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爲什麼最後會鋃鐺入獄?

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爲什麼最後會鋃鐺入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鰲拜,清朝三朝權臣,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曾接受順治帝的遺詔成爲顧命大臣。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鰲拜跟隨皇太極打天下時,可能從未想過,自己會被一個16歲的小皇帝擒下。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欽定了鰲拜等人的十二條罪狀,稱鰲拜"任意妄爲,令文武各官撤出伊門,內、外用其奸宄之徒,果真大失天下衆望。"康親王傑淑等上奏羅列了鰲拜三十條罪狀,可是康熙仍念及其長年效力朝廷,爲皇太極立下過赫赫戰功,終究改立斬爲拘禁。還是這一年,曾經的大清第一勇士最終敵不過年老體衰,死在了禁所。

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姓瓜爾佳氏。他出身將門世家,精通騎射,跟隨皇太極征戰四方,戰功彪炳。崇德二年(1637)的皮島戰役,在清軍久攻不下的情況下,鰲拜主動請令"不得此島,勿復見王"。在戰鬥過程中鰲拜英勇無畏,捨命相搏,冒着箭矢和炮火登上城牆,大破敵軍,從此明朝的東江鎮名存實亡。在這次戰鬥鰲拜的突出表現得到了皇太極的讚許,論功行賞時封其爲三等男爵,並賜予"巴圖魯"之號。

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爲什麼最後會鋃鐺入獄?

後來清軍和明朝爭奪江山時,鰲拜繼續爲皇太極立下了汗馬功勞。崇德六年(1641), 鬆錦會戰時,鰲拜以步兵大敗明軍的步兵營。面對明朝總督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援軍,鰲拜更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他的鼓舞下,士兵們同樣捨生忘死,戰鬥力飆升,五戰五捷。之後鰲拜受命追殺敗逃的明軍,又是大獲全勝,"擒斬過半"。

鰲拜作爲一名驍勇戰將,入長城、圍北京,無論是湖北還是四川,與明軍的戰役中總是少不了他的身影。順治元年(1644)清兵入關後,多爾袞考評功績,鰲拜"以忠勤戳力,晉一等子",號稱大清第一勇士。

鰲拜對皇太極忠心耿耿,在皇太極死後立儲時,他堅決擁護皇子福臨,因爲不依附親王多爾袞,曾三次差點被處死。待順治帝親政後,提拔他爲侍衛大臣兼議政大臣,把他視作心腹依託。

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爲什麼最後會鋃鐺入獄? 第2張

因爲深得順治帝寵信,外加忠於清室、戰功卓越,在順治帝病危時,鰲拜與索尼等其他三人被命爲輔政大臣,以保證最大程度地維護皇權,確保皇位不被親王篡奪。可是這個輔政大臣體系本身就有問題,其對輔臣的職責和權限沒有明確規定,孝莊太后也不願干政,導致輔臣權力無人監管,日漸膨脹。四大臣之間也不能同心協力,而是互相下絆子,積怨頗深。鰲拜更是持功自傲,自視甚高,不把皇權放在眼裏,甚至"欺凌幼君"。

輔臣體系逐漸崩壞下,鰲拜開始擅權亂政,這時候鰲拜挑起了圈換旗地一事,真正讓輔臣內鬥浮上水面。多爾袞當權時,作爲正白旗之主,他把冀東的肥沃土地圈給了正白旗,其他人不敢有怨言。現在二十年過去,多爾袞去世,鰲拜當權,便提出冀東土地應歸黃旗,要求與正白旗換地。而且還蠻橫地要求如果土地不足,便"別圈民地補之"。這一場政治鬥爭直接導致了內國史院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正白旗人蘇納海等人被處死,輔臣之一蘇克薩哈又是屬於正白旗,四輔臣之間矛盾徹底激化,輔臣制度名存實亡。

隨着康熙六年(1667)輔臣之首索尼的去世,鰲拜就愈發肆無忌憚起來。這一年,鰲拜爲了報復素有積怨的蘇克薩哈,他操縱議政王大臣的會議,羅列其二十四條罪狀,欲將蘇克薩哈一家凌遲處死,家產沒收。此事受到了康熙帝的強烈反對,"堅執不允所請",可是獨攬朝政的鰲拜視君主如無物,"攘臂上前,強奏累日",對皇權的藐視達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最後蘇克薩哈一家還是被處死,沒能倖免。

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爲什麼最後會鋃鐺入獄? 第3張

鰲拜作爲滿清貴族,代表的是關外舊臣的勢力,他們從來不會想着如何治國理政,只想維護自己的統治力量,所以對於漢臣極盡打壓。輔政期間,鰲拜以"率循祖制,鹹復舊章"的旗號,出臺一系列政策減少進士錄取名額,裁併翰林院等機構,實則爲了減少漢臣數量,維護滿洲貴族利益。在這期間,漢官基本上處於無權、少權地位,政治上也備受歧視。漢臣對此怨氣頗深,整個官場"實心爲國者少,附黨行私者多",朝廷執政空心化。

康熙帝對鰲拜的所作所爲都看在眼裏,他年少多智,密謀除去鰲拜,暗中找了一批少年侍衛在宮中練習摔跤。鰲拜從來沒把小皇帝放在心上,以爲"帝弱好弄",做"布庫遊戲"是小孩子的愛玩心性。皇天不負有心人,康熙帝圖謀良久,終於時機到來。康熙八年(1669),鰲拜的親信被支走離開京城,他本人單獨入朝時被這些布庫少年一舉擒下,鋃鐺入獄。

之後,鰲拜集團勢力也被迅速清除,國家政權重新集中到皇帝手中。年輕有爲的康熙開始全面學習儒家文化,漢官也紛紛登朝臨事,理學也被視爲清朝立國之本。鰲拜被捕標誌着以輔臣爲首的保守滿清貴族勢力被逐漸邊緣化,沒有朝廷內鬥的清朝可以集中力量謀發展,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