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宋朝時期老人有何保障?養老體制有多完善?

宋朝時期老人有何保障?養老體制有多完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是在歷史上是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封建帝國。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我國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歷代王朝中,每一個王朝由剛開始的興盛慢慢走向沒落。在時代的不斷變遷下,統治者的政治思想、經濟舉措等等也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法。

每一個王朝的統治者都有着自己的治國理念,不管這些方法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統治者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法來造福黎明百姓。希望在自己的統治下,社會穩定、百姓幸福安康,爲黎明百姓建立各項合適的利國利民的制度。

統治者以德治理國家,用孝道治國,這也從側面反映古代統治者甚至百姓都是很在意、注重“孝道”的,所以也會很在意自我晚年的養老問題。而其實,我國宋朝時期就具備了比較完善的養老制度,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一、宋朝的“養老制度”的形成

我們從小學就開始背誦的《弟子規》、《三字經》字字句句都在詮釋該怎麼去孝順父母、尊敬老人。可見我國古代“養老制度”已經被百姓重視起來。而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的一句“老有所養”,也可以看出社會對老人贍養問題的關心。

而《禮記》中更是可以看出養老制度形成的雛形,書中記載只要是年滿50歲的人都可以享受國家的糧食供給。唐朝時期更多會明文規定,年滿80歲的患病老人,國家會免費派人去照顧老人的日常飲食起居。

一直髮展到宋朝,就已基本具備一個完善的養老體系。當時的宋朝也會像現代這般有“養老院”、“敬老院”,專門爲那些無兒女贍養或者子女不方便贍養的老人提供一個養老之所。

宋朝時期老人有何保障?養老體制有多完善?

我們從秦朝時期開始慢慢地分析,秦朝表達了老人享受國家糧食補貼的一個年齡條件。比如,50歲可以領取國家頒發的糧食,60歲的時候可以指揮他人爲自己服務。

隨着時代的不斷演變發展,到了明朝時期,不僅僅關注到老人的飲食,更關注老人的身體健康、心理需求、居住問題,可謂是面面俱到了。

二、宋朝的“養老制度”的發展

贍養老人是每一個子女的義務與責任,哪怕國家的養老制度越來越完善,但社會養老是輔助,主要還是依靠“子女贍養”爲養老主體。

爲了鼓勵子女主動贍養老人,宋朝政府先後頒發了“侍丁”與“權留養”兩大制度。希望通過這兩項制度來保護老人的養老權益,當然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子女的贍養行爲起到一個約束性的作用。

侍丁制度是指如果你的家裏們有年邁的老人需要贍養,那麼朝廷會相應地減少你家的納稅基數。這樣,子女也就會有更多的精力、時間在家裏面陪伴、照顧老人,也能較好地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問題。

權留養制度是指這一制度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該制度在宋朝才得以最大程度地落實,呈現更大的效果。

其實,這一個制度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如果你犯了重罪要被處罰或者被流放,但你的家裏面有老人需要贍養。那麼,你執行懲罰的時間則是可以根據家裏面老人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三、宋朝的“養老制度”的實施

宋朝時期的養老是有“法律”作爲保障、支撐的。當時的養老制度的完善不僅僅讓百姓的思想越來越開明,也促進了司法體系的完善,讓本來冷漠無情的法律也有了一絲人情味兒。

當時的宋朝在各個州縣都設立了養老院,這些養老院都由京城福田院統一管理,幫助那些晚年沒有子女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可以有一個居住所安度晚年。

宋朝時期老人有何保障?養老體制有多完善? 第2張

宋朝時期的這些養老院也跟現如今的社會養老機構一樣,會爲在這裏居住的老人提供吃的、住的、補貼等等。

有了法律的保障,社會對於老人的養老更是重視,不少經商的富裕商人也做一些慈善事業來幫助解決老人養老的問題。在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養老問題已經得到一個較爲妥善的解決。

像老人生病後沒人幫助治療或者沒有錢去治病,常年臥病在牀無人照顧等等問題也得到較好解決,這類問題也慢慢減少。

而且,宋朝其實對於老人的安葬也是有相關的制度的。朝廷會出力、出資會爲死去的老人設立一個專門安葬的地方。從這也可以看出,古代養老制度發展多年,但真正實現“老有所依”則是到宋朝時期才得以落實。

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王朝的不斷更替,不管是在先秦時期還是在宋朝,“養老問題”在社會上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老人的年齡雖然老了,行動不便了,但是這些老人也佔據社會一大部分羣體。

朝廷把這些老人安頓好了也就相當於把黎民百姓安頓好,這對國家的長遠發展來說是百利無一害的。而贍養父母、孝順父母是爲人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我們應該尊重、愛護家中老人,繼承、發揚先輩留下的優良美德。讓“年老後有人照顧、贍養,有人可以依靠,生病了有人給予治療”這樣的良好社會風氣一直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