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高洋下令修了哪些長城?主要修建了三段長城

高洋下令修了哪些長城?主要修建了三段長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洋下令修了哪些長城?北齊長城主要修建了三段,共修築了六次。北齊所築長城規模之大,僅次於秦、漢長城。 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歷史背景

公元550年鮮卑化的漢人高洋像他的父親高歡一樣當上了東魏的相國,受封齊王。是年高洋廢東魏孝靜帝,推翻東魏,自己即皇帝位,建國號齊。稱齊文宣帝,改元天保,首都依然定在鄴(今河北臨津西南)。後代史學家爲區別南方蕭道成廢南朝劉宋所建的齊朝,稱之爲北齊,也叫高齊。

北齊王朝建立後,承東魏疆土,領有今洛陽以東的河南、山西、河北、山東和遼寧、內蒙各一部。南鄰樑朝(公元557年樑亡後爲陳),西接西魏(公元556年西魏亡原爲北周),東濱渤海,北與柔然、契丹、突厥、庫莫奚毗鄰。

他一方面在政治上採取措施,嚴禁貪污,制定齊律,建立州郡,穩定內部;另一方面,爲了鞏固防務,首先進行軍隊整頓,爲了加強對遊牧民族及對西魏(後來是北周)的防禦,在其立國的27年中,連年出擊北方強敵柔然、突厥、契丹,取得節節勝利。在出擊北方強敵柔然、突厥、契丹的同時,爲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禦西部的北周,曾先後在北部和西部多次修築過長城。北齊所築長城規模之大,稍次於秦長城。

三段長城

高洋下令修了哪些長城?主要修建了三段長城

北齊爲防禦突厥、柔然、契丹和北周,先後一共修築了三道長城。

西河總秦戍抵海的長城

總秦戍在今大同市西北、內蒙古清水河縣界,海指今山海關附近的渤

海。這道長城東起山海關一帶,西過河北遷西縣喜峯口、密雲縣古北口,直抵赤城獨石口。由赤城西到興和縣的一段,當系修葺北魏舊城,再從興和經涼城縣殺虎口,而達清水河縣境,全長三千多裏。這道長城跨有河北、內蒙古兩個省區,始建於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又曾重修夏口(今居庸關南口)至恆州(即北魏平城,今大同市)的一段。

稱爲“重城”的長城

這段長城先後分工段施工。西段即從黃櫨嶺北到社平戍的長城。黃櫨

嶺位於今山西汾陽縣西北六十餘裏處,社平戍在今山西朔縣西南,這段長城約四百餘裏,大致呈西南、東北走向,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興修。

高洋下令修了哪些長城?主要修建了三段長城 第2張

中段即從庫洛拔東至烏紇的長城。庫洛拔在朔縣與偏關之間,烏紇戍則位於靈邱縣平型關東北。長城從朔縣之西趨向東南,經寧武、代縣之北、渾源之南而達靈邱。這一段長城大致同北魏的”畿上塞圍”重合,長約四百餘裏,天保八年(公元557年)興修。

西段即從烏紇戍至居庸關的一段,則沿襲北魏”畿上塞圍”的舊基,從今平型關一帶斜向東北,經淶源、蔚縣之間,抵居庸關與天保六年所修築的外長城銜接,大約興築於天統元年(公元565年)。

第三條長城

這條長城的北端起於山西五臺縣與河北阜平縣之間的長城嶺,沿晉冀交界地帶南去,逾滹沱河,抵娘子關而止。大致呈南北走向,長二百餘裏,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修築,以防北周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