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探索龔自珍詩作中的蕭、劍意象,他是如何表達的?

探索龔自珍詩作中的蕭、劍意象,他是如何表達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龔自珍的詩詞中蕭與劍的意象頻繁出現,也經常同時出現、同時存在。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現存龔自珍詩詞中,寫到簫、劍一方或二者並舉的有四十多處。洪子俊以“俠骨幽情簫與劍”評價龔自珍詩詞中的簫、劍意象。柳亞子也稱讚自珍爲“三百年來第一流,飛仙劍俠古無儔”。在龔自珍的詩詞中,簫、劍意象包含着多重意蘊,是矛盾而又相融的一對意象。

探索龔自珍詩作中的蕭、劍意象,他是如何表達的?

翻開中國古典詩歌的畫卷,不難發現劍意象是其中亮麗的一筆。歷代詩家詞客常常借劍抒發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曹植“撫劍而雷音,猛氣縱橫浮”,陶淵明“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王昌齡“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李白“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無一不是借劍抒發報效君國、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在文人筆下,功業追求逐漸成了劍意象特有的文化內涵,龔自珍詩詞中的劍意象無疑也繼承了這一傳統,成了其功業理想的寄託。此外,由於身處晚清的風雲變幻之中,龔自珍詩詞中的劍意象又被賦予了拯亂濟世、變法圖存的豐富內涵。

在龔自珍的詩詞中,劍意象的表達功用大致可概括爲兩個方面:一是寄託建功立業、治國安邦的人生理想,一是抒發革舊圖新、拯亂濟世的豪情壯志。這不僅源於劍意象本身的文化意蘊,也是作家出身與所處時代共同作用的結果。

探索龔自珍詩作中的蕭、劍意象,他是如何表達的? 第2張

龔氏爲杭州望族,自高祖至自珍,歷代爲官,祖父、父親和自珍,三世居京官百年。可以說,龔氏家族是一個讀書入仕、詩禮傳家的名門望族,在讀書、科舉、入仕這條道路上安排一生,成爲龔氏家族的傳統。加之儒家學問深甚的父親龔麗正、作爲文字學家的外公段玉裁以及喜歡吟詩寫作的母親段馴都引導自珍從小接受儒學爲正統的傳統文化,就使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自然而然紮根於其年幼的心靈中,併成爲其終身奮鬥的目標。望族的出身與儒學的影響讓自珍自幼就勾畫出理想的人生模式,即通過讀書科舉以入仕,通過入仕爲官以實現“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

探索龔自珍詩作中的蕭、劍意象,他是如何表達的? 第3張

這樣的人生理想與豪情壯志正契合了劍意象特有的文化意蘊,因而,在其後來的詩詞創作中,頻繁地出現劍意象也就顯得不足爲奇。在涉世未深的龔自珍心中,讀書入仕、建功立業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但入仕的坎坷經歷讓他看到了官場的黑暗、人民的疾苦,這使其建功立業的理想開始直面現實,進而幻化爲革舊圖新的豪情壯志。這一轉變也使其詩詞中劍意象的內涵發生了細微變化,由單純的人生理想轉變爲變革制度的一腔豪情,由“少年擊劍更吹簫”變成“恐萬言書,千斤劍,一身難”。

龔自珍生活的時代,正值清王朝國勢急遽衰落的時期內憂外患,矛盾重重。龔自珍異常清醒地認識到清王朝已進入它的“衰世”,看到了它內在的矛盾和危機。“憑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靄生”“秋氣不驚堂內燕,夕陽還戀路旁鴉”都是作者對當時沒落形勢的描寫。“衰世”的危機讓龔自珍燃起拯亂濟世的熱望,他認爲“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變遷”,因此吟出了“風雪銜杯罷,關山拭劍行”“匣中龍劍光,一鳴四壁靜”的充滿豪情的詩句。

劍意象特有的文化內涵爲其出現在龔自珍詩詞中提供了可能,而龔自珍的家庭出身和人生際遇則把這一可能變成了必然,加之個人、理想與現實的相互作用,使龔自珍筆下劍意象的內涵由建功立業、治國安邦的政治理想轉向拯亂濟世、變法圖存的豪情壯志。

探索龔自珍詩作中的蕭、劍意象,他是如何表達的? 第4張

在龔自珍的詩詞中,劍意象往往與簫意象並舉,但相對於劍意象而言,簫意象的內涵似乎更爲豐富。縱觀其詩詞,簫意象的內涵大致可歸結爲三個方面:一是喻指知己靈簫,二是指文學創作,三是表達國勢傾頹、懷才不遇的憂怨。

龔自珍在詩詞創作中以其過人的才情爲我們呈現了意蘊豐富的優美的簫意象,而這樣的簫也使其作品表現出綿麗、哀豔的風格特徵。簫意象在我國古代詩詞中往往代表着纏綿悱惻的情懷,《尚書》中就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記載,王褒《洞簫賦》中描寫簫音時也說:“翔風蕭蕭而徑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聲礚礚而澍淵。朝露清冷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龔自珍詩詞中的簫意象在繼承一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更具體的內涵,即喻指靈簫。靈簫是清江浦的妓女,與龔自珍相識於酒席上。

龔自珍多次在詩詞中借簫喻寫靈簫,如“青史他年凡點染,定公四紀遇靈簫”“何以功成文致之,攜簫飛上羽琌閣”。這並非“涼薄無行”,而是作者對真情的尊重和珍惜。自珍以簫喻靈簫,敘寫自己的綿綿深情,不僅使簫意象更加形象生動,也使作品中飄散着縷縷溫情,呈現出綿邈的風格特徵。

龔自珍不僅借簫寫情,也以簫述志。詩禮傳家的望族出身使其自幼就有賦詩爲文的熱望,這種熱望也被寫進簫意象之中。“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來時洶涌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都是以簫象徵文學創作。這並非作者的生搬硬套,而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禮記·樂記》雲,“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詩、樂、舞三者結合是我國自古就有的文化傳統。因而,作爲樂器的簫化爲自珍筆下文學創作的象徵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探索龔自珍詩作中的蕭、劍意象,他是如何表達的? 第5張

龔自珍用簫喻知己,寫理想,也以簫訴憂怨。簫音悲涼幽咽,自古仕途和情場失意者,多借此表達自己的特殊感受。杜甫作《麗人行》,以“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還實要津”來狀寫簫音的悽愴哀怨;蘇軾被貶黃州時,作《赤壁賦》,簫音被寫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身處“衰世”而又鬱郁不得志的龔自珍,也是以簫來敘寫心中的憂怨。官僚地主家庭的出身,讓他自幼受天恩祖德的思想薰陶,對封建王朝有着特殊的感情。

可這個王朝在當時已是搖搖欲墜。面對封建末世的傾頹,龔自珍表現出強烈的變革要求,但“花開不合陽春暮”,孤花生不逢時,空有一身才華而得不到重用,縱使滿腔豪情也無法施展。對國勢的憂,對當政者的怨,兩者鬱積在作者的胸中無法排解,最終只能是“去尚纏綿可付簫”,借悽美的簫澆胸中憂怨之塊壘。對靈簫的深情,對文學創作的熱望,以及內心深處無法排解的憂怨,使龔自珍筆下的簫意蘊豐富。

這是文化傳使然,又是個人與時代、理想與現實矛盾衝突的結果。豐富的意蘊不僅讓龔自珍的作品呈現出綿麗哀豔的特徵,也爲其作品營造了悽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