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孫策爲什麼能在短時間打下江東之地呢?

孫策爲什麼能在短時間打下江東之地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早期能率先統一的人,不是曹操、孫權、劉備、而是六年內打下江東地區,孫吳政權奠基者孫策,若不是孫策英年早逝,統一天下的有可能就是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孫策巔峯時期,幾句話就讓豫章太守華歆投降,只能說那時孫策已經名震天下,曹操曾經說:“難於此兒爭鋒!”

如此歷史的孫策,在公元200年,也就是自己26歲時候遭遇他人暗算,就這樣走完了顯赫的一生,其在生命最後一刻將自己辛苦打下來地盤全部交給自己弟弟孫權,而不是兒子孫紹。

那麼問題來了,精明萬分孫策爲何會將大好河山交給孫權,而不是親生兒子孫紹,我們先要了解孫家是如同一統江東才能明白其中原委:

其一、孫策能在短時間打下如此河山,有何方法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董卓率軍進入京城廢立皇帝,天下羣雄聞之盛怒萬分,紛紛起兵討伐董卓。

這些諸侯中,只有孫堅和曹操有心興復漢室,其他諸侯各有自己想法,兩人當中孫堅比曹操堅決得多,曹操和董卓打了一仗後,難以是其對手,很快率軍撤退。

孫堅率領手中力量堅決和董卓死戰,先是斬殺其大熊華雄。有人在這時候提出,不是關羽斬殺華雄,實際上在真實歷史中斬殺華雄的是孫堅,因而,我覺得看電視劇同時,更要了解歷史。孫堅軍隊確實厲害,爲將囂張一時的董卓趕出洛陽,付出了損失一半兵馬代價,總算將董卓擊敗。

本來,孫堅有機會擴大戰果,奈何各路諸侯不團結,孫堅只能爲自己考慮,選擇跟袁術合作,可惜的是,其在和黃祖交鋒時,被人暗算去世。

孫堅死的時候,孫策才十七歲,可謂英雄出少年,其在孫堅爲國效忠時,他已開始結交天下英雄,周瑜便在這階段和其相似,因而孫策還未成年時,已經在江東地區非常出名。

孫策繼承父位,因自身力量不足,只能繼續跟着袁術混。守孝日期一滿,孫策立馬投奔袁術,本來袁術能利用孫策擴張自己力量,奈何這小夥子能力太強,袁術對此很是憂愁,對其並不信任。

孫策見到袁術時提出兩個要求:

其一、要求袁術將此前屬於孫堅部隊還給他,以便於他報仇雪恨。

其二、希望袁術給他一些兵馬,這樣就能幫助袁術打敗周圍的豪強。

袁術沒有馬上答應,他覺得孫策能力太強,一旦給他這個機會,有可能最終吃虧的是自己,因而拒絕孫策要求。孫策沒辦法只好去丹陽找他的舅舅吳景,在其幫助下孫策招募了些人馬,孫策依靠這羣人,打了不少勝仗。

袁術見孫策確實能打,從孫堅舊部中抽出一千人交給孫策,告訴孫策,讓他去打九江,並給予他太守職位,可孫策將九江打下來,袁術將太守之位交給其他人,孫策很生氣,覺得只有自己創業才能翻身。

於是,他找到袁術,直接挑明話題,自己要替他打下江東,袁術有些不敢相信,可他覺得這傢伙是個人才,便又給了一千人,同時上奏漢獻帝給他弄了個官職。

後來,大家聽聞孫策率領軍隊要進攻會稽,無數人便來投奔,孫策軍隊經過一番波折後,壯大了不少,因而在進攻會稽時候,孫策軍隊已經達到數萬人,孫策軍隊很有戰鬥力,不到兩年時間,拿下了不少地方,這時候孫策有了自己地盤,同時還有不少青年才俊。

孫策這傢伙很懂得原因,只要你肯爲自己效忠,便會收爲己用,讓其發揮自己才能。除此之外,孫策軍隊嚴明紀律,這讓百姓對這支軍隊很喜歡。

其二、孫策和袁術決裂

袁術得到傳國玉璽後,覺得天命所歸,於是便籌備登基,孫策在袁術登基前,寫了一封信勸誡,希望他不要登基,袁術根本不聽,孫策在其登基後便和他斷絕一切關係,開始聯合曹操討伐袁術。

孫策爲什麼能在短時間打下江東之地呢?

討伐袁術戰鬥中,孫策成爲最大贏家,先是打敗陳瑀拿下江蘇省東面、接着奪回丹陽,收復太史慈, 在敗江夏黃祖,最後逼迫豫章太守華歆投降。

這時候,孫策軍隊所到地方,基本上都很順利,敵人要不是投降要不就是逃跑。曹操得知情況後感嘆:“不能和此兒爭鋒!

這時候,曹操正在官渡之戰關鍵期,他十分擔心自己一旦沒有和孫策處好關係,有可能讓自己全盤潰退,因而他跟孫策採取聯姻方式,希望保一時平安。

這時候,孫策本已經召集好人馬,準備率領軍隊偷襲曹操大本營,準備迎娶漢獻帝。一旦這個計劃實行,曹操既可完蛋,但在這時候,孫策遭遇偷襲而亡。

其三、孫策爲何會將自己位置傳給孫權

孫策死得有些突然。

這階段,天下雖然還是羣雄割據,可實際上局勢有些明朗。

北邊袁紹佔據北方四州,將曹操壓制在官渡動彈不得,曹操有些鬱悶,他雖有二州之地,但他卻被袁紹、孫策壓制有些難受,一旦沒走好一步,有可能瞬間玩完。

孫策崛起讓曹操有些害怕,畢竟只要這傢伙願意,抄自己後路十分簡單,曹操爲了穩定孫策,採取和親政策,希望可以穩住不安穩孫策,可這傢伙不安好心,還是沒放棄抄自己後路想法。

在這個關鍵時刻,原來吳郡太守許貢三個門客,打算爲許貢報仇,於是他們打算在孫策打獵時,將其一舉擊殺,孫策毫無防備,遇刺重傷。

孫策知道自己情況不太妙,便開始安排後事,讓人想不到的是,孫策沒有將大權交給自己兒子孫紹,而是交給自己弟弟孫權,還說出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率領江東兵衆,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

整體意思就是說,孫策不僅懂得打仗,同時也有一定謀略,也懂得如何用人,所以才能打下如此大的江山。孫權打仗雖然不可以,但是用人識人絕對一絕,他覺得孫權有能力保住江東一畝三分地。

從其將江山託付給孫權,我們可以看出孫策確實用人識人有一套,那麼孫策爲何一定要將江山交給孫權,就沒有其他路可走嗎?

孫策交出大權時,其實還是有些不放心,覺得如今天下局勢確實有些混亂,如若讓孫權一人掌控大權,有可能難以成功,爲此他希望自己手下們可以全心輔佐。

孫策還是很有眼光,孫吳有力量守住地盤,可他還沒強大到可以統一天下,因而需要一個人帶領大家守住基業在圖統一天下,孫權無疑是最佳人選。

後來,曹操擊敗袁紹成爲北方霸主,便打算趁機南下搞定孫權、劉備,這兩人深知搞不定曹操,於是做了個聯盟,希望能共同抵禦強大的曹操,爆發了著名赤壁之戰。

這場戰爭爆發時,孫吳內部投降派力量龐大,如果不是周瑜、魯肅全心阻擋,孫權想要保住家業確實不容易。因此,孫策深知自己若想讓家族事業傳承,最好的辦法就是交給能力出色的孫權。

孫策爲什麼能在短時間打下江東之地呢? 第2張

除此之外,孫吳是外來力量,爲了拿下這一畝三分地,殺了不少豪強,這讓孫家和當地豪強關係不太妙,因而若以一個幼兒作爲東吳新任負責人,有可能會出現內亂,爲此他可能將大權交給自己兒子,而是交給能力出色孫權,他覺得孫權有能力處理好跟豪強關係,讓自己家族徹底在這塊地方站穩腳跟。

孫策死後,孫權地位確實有些不穩,可這傢伙上位後先平叛,覺得提拔人才,安撫民心,拉攏大家族,爲的就是讓孫家徹底能站穩,這樣工作,如若沒有一定能力,跟班難以做得下來,因而孫策直接選擇孫權。

孫權一舉一動,不符孫策厚望,成功讓孫吳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

綜合所述:

孫權確實厲害,直接穩定了局勢,讓孫家徹底在江東站穩腳跟,避免了同劉表一樣的下場,從這件事情看出,孫策眼光確實看,他沒有將自己位置傳給兒子孫紹,在於他深知其沒能力穩定局面,孫權則不一樣,英明果斷,完全有能力確保家住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