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趙匡胤上位後,爲什麼能終結五代十國亂世?

趙匡胤上位後,爲什麼能終結五代十國亂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上位後,爲什麼能終結五代十國亂世?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柴世宗柴榮去世的時候,只有39歲。

他大概沒有想到自己會這樣早就去世,因爲他並沒有按幼子臨朝來佈局,關鍵是在當時,似乎也無法構建起這種權力格局。

不管怎麼說,只要不能把軍事力量關進籠子裏,就有一個危機,那就是皇帝必須是帝國軍事統帥的合格人選,否則帝國的軍事權力放到誰的手上,皇權也有可能流失的。

這也就是柴世宗能穩坐皇位,而他兒子不能穩坐皇位的原因;這也是趙匡胤能穩坐皇位,而他兒子不能繼承皇位的主要原因。

表面上看,是因爲亂世之中國賴長君,實際上是因爲皇權並沒有鞏固,所以實力不夠的小皇帝,是無法牢牢控制皇權的。

當中原王朝處於欣欣向榮的擴張階段時,大多數人人都希望一個年富力強的皇帝掌控局勢,因爲只有這類皇帝當家,才更容易把這種欣欣向榮的局面,繼續向前推動一波。

而且加上從前換皇帝如換經理人的慣性,所以趙匡胤輕而易舉的就奪取了帝國最高權力。後來趙光義繞過自己侄子上位,大約也是因爲類似的原因。

而趙光義死的時候,天下大勢已定,所以趙光義的兒子,終於繞過這個坎了。於是大家看到宋真宗穩穩坐在皇位上,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

因爲一百多年過去了,天下換皇帝就如同換經理人一樣;什麼父死子繼,好像就是狗屁!因爲看來看去,也就是槍桿子裏出政權。面對這種事實,衛道之士能不痛心疾首嗎?

現在好了,天下終於回到了父死子繼的正軌上,面對這種事實,讓天下百姓,怎麼能不放聲歌唱呢?

趙匡胤上位後,爲什麼能終結五代十國亂世?

書歸正傳。柴榮死的時候,中原王朝正處於欣欣向榮的擴張階段,看到柴世宗的孤兒寡母高高在上,人們難免會用不信任的目光看着他們,因爲你會帶領我們走向新的輝煌嗎?

從理論,這是有可能的啊。因爲秦始皇上位的時候,只有13歲,秦國不是依然欣欣向榮嗎?再往後看,順治六歲當皇帝,大清帝國不是依然欣欣向榮向前發展嗎?

問題是,基於殘唐五代的慣性,大家似乎很難認可這一切。在這種背景下,趙匡胤玩了一套和郭威近於一個模子托出來的把戲。

都是據說契丹人大舉侵犯,於是趙匡胤率軍出征。走到半路,士兵突然把趙匡胤按倒在牀上,把一塊黃布披在了他身上,趙匡胤哭天搶地了好半天,卻依然無法改變這生米煮成熟飯的事實。

趙匡胤率衆回到帝國都城之後,都是一副貞潔烈女失身的樣子:我可是反抗了半天啊,只是我力量實在不夠啊!他們眼巴巴的看着文臣首腦,希望文臣首腦會原諒他們這種不貞的行爲。

有頃,諸將擁範質等至,匡胤嗚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爲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

範質爲代表的文職系統,看到趙匡胤那副裝貞潔烈女的樣子,本來想說幾句撐門面的話,但是趙匡胤小弟已拔出刀大聲高呼了,萬歲、萬歲、萬萬歲!希望大家跟我一塊喊!面對此情此景,大家知道再廢話,無非是弄個血濺五步罷了。於是就都紛紛表示,既然生米已成熟飯,那我們就開飯好了。

質等未及對,散指揮都虞候太原羅彥瑰按劍厲聲曰:“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質等相顧不知所爲,王溥降階先拜,質不得已亦拜。

事實上,趙匡胤進京時,就有一個不知死活的所謂忠臣,還要出來逆天行事,直接就讓趙匡胤的小弟滅了滿門。

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太原韓通,自內庭惶遽奔歸,將率衆備禦。散員都指揮使洛陽王彥升遇通於路,躍馬逐之,馳入其第,殺通及其妻子。

這個死於非命的忠臣,在後周時代,那可是與趙匡胤地位相當的大哥級人物。但是一時站錯了隊,直接就被清理出局了。

韓通與宋 比肩事周,而死於宋未受禪之頃,然不傳於宋,則忠義之志何所託而存乎?

站在皇權的角度,這個人就是標準的忠臣。趙匡胤欺負柴世宗的孤兒寡母,大家都啥話也不敢說,就他站出來表示反對。這種人如果定性爲反賊,那皇權的神聖性豈非更被剝得乾乾淨淨了。

所以趙匡胤稱帝后,也對這個忠臣進行了表彰。對於殺這個忠臣的小弟,趙匡胤一副要砍要殺的樣子,但是終究沒有追究。

戊申,贈周韓通爲中書令,以禮葬之。初,通與帝同掌宿衛,軍政多決於通。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人謂韓瞠眼。其子頗有志略,見帝得人望,勸通早爲之所,通不聽,卒及於難。帝怒王彥升專殺,以開國初,隱忍不及罪。

總的來說,此時講究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是皇權的神聖也得適當維護。如果把那個忠臣捧得太高,趙匡胤上位算怎麼回事呢?但是如果不表彰他,皇權的神聖性又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趙匡胤這樣上位,中央政府的大佬不服,當場就被格殺出局,而且還是被滅了滿門;帝國都城之內自然沒人敢說什麼了。但是地方的軍政大佬,卻顯然還是要表示一下反對的。

趙匡胤上位後,爲什麼能終結五代十國亂世? 第2張

當時有兩個地方大佬公開表示反對趙匡胤,他們是李重進、李筠。這兩個人在後周時代,也是和趙匡胤地位相當的大佬。

李重進我前面介紹過了,他是郭威的外甥,手握兵權,而且年紀比柴世宗還要大,以至於郭威臨死前,先得讓他叩拜柴世宗,總而言之,君臣名份已定,你可千萬不要有非份之想了。

在高平之戰時,李重進緊跟柴世宗,大敗北漢、契丹聯軍;於是地位再次得以上升。徵淮南,李重進接連立大功,於是地位又接連上升。

師還,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歸德軍節度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

世宗大悅,詔書褒諭,即以重進代谷爲行營招討使,賜襲衣、金帶、玉鞍、名馬……及克壽,錄功加檢校太傅兼侍中,又改天平軍節度,仍爲招討使。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讓李重進移鎮青州,爲了讓李重進心安,於是賜李重進丹書鐵券,但是李重進終於還是決定叛亂。

知之,遣六宅使陳思誨齎賜鐵券,以安其心。

在郭威時代,李筠最牛的頭銜大約是同平章事;在柴世宗時代,最牛的頭銜大約是侍中。侍中這個頭銜其實是非常牛的,因爲郭威篡位前最牛的頭銜,大約也就是侍中。柴世宗死後,李筠最牛的頭銜大約是檢校太尉,這種職務大約是軍人最高的榮譽頭銜了。

顯德初,周祖親郊,加同平章事。師還,加兼侍中……恭帝即位,加檢校太尉。

趙匡胤上位後,派人通知李筠,周朝已禪讓大宋了。李筠拒絕接受,在左右的勸說下,雖然勉強接受了,但是隨後又突然拿出郭威的畫像大哭不止。

筠即欲拒命,左右爲陳歷數,方僶俛下拜,貌猶不恭。及延使者升階,置酒張樂,遽索周祖畫像懸壁,涕泣不已。

最後,李筠還是決定造反。

總的來說,他們與趙匡胤相比最大的劣勢,就是他們都坐鎮地方,而趙匡胤坐鎮中央;在中央集權越來越強大的背景下,他們的劣勢那是非常明顯。雖然李筠起兵時說,以我的影響力,以順討逆肯定應者如雲,但是結果證明他想得太樂觀了。

筠曰:"吾周朝宿將,與世宗義同昆弟,禁衛皆舊人,聞吾之來,必倒戈歸我,況有儋珪槍、撥汗馬,何憂天下哉?”

同樣的行爲,處於不同的角度看,性質就是不這樣的。

處於新成立的大宋帝國角度看,他們這就叫不識天命,或是稱之爲造反作亂;但是處於後周帝國的角度,他們就是妥妥的忠臣,因爲亂臣賊子趙匡胤篡位,人們都不敢反抗,只有韓通、李重進、李筠三個人勇敢的站出來反對,所以後世修史時,自然得着重表彰一下,因爲過分貶低他們,這好像也不是個事。

這就好像,有一個帝國滅亡了,有一位大佬因爲沒有及時投降,所以後來混得非常失敗,敵方的一個大佬就嘲笑他不識天命云云,你如果早早投降,哪會混得這樣落魄呢?

那個大佬就反諷敵方的大佬說,在沒有遇到您之前,我一直覺得您是個人物,但是有幸親耳聽到您的教誨,我只是覺得,聞名不如見面啊!

敵方大佬一聽這話,當時就羞得是無地自容了,因爲搬到桌面上,敵方大佬的邏輯,就叫有奶就是娘啊!

因爲什麼叫我早點投降,就不會混得這樣慘了?我現在最沒臉見人的事,不是我混得非常慘,而是我竟然還苟且的活着。我的國家滅亡了,我的主子死了,我竟然爲了父母老婆孩子就苟且的活着,如果我有骨氣,我一定領着全家自殺的。只有如此,我才能驕傲地面對古代先賢!

事實上,搬在桌面上,看到投降的臣子,你想嘲笑他,應該這樣說,總而言之,你的主子死了,你的王朝滅亡了,你怎麼還有臉活着?

所以有一個王朝滅亡了,有一位大佬被俘後,別人就勸他不要苟且的活着,您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偶像般的存在,所以希望您不要讓我失望!當然了,這個大哥並沒有讓他的粉絲失望。

類似的情形還有一個鬧劇般的存在,話說有一個王朝滅亡了,有一位大佬爲了維持自己偶像地位,於是就決定自殺。面對他這種壯舉,他的粉絲自然是掌聲雷動,並且爲此組織了大規模的慶祝活動。

但是在最後關頭,這位大佬終於選擇了苟且的活下去。於是粉絲們徹底失望。如果這位老兄當時選擇了死亡,寫在歷史書上肯定會非常高大上;但是千古艱難唯一死,於是遂成爲一個笑話。

當然了,想居高臨下的嘲笑敵國投降的臣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王朝滅亡了,有一個大哥以勝利者自居,於是就嘲笑投降過來的臣子,總而言之,你們的國家滅亡了,你們的主子成了階下囚,你們竟然一副此間樂不思蜀的樣子,你們平常讀的聖賢書都喂狗了?

敵國投降的臣子難免羞愧難當。問題是,有人就回嘲對方說,按您這種大言不慚的理論,您老兄好像也是三姓家奴啊。在這種亂世,帝國如同走馬燈一樣的亂轉,你敢說自己生是某家人死是某家鬼?總而言之,大家彼此彼此,別和我們玩什麼清高!

事實上,宋代的衛道之士吹捧韓通、李重進、李筠時,有人就說了,韓通、李重進、李筠其實也是三姓家奴。因爲他們以前跟着大晉的石敬瑭混,後來跟着大漢的劉知遠混,再後來跟着大周的郭威混,說他們是貞潔烈婦,這個好像有些滑稽啊。

面對人們這樣無恥的抹黑五代的忠臣楷模,衛道之士就說了,彼以國士待之,臣子才以國士報之。大周皇帝以國士待韓通、李重進、李筠,他們才以國士報大周皇帝;這有什麼不對的?你們怎麼就喜歡拿他們曾爲後晉、後漢效過力說事呢?

問題是,扯到彼以國士待之,臣子才以國士報之,本身就證明臣子背叛君主,並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因爲這種道理扯來扯去,和有奶就是娘,也就隔着一層紙罷了。

史書站在趙匡胤的角度,一味貶低那些拒絕臣服趙匡胤的軍政大佬,多少會變得不倫不類,因爲用這種語調書寫歷史,一個人誓死忠於舊主子,不但會領着全家慘死,史書還會笑他不識天命,更會蓋棺定論爲亂臣賊子,這叫什麼事呢?這還有天理沒有了?!

所以在大宋帝國最初的意識形態裏,李重進、李筠就是不識天命、造反作亂的亂臣賊子。否則,趙匡胤派軍圍剿他們算怎麼回事?

但是隨着大宋帝國的穩定,大宋帝國的意識形態又會爲他們重新定位了。

這就好像在五代,說到馮道之類的人時,人們難免會用各種讚美的詞語去寫,但是到了後來,就會把他貶得什麼都不是了。

大家說馮道有奶就是娘,問題是,在那種年代,指着站在朝堂上的大佬們看,哪個人不是這種人呢?

大宋開國前25年,中國歷史上就改換過四次朝代。公元936年,大晉開國立號;947年大漢取代大晉開國立號;954年,大周取代大漢開國立號;960年大宋取代大周開國立號了。

在這種年月裏,一個身處高位的人,誰敢說自己生是某朝人死是某朝鬼呢?更主要的是,你真是一心忠於舊主人,大宋帝國當時還會定性你爲反革命呢。因爲你說自己要一心忠於舊主人,本身就有一心要顛覆大宋帝國統治的嫌疑。

大宋取代大周,那是用了一種近於和平的方式實現。整個過程雖然也有流血事件,但是這種流血事件,放到五代,那還真不是個事。事實上,晚唐也好、五代也好,中央政府隨便削個藩,哪回弄出的動靜,也比這大的多。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篡位時,更是用了完全和平的方式實現。總而言之,皇帝的兒子年齡小,皇帝的弟弟代替他們上位,這好像沒有什麼不對啊。

幸好趙匡胤時代的帝國二把手,那是皇帝的親弟弟,如果帝國的二把手是皇帝的小弟,估計五代史直接就變成六代史了。

皇帝有兒子,卻玩兄終弟及,這個說起來好像蠻像回事。實際上,這就叫扯淡。

想當年,周武王死了,周武王的弟弟可是周公。周武王的兒子呢,當時還是幼童,關鍵是,當時天下並不穩定。但是即使如此,也沒有人敢宣揚什麼國賴長君,所以應該讓周公繼位的歪理邪說。

當然了,如果皇權(王權)不夠強大,什麼國賴長君的歪理邪說,肯定會四處流行;甚至堯舜禹的禪讓、商湯周武的革命理論,也會四處飄蕩。衛道之士聞此,從來都是如同看到了洪水猛獸。

思想是爲了現實利益服務的。道理是圓的,舌頭是軟的,面對什麼現實博弈的結果,大家也可以把它講得頭頭是道、或是講得冠冕堂皇。

比如,父死子繼,你說有道理沒有?太有道理了,事實上,衛道之士,都在宣揚這種道理。

再比如,兄終弟及有道理沒有?太有道理了,因爲好賴是皇帝一家人啊。

無德讓有德,無能讓有能,所謂的禪讓有道理沒有?太有道理了,因爲從前的聖人都是這樣玩的啊。

革命理論有沒有道理,自然有道理啊,商湯周武都是這樣玩的啊。

所以,皇帝的兒子想順利繼承皇位,得拿出實力來,扯理論是沒有價值的,因爲理論從來都是爲現實力量博弈服務的。

翻開當時那段歷史,唐、晉、漢、周、宋是一脈相承的。

因爲他們的權力都是在一個基本盤內傳承的。這個基本盤變得越來越穩定,權力交接變得越來越容易、成本越來越低;而且地盤越來越大,於是天下就漸漸走向統一了。

這個基本盤不斷髮展的軌跡是非常清晰的。只是因爲權力傳承時,不是同姓之人,所以人們感覺它有些混亂罷了。

因爲傳統歷史是建立在皇權政治的視角所寫,所以它最關心的是帝國是哪家哪姓。

如果皇帝換了姓,明明是同一個基本盤,史書也會認爲帝國滅亡了。如果皇帝是同姓,明明是兩個毫不相干的基本盤,也會認爲帝國得到了延續。最經典的就是西漢、東漢,除了皇帝都姓劉外,其間並沒有任何傳承的關係,但是人們總認爲這兩個王朝是一脈相承的。

而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大宋的皇帝都是異姓的人,而且都換了國號,雖然他們都是在一個基本盤上混,但是人們也認爲這是一個朝代接一個朝代的交替着。

翻開五代歷史,從唐莊宗李存勖上位後,如果篡位的人都姓李,是親子也罷,是養子也罷,那這段歷史看起來,肯定就比較簡單了。

因爲簡單地梳理一下,就是李克用打出山西的基本盤;李存勖(唐一世)以山西爲基地,統一北方五省。唐二世(李嗣源)、唐三世(石敬瑭)、唐四世(劉知遠)、唐五世(郭威)不斷鞏固中央集權;到了唐六世(柴世宗)帝國開始全面擴張;唐七世(趙匡胤)、唐八世(趙光義)成功統一大江南北。

這段時間,整整一百年時間。

公元880年,黃巢殺入長安城;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隨後開始統一天下的戰爭,兼併江南諸國,公元979年,宋太宗又出兵滅掉了北漢,同年兵敗高梁河,這段歷史終於塵埃落地了。

許多人覺得五代歷史混亂,其實五代歷史並不比其它歷史混亂,僅僅是因爲皇帝換得的太頻繁、而且大多是異姓,所以人們就覺得它非常混亂了。

其實呢,翻開任何一個朝代的歷史,仔細看時,也是非常混亂的。

最簡單而言,翻開兩漢歷史,對普通曆史愛好者而言,除了幾個知名度非常高的皇帝,大多數皇帝,都是非常陌生的,圍繞他們的權力之爭,人們更常常是一片空白。

再簡單而言,翻開大唐歷史,對絕大多數歷史愛好者而言,安史之亂後的一百五十年曆史,其實就是一片空白的,因爲除了能記住藩鎮之亂的概念外,大多數歷史愛好者,好像不能再知道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