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康熙不顧安危三次親征噶爾丹,他爲何這麼有底氣?

康熙不顧安危三次親征噶爾丹,他爲何這麼有底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帝不顧危險三次親征噶爾丹,他的底氣來自什麼?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公元1690年,準噶爾部落在首領噶爾丹的統治下,實力發展極其迅猛,其野心也日益膨脹,他不再滿足於偏安一隅;噶爾丹藉着追擊喀爾喀殘敵爲由,率領大軍沿着大興安嶺一路南下,對清廷帝都北京造成重大威脅;大清康熙帝聽聞後怒不可遏,他力排衆議御駕親征,要親手收拾噶爾丹這個藐視大清威嚴的蠻子;隨後康熙帶着熊熊怒火三次親征,均大破噶爾丹,並且一路打到噶爾丹的老巢;這場戰爭以清軍大勝,噶爾丹身死而告終;南歸之路上康熙帝望着雄壯的凱旋之師,他激情澎湃:任何敢挑戰大清威嚴的宵小,都將化爲齏粉……

自古以來皇帝親征的案例並不少見,例如武王伐紂、劉備伐吳等歷史大事,但帶兵打仗不是過家家,而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上了戰場刀劍無眼,長矛飛矢可是分不清士兵與皇帝的,康熙親自上陣,萬一受了傷,甚至戰死沙場,那對於剛走上希望大道的清朝,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既然康熙拒絕了大臣們的勸阻,敢親自上戰場,肯定不會拿自身的安危開玩笑,因爲他有信心能取勝;那麼是什麼影響了康熙親征的決定呢?康熙的信心又來源於何處?跟隨編者,一同走進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歷史。

據研究清史的有關專家稱,康熙帝三次親征的原因,以及他必勝的底氣,主要受以下幾點的影響。

康熙不顧安危三次親征噶爾丹,他爲何這麼有底氣?

第一,康熙心中有“大一統”觀念

自清人在1644年入主中原,到康熙朝已歷半個世紀,清朝已經逐步完成對中原地區的統一;康熙作爲清朝第四位皇帝,他從小就受到國家“大一統”觀念的教育與薰陶,康熙繼位後,平三藩、收復南部失地都是在踐行心中的“大一統”理念;康熙前期在給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等人所發的敕書中,屢次以“天下主宰、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高度自居,因此大清王朝的權威,在受到挑戰後,他決定御駕親征捍衛心中的“大一統”理念。

第二,清人尚武,康熙受先祖影響

衆所周知,滿人是馬背上的民族,清朝也是以武立國,在滿洲人前期的對外戰爭中,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順治帝都是身先士卒,親自上前線與敵作戰;康熙一朝代距離先輩們的光輝歲月尚且不遠,他們的尚武精神已經根植在康熙的基因中,因此康熙十分想要效法先輩馳騁沙場;康熙出征前頒發的軍令中記載道:“自我太祖、太宗、世祖,以至於今,野戰必勝,攻城必克,所向無前”,再次能看出他對先輩的崇拜,以及迫切想要效仿的心理;而且行軍中途有大臣勸他回朝,康熙大怒罵道:“先輩們都能親自帶兵打仗,朕怎麼就不行了?”由此可見,康熙繼承了先輩的一腔熱血,自己也想要親自上陣滅敵。

康熙不顧安危三次親征噶爾丹,他爲何這麼有底氣? 第2張

第三,康熙有軍事經驗

康熙在親征噶爾丹之前,就已經研究過前朝征伐遊牧民族的成功經驗;在我國古代史中,中原王朝北上征伐遊牧民族,都是由固定路線進軍,也有固定的戰術套路,戰術雖老,但是每次都能奏效;康熙對此爛熟於心,他兵分三路攔截阻擊噶爾丹,清軍的行進路線,都是沿着明成祖征伐蒙古人的老路軌跡,一面切斷噶爾丹逃脫的路線,一面率中路軍直搗黃龍;而且康熙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在其親征之前,就頻繁遊獵巡邊,趁機摸清了邊外的地理環境與周邊氣候,這爲康熙日後親征打下了基礎。

第四,康熙身體強健

衆所周知,打仗是個體力活,而且充滿了許多不可預知的危險,沒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就無法承受邊外的苦寒,也許沒有行到目的地,就會病倒在環境艱苦的塞外大漠中了;而康熙自幼嫺熟弓馬,還常年到南苑、塞外等地遊獵,還親自定期在這些地點舉行軍事演習;有清朝史籍記載晚年康熙“筋力頗佳,能挽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在這裏說老年的康熙還能力挽強弓,箭法不輸年輕的勇士;此外還有很多清朝史籍,都表現了康熙的強健體魄,雖說有誇大成分在內,但也證明了康熙的身體素質,確實能帶兵到塞外作戰。

第五,康熙沒有後顧之憂

康熙親征噶爾丹之時,清廷內部各項制度已經愈加完善,就像一部規律運行的機器,即使沒有皇帝坐鎮紫禁城,在太子取得了康熙的信任與授權後,各項國家大事就皆能處理,因此朝廷依然能平穩運行,所以康熙可以毫無顧慮地專心作戰,還能趁此鍛鍊太子的治國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康熙親征噶爾丹是清朝歷史上的大事,也乃是十七世紀末,世界歷史上的大事;他三次親征噶爾丹,主要原因是因爲他秉承“大一統”的國家理念,堅決捍衛大清王朝的威嚴;又受滿洲民族尚武傳統的影響,欲效仿先輩親自立下戰功;再加上他自身過硬的身體與軍事素質,一起促成了這件歷史大事;此後康熙親自披上戎裝,馳騁沙場的英姿,將永鐫在歷史的豐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