,後來有些統治者,對孟子這些議論大爲不滿,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下令刪節孟子。儘管孟子的出發點還是爲統治階級利益考慮的。

孟子是以善變聞名的。有一次,他的門人公都子問他,爲什麼外面都說他喜歡辯論。孟子認爲,他的辯論是不得已的事。他對“諸侯放恣、處士橫議”的現象,表示深惡痛絕。他特別攻擊楊朱、墨翟兩派,攻訐他們是異端邪說,說楊、墨的邪說不消滅,孔子的學說就無法發揚。儒、墨兩家,是當時影響最大的顯學,墨家思想代表下層平民的一些觀點,因此孟子攻擊楊、墨,顯然是出於一種階級偏見。

人孟子排斥異端,在對許行學說的一場辯論中,表現十分突出。農家許行帶了幾十個門徒到膝國,都穿着粗麻織的衣靠編草鞋、織蓆子爲生。許行對他的門徒說過,三個賢明的君主,應該和百姓並耕而食,同時爲百姓辦事。原來信奉儒家的陳相兄弟十分佩服許行,並轉告孟子,孟子和陳相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孟子先間許行的衣服是否親手織的,做飯的鍋、耕田的鐵製農具,是否自己打的。陳相回答說,都是用自己種的糧食換來的。孟子抓住這個各種工匠不可能邊耕邊做的事實,述管理國家的人(指國君),也不可能親自耕作的道理。盂子關於社會分工的理論,有他進步合理的地方,但他從而引申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實際上是爲封建統治階級統治人民製造理論根據,因此也爲歷代統治者所樂於利用。

於角西落時,員史記太史公自序四骨戰國時期,各國先後在政治上實行改革,由於環境和歷史條件不同,改革的形式和程度也不同。像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就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孟子說:“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說明當時傳統的觀念,只有用中原國家的風俗去改變夷族,沒有用夷族的風俗改變中原文化的道理。趙武靈王首先打破了這個觀念。上部古趙武靈王,名雍。

結語

周顯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即位。趙氏的祖先與秦國同族。周穆王時,趙氏的始祖造父因善於相馬、馬,爲穆王駕車有功,被封在趙城。但趙氏真正的發跡,則是從趙衰、趙盾父子開始的。趙衰與晉文公是親成,又是晉文公流亡時眼隨左右的功臣;趙盾曾專國政。後來氏成爲晉國權最大的六卿之。周定王千六年(公元前453年),趙子(名無恤)與韓、魏三家滅智伯;周成烈玉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趙烈侯(籍)被封爲諸侯。趙烈侯死後,經武公、敬侯、成侯、肅侯三代四主,才傳位給趙武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