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古代也有貓奴?古人又是如何吸貓的呢?

在古代也有貓奴?古人又是如何吸貓的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絡熱詞貓奴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話,“貓奴”就是“貓咪的奴僕”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現如今不論養不養貓,生活中貓咪的影子都隨處可見,翻開各個平臺的聊天記錄,就能看到幾個可愛貓咪的表情包;關於喵星人的話題熱度也是居高不下;貓舍、貓美容、貓咖、雲養貓等應運而生,還誕生了“貓咪經濟學”。

“一日吸貓,終身想貓”,和人類的五官分佈接近,長相呆萌,可吸可擼的小貓咪,總是會讓人產生不自覺的親近和依賴感。然而,貓的魅力可不止現在有,貓奴也不單指當代人,在古代,也有不少貓奴值得細數。

一、民間

研究表明,對貓咪的喜愛是一種進化心理學的表現,這種表現容易發生在經濟繁榮,社會文明進步的地區,那裏的人們思想較爲新潮,需要情感寄託時,有些人選擇成爲“貓奴”。

所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吸貓的風氣自盛世唐朝而起。之後,宋人“繼承”了唐人的吸貓習慣,並在“平民社會”到來之際,一鼓作氣將它發展成了全民吸貓。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宋代民間完備的“寵物服務”:“貓窩、貓魚、賣貓兒、改貓犬”(根據後人推測“改貓犬”可能爲訓練和打理貓狗之意),書裏還記載到,宋代甚至有貓窩匠這種行當,專門給大戶人家做貓窩。可見,宋代時也有過“貓咪經濟”,並且在當時人們生活中存在感算是極高了。

在古代也有貓奴?古人又是如何吸貓的呢?

二、詩壇

民間養貓的風氣還傳至詩壇,宋朝的許多詩人,都難逃小貓咪的誘惑,變身“貓奴”,代表人物有三:司馬光,黃庭堅,陸游。

早在宋代,司馬光就發送了第一篇爲“喵星人”正名的文章,爲貓立傳——《貓虪傳》,他說:“仁義,天德也。天不獨施之於人,凡物之有性識者鹹有之。”在文中,他誇讚貓不爭食、樂於幫助別的小貓,甚至不惜因此和兇猛的狗戰鬥。在文中,他的貓被賦予極高的評價,也成爲了“仁義”的化身。

黃庭堅被現代的“粉絲”稱爲“貓系詩人”,擁有高傲脫俗性格的他與高貴優雅的貓自成一對。他寫過一篇《乞貓》,有兩句詩道“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狸奴”“銜蟬”都是貓的雅稱,在詩中,他稱向鄰居要貓爲“聘”,足見其莊重的態度。

陸游就更是揚名千古的“貓奴”了。據不完全統計,陸游一共作過十二首詠貓詩,其中爲了誇獎自己家的貓,曾一連寫了三首《贈貓》。“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在那些不用去思考“鐵馬冰河”的日子裏,陸游大詩人就在家裏烤着爐子擼着貓,享受人間的溫柔和樂趣。

三、宮廷

“宮貓”一詞很早就有,但它發揚光大,還是在明代。在明代宮裏的貓有專門的宮殿——“貓兒房”,如果得到皇帝的喜愛專寵,還會賜予“管事職銜”,成爲有名分的貓。做皇帝的貓,待遇可是非常好的,每日伙食“豬肉四斤七兩肝一副”,讓人直呼“人不如貓”。

嘉靖皇帝家裏養了十二隻貓。他最出名的兩隻愛貓是霜眉和獅貓。

在古代也有貓奴?古人又是如何吸貓的呢? 第2張

霜眉貓如其名雙眉潔白、顏值超高、性情溫馴、暖心體貼,深得嘉靖帝喜愛。它還被封爲“虯龍”,虯龍有“幼龍”之意,這樣的封賞絕對是不一般的。獅貓是一隻長毛貓,狀如雄獅,因而得名“獅貓”。後來霜眉和獅貓接連死去,嘉慶帝悲痛萬分,甚至幾天幾夜不吃不喝,

他在萬歲山爲霜眉立了一個“虯龍冢”,爲獅貓制金棺,給爲獅貓寫“化獅成龍”碑文的袁煒升職加官。

萬曆皇帝寵起貓來,比他爺爺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給宮裏的貓升官加爵,賜予各種各樣的封號,以示榮寵,還經常在貓身上一擲千金。萬曆皇帝在位期間,宮貓數量暴增,在宮廷中飛檐走壁,幹盡“拆家”之事。然而,貓咪們恃寵而驕,在宮中肆無忌憚,有幾次甚至直接導致剛出生的嬰兒被嚇到生病致死。

從古到今,很多人都愛貓。其實,人們對貓咪的愛是也有科學依據的,與狗相比,貓獨立冷靜、軟萌神祕,更能迎合人的“情感投射”,也就是說,貓對人類的愛搭不理、高傲自在,更容易引起自我代入的想象。“我見貓咪多嫵媚,料貓咪見我應如是”。無論是市民們的生活陪伴,司馬光的仁義化身還是皇帝們的知心金絲雀,都是不同的人在貓身上的“情感投射”。歸根結底,都是在這個毛茸茸的傢伙身上,得到了情感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