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增是秦末時期西楚霸王項羽帳下的重要謀士,被項羽尊爲亞父,最後在陳平離間計的挑撥下,受到項羽的猜忌,辭官後病死在歸家途中。那麼從歷史的角度來講,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有自己的缺陷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很多人對范增的認識是源自於劉邦的評價。劉邦認爲自己能夠取得天下,最重要的是因爲自己能夠採用身邊人的建議,把自己化身成了舞臺。反觀項羽身邊僅有一個范增,但卻老是懷疑他,最後導致失去了天下。這是劉邦曾提到過的范增的形象。

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中原秦鹿待新羈,力戰紛紛此一時

首先需要簡單回顧一下范增的身份背景。范增是秦朝末年時期輔助項羽的主要謀士,從劉邦的那一番話當中就可以看出范增的身份地位。在項羽的陣營裏他是極其受到尊敬的一位謀士,因爲劉邦用到了唯一這個形容詞來形容範增,說他是唯一一個可以真正起到幫助項羽的謀士。但劉邦很快話鋒一轉又說范增哪怕在項羽陣營中很重要,但沒有受到項羽的重用。

大家宏觀地來看待一下范增的各個方面,他出生於公元前277年,去世於公元前204年。根據《史記》記載,范增當時聽聞項羽要推翻秦朝統治,於是便內心澎湃,然後趕緊投奔了項羽,這個時間點范增已經70多歲。而後項羽接納了范增,並且採用了范增的謀策,贏得了鉅鹿之戰、攻破了關中...

在這一過程當中,范增雖然年紀已大,但頭腦清晰,思維邏輯非常奇特,屢獻計策都能夠被採納。最重要的是還能夠幫助項羽取得成功,這裏需要特意強調一個細節,那就是70多歲的范增能夠被項羽叔父接納,那也證明了項羽如果真的是特別剛愎自用的話,很有可能不會接納70多歲的老頭過來輔助自己,也許會更加青睞與採用一些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士。

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第2張

而且范增幫助項羽取得了各項戰役的成功之後,還默許了范增在陣營中的地位。大家都尊稱范增爲亞父,可見項羽對范增也有一定的尊敬之情,不然也不會給那麼多機會去擡高范增的地位。

歷史上的名人士對范增的評價都很高,除了劉邦的那一番話之外,還有曾經輔佐曹魏四代君王的功臣蔣濟先生,他說,

項羽若聽范增之策,則平步取天下也。

說范增的的確確是後人眼中的千里馬,但項羽絕對不是伯樂。因爲范增的良策沒有被項羽聽進去,所以最後項羽沒有平步青雲,其主要責任在項羽,而非范增。

著名詞人蘇軾說:增不去,項羽不亡。亦人傑也哉。

說如果范增沒有被劉邦用離間計趕走,中途病逝,那麼項羽也不可能那麼早就被劉邦剷除。

說了這麼多就得出了一個觀點:大多數人眼中的范增的確就是懷才不遇的形象,他被公認爲是一大謀士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哪怕得志時已經70多歲,但依然受人尊敬。那這樣的說法是否太過於片面呢?的確是過於片面了,范增其實也有他的缺失在。

有道弔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兒

范增雖滿腹才華,但他不善勸說,是一個喜歡用命令式口吻說話的人。很多時候范增都是對某一件事情直接下決策,而不是對某一件事情進行分析和討論。在整個商量的過程中,范增基本上不會和項羽坐在一起對某件事情進行推心置腹的議論。而是直接下達自己的論點,然後希望項羽快速採納論點,並實施起來。

但這對比劉邦和張良就會形成特別大的反差感。細看劉邦和張良兩個人,他們分工非常明確。

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第3張

一般情況下張良起到了對事物推斷的作用,而劉邦起到了決策的作用。兩個人不論是在哪一處行軍打仗,基本上都會在一起,遇到大事小事會在一起商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所以說劉邦和張良就是比較好的領導和謀士之間的相處關係,一個是起到了提供軍事思維的作用,一個是起到了採納和決策的作用。兩個人配合起來天衣無縫,促成了事情的高效率進行的結果。

這時大家就會覺得身爲謀士的范增和項羽之間的相處模式有很大的缺陷。一個謀士不僅要有自己下結論的那種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讓自己的謀策被領導理解,而且要讓領導採納的時候心裏覺得很舒服。但是范增不一樣,他往往都是直接下決策,然後告訴項羽不這樣做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項羽本來就是一個很衝動的人,再加上范增用長者或用命令式的語氣去跟自己說話,項羽自然對於這種謀略的採納性不會太高。

簡單舉個例子來說。在打敗秦朝後劉邦先一步比項羽入關,關鍵是他還派兵去把手鎮壓了函谷關這個地方。項羽收到消息之後決定立刻起兵進攻劉邦,這時候范增跑來勸誡,只用了個字:急擊勿失。這四個字聽到誰的耳朵裏去都會覺得不舒服,因爲作爲陣營當中最高的領導的是項羽,范增直接用命令式的口吻和最高領導說話,別人不僅不會採納,而且還有可能心生嫌隙。

當一個謀士有滿腹才華的時候,的確應該受人肯定。但當一個謀士和領導者相處時不善勸說,那這就是一個人能力缺失的表現。

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第4張

大家再看鴻門宴,說范增當時在宴會上舉了三次玉佩,連續性告誡項羽應該在宴會上立即斬首劉邦,免除後患。但這三次舉出玉佩示意殺了劉邦的做法,完全被項羽忽視了。因爲項羽有意放過劉邦,這無疑又激怒了謀士范增。

范增一看勢頭不妙,於是趕緊藉着酒意叫來了項莊,在宴會上以舞劍的形式找到機會去刺殺劉邦。這一個舉措其實等同於是范增越過了謀士這一身份,直接做到了決策者的位置上來安排刺客去斬除後患。本質上用心良苦,但他越過了身份等級。

平生心力爲誰盡,一事無成空背疽

謀士范增身上第二大缺失,就是脾氣太大,容易將大事情緒化。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制度之下,容易將軍隊內部的分歧公開化。

同樣還是舉鴻門宴這個故事爲例子,劉邦逃走了之後,張良獻上了白璧作爲禮物,想要消除項羽內心的怒火。

范增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第5張

當然,項羽也沒有將這件事情過分地放在心上。但范增十分生氣,原因之一是因爲劉邦逃走了,原因之二是因爲范增認爲項羽沒有聽從自己的意見,覺得很生氣。

當天晚上,項羽將張良獻上來的碧玉放在了桌子上,范增接過了案板上的碧玉,然後將其砸在了地上,再用寶劍將其劈碎,這一做法非常情緒化。有人說這裏是范增恨鐵不成鋼的行爲,也有人說這是范增想讓項羽知道這件事情帶給軍團的惡劣影響。

但不論怎麼說,已經70多歲的范增,做出這一舉措來就是在和項羽置氣,把兩人的矛盾擺在了桌面上,自己心裏不舒服也不願意讓項羽心裏舒坦。

接着再看劉邦的離間計。這個離間計的背景是當時劉邦受困於滎陽城,畢竟兩軍勢力不在一個等級上,劉邦很快就落於了下風。這時候劉邦就想着向項羽低頭,但項羽這邊由於謀士范增一再勸說趕緊除掉劉邦,最終項羽也聽從了范增的意見,大舉進攻劉邦。劉邦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先向自己身邊的謀士們吸收意見,然後就有了一個離間計的說法。

劉邦趕緊書信一封,告訴項羽可以派遣使者來商量一些戰後的相關事宜。項羽派遣了使者,這時候劉邦好酒好菜地招待着,但接待者卻有意地說錯了一句話:你們是誰的使者,是不是范增的使者?

對方搖搖頭,說是項羽的使者。然後劉邦的接待人趕緊就將之前的好茶好飯全部給撤走了,搬上來的卻是一些粗茶淡飯。這一差別對待的方式,馬上就被項羽的使者照搬回去,說給了領導聽。

項羽當時心情非常不好,馬上就開始猜測范增。范增原本就覺得項羽不願意再採納自己的意見了,現在又開始猜疑自己。於是范增以年齡太大了爲由,想要辭官告老還鄉,項羽也沒有多做挽留。就這樣範增在途中奔波時,因病逝世。

謀士范增難道看不出這是劉邦所設下的離間計嗎?當然看得出。只不過由於范增覺得自己之前向項羽獻出了那麼多計策,但項羽作爲領導都沒有采納,他就覺得自己爲什麼還要繼續向項羽提意見呢?還不如自己回去。但在回家養老的過程中,他又因爲這口氣沒嚥下去,而讓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垮了,最後也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結語

在大事面前人們應該以大局爲重,不論是項羽還是范增,往往都是以個人角度出發,並沒有劉邦那樣的大局觀。范增和項羽這兩人,相處時誰也不願意各退一步,都是意氣用事,項羽被貼上了剛愎自用的標籤,范增被貼上了懷才不遇的標籤。但范增是不是真的懷才不遇?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去客觀分析范增的優缺點,會發現這個人的形象非常飽滿。他有滿腹才華不假,但他的個人缺失也很多。比如作爲謀士他不善勸說,脾氣太大,容易將集團內部的分歧檯面化,這都是致命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