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年羹堯是如何發家的?他是雍正帝一手培養的嫡系嗎?

年羹堯是如何發家的?他是雍正帝一手培養的嫡系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正之所以能在九子奪嫡中獲勝,離不開兩位“恩人”的幫助,一位是舅舅隆科多,一位是年羹堯。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當然雍正皇帝稱此二人爲恩人並不是指明是因爲助自己繼位,而是說君臣同心協力,力保大清王朝江山。隆科多是滿人,又是外戚身份,所以隆科多與雍正皇帝之關係本文不表,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年羹堯與雍正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關係?是不是如一些小說和影視劇所表述的那樣,年羹堯是雍正皇帝一手培養的鐵桿嫡系?

要說明上述問題,就先要從年羹堯的出身和發跡史說起了。

首先要說明年羹堯是漢人,但是是旗人,漢軍鑲白旗出身。年羹堯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年仲隆在順治朝時就中進士而入朝爲官,而父親年遐齡更是官至署理湖廣總督,讓年家之地位大幅提升。插一段“題外話”,年羹堯在家排行老二,他的大哥年希堯長年羹堯八歲,這年希堯絕對是學霸級人物,一生博學多才,不但文學、數學、美術、醫學等各學科出衆,而且還發明瞭燒紙瓷器的顏料,在擔任景德鎮“官窯燒製廠”“廠長”的時候,研製出來特殊工藝,所以雍正朝官窯之精美上品大多出自年希堯之手。

言歸正傳,出生在這樣官宦之家,年羹堯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學習成績也是一等一的棒。但是與他大哥不同,年羹堯思想更加活泛許多。說白點,就是老大書呆子氣較重,老二,更是個當官的料。有何根據這麼評價呢?

年羹堯是如何發家的?他是雍正帝一手培養的嫡系嗎?

一方面是兄弟二人日後發展路線之差異,更重要的是,納蘭明珠居然相中了年羹堯,將自己的孫女(長子納蘭性德之女)嫁給了年羹堯。雖說此時明珠很可能已經被康熙皇帝罷黜在家,但是憑藉多年的宦海生涯以及高貴的滿洲正黃旗出身,能夠放下身段“便宜”了出身相對低微許多的年家,確實是出於明珠獨到之眼光。可惜沒兩年,年羹堯這位結髮之妻就撒手人寰。

然而,明珠爲了不斷了這層關係,特地又將自己妻子本家重侄孫女嫁給年羹堯,而明珠妻子是太祖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之女,也就是說年羹堯之繼妻乃宗室之女覺羅氏。換句話說,年羹堯這時的大靠山是納蘭家,明珠是年羹堯之長輩、伯樂,而明珠在“九子奪嫡”時期,正是“八爺黨”支持者之一,你說年羹堯會是是哪一派?

貴族之間通婚是很多朝代之慣例,對於入主中原的大清王朝來說,更是將這一傳統發揮極致。那麼先後與納蘭氏(葉赫那拉氏)與宗室覺羅氏成親的年羹堯,自然也不由自主的捲入滿洲貴族之間巨大的姻親關係網之中。其中有一位人物名字,出現在這“大網”之中,這個人就是康熙皇帝第九子胤禟。客觀的說,年羹堯與胤禟之間的姻親關係不算近,具體說就是年羹堯的結髮之妻的堂弟(明珠次子揆敘之子),娶了胤禟女兒爲妻。但是這看似不近乎的關係,卻成爲之後雍正皇帝猜忌年羹堯不盡心辦理胤禟事物的一個點,所以說還是有必要跟讀者們簡介一下。

想在朝野之中真正出人頭地,光靠關係沒真正有“兩把刷子”肯定不行。康熙三十八年,年羹堯參加順天府鄉試,一矢中的成爲舉人。轉過年,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堯連捷中進士。這個時候年羹堯才二十剛出頭,可謂是春風得意。對於這樣一位年輕有爲且有一定背景的青年才俊,康熙皇帝還是十分青睞的。康熙四十四年,年羹堯以翰林院檢討之職務,欽差大臣之身份,作爲當年四川省鄉試主考。雖然清初四川省人口凋敝,但是二十來歲就能有培養門生之機會,也着實值得年羹堯驕傲一把。康熙四十七年,年羹堯又主持了一次廣東鄉試,回京後就得到康熙皇帝嘉賞?,官居三品加侍郎銜。

年羹堯是如何發家的?他是雍正帝一手培養的嫡系嗎? 第2張

康熙四十八年,這一年大清王朝發生了很多大事件,太子胤礽廢而復立,康熙皇帝大封皇子,皇四子胤禛封雍親王。對於年羹堯本人來說,這一年也非同尋常,年羹堯完成了自己的京官生涯,開始到地方任職。而他在地方的第一個職務,就是四川巡撫,三十出頭就成爲封疆大吏,一省之長,康熙皇帝對年羹堯之肯定與信任可見一斑。而也就是在這一年,年羹堯和胤禛之間有了關係,年家所屬的漢軍鑲白旗佐領劃分爲雍親王所屬,年羹堯和胤禛成爲從屬關係。而康熙五十年,由康熙皇帝親自指婚,將年羹堯小妹年氏爲雍親王側福晉。年氏地位之高,也看出來康熙皇帝對年家之器重。所以,這時年羹堯和胤禛又成爲了郎舅關係。

然而,這一切並不能說明年羹堯就成爲了胤禛之嫡系隨從,相反年羹堯並沒有太在乎雍親王胤禛。爲何這麼說呢?原因主要有兩點:

1. 年羹堯和胤禛所謂的從屬關係,在康熙後期已經是名存實亡,而且從屬關係並不是主僕關係,所以屬主對於從屬沒有多大約束力。所謂的佐領劃分,屬主變化,其實都皇帝爲了削弱宗室皇親的政治“把戲”而已。

2. 年羹堯本身有一定背景,且是康熙皇帝一手栽培與提拔,這個前文都有詳細講述。所以此時身爲封疆大吏的年羹堯,並沒有認爲不顯山漏水的雍親王胤禛會是自己職業生涯之中的必要貴人,所以並不需要跟這位屬主親王走得過近。

所以這個階段年羹堯並不是胤禛的人,甚至是年羹堯不願意與胤禛爲伍。

上述觀點並不是筆者根據形式猜測,而是確有史料爲證。直接證明就是,康熙五十八年,時爲雍親王的胤禛給年羹堯寫了一份《和碩雍親王諭年羹堯》,這份手諭言辭犀利,通篇都是胤禛指摘年羹堯,甚至將年羹堯說成了,不懂主屬禮節,不顧父兄之情之人。這足以說明,此時年羹堯根本不怎麼甩胤禛。

胤禛出這篇手諭可以說是意味深長,絕不是就爲了“罵”年羹堯出氣而已,其真實目的是在敲打年羹堯不要站錯了隊伍。胤禛警告年羹堯,雖然你是翅膀硬了,但是你的父兄,甚至小妹還得指着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而且,胤禛在手諭中直接要求年羹堯將成年兒子送回京城,放在父親年遐齡之下照料,其實就是“扣留”年羹堯兒子爲人質。

年羹堯是如何發家的?他是雍正帝一手培養的嫡系嗎? 第3張

那麼爲什麼要選在康熙五十八年的時候,胤禛出這道敲打年羹堯的手諭呢?因爲,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禎被康熙皇帝欽點爲撫遠大將軍,全權負責平定西北準葛爾叛亂之戰事,而康熙五十八年胤禎正式抵達前線指揮作戰。而主管西北大軍後勤工作的正是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也就是說這一時期年羹堯和胤禎工作上是合作兼上下級關係。並且從這場戰爭的結果判斷,年羹堯和胤禎配合的很不錯。

所以說,胤禛的這篇手諭政治目的很強,而且十分及時。將有所傾向倒向胤禎派系的年羹堯又拽回到中立位置。而年羹堯接到胤禛手諭之後,確實不敢造次,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了京城老爹處看管。也正是如此,胤禛也認爲年羹堯是可用之人,所以纔有了日後兩人合作之基礎。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突然駕崩,雍親王胤禛繼承大統。爲了穩住西北手握兵權的胤禎,時爲皇帝的胤禛第一時間給年羹堯下達手諭,給了年羹堯西北便宜行事之權,想方設法穩住西北大軍。同時,以給大行皇帝送葬爲名義將胤禎調回北京,以貝子延信接替胤禎大將軍職位。

對於原本就是保持中立的年羹堯來說,新皇帝給自己拋來橄欖枝,沒有理由拒絕。所以,在共同利益之下,年羹堯和新皇帝胤禛迅速團結起來,緊密合作,而年羹堯更是對於穩定時局起到關鍵作用。應該說,從此時開始,年羹堯才成爲了雍正皇帝胤禛的人。

只可惜,這段看似“美滿”的君臣關係也僅僅持續了三年有餘,最後以年羹堯命喪黃泉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