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廉臺之戰發生在十六國時期,是前燕擊滅冉魏的決戰。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目前網上流傳的各種小說或者史評中,廉臺之戰的起因被描述爲冉閔剛愎自用自不量力,不顧衆寡懸殊的不利形勢,拒絕部將們勸他暫時避戰的忠言,愚蠢簡單地立刻衝上去與鮮卑軍硬打硬拼,以至兵敗被殺。但是當我們細察原始史料,卻發現這些說法與真實情況全然不同,存在誤解史料或斷章取義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各權威正史的研究,同時參考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對廉臺之戰進行了詳盡嚴密的考證。

《晉書·慕容俊載記》的記載:“俊遣慕容恪及相國封弈討冉閔於安喜,慕容垂討段勤於繹幕,俊如中山,爲二軍聲勢。閔懼,奔於常山,恪追及於泒水。”

《資治通鑑》的記載:“閔軍於安喜,慕容恪引兵從之。閔趣常山,恪追之,丙子,及於魏昌之廉臺。閔與燕兵十戰,燕兵皆不勝。......閔以所將多步卒,而燕皆騎兵,引兵將趣林中。”

由此可見,魏昌之廉臺就位於泒水之畔,兩者是同一地點,換言之,廉臺之戰的地點就是在泒水之畔的廉臺。從史書中記敘來看,冉閔軍隊是有計劃地向常山步步南撤,刻意把敵人引向廉臺的河畔叢林地帶交戰,企圖利用有利地理環境揚長避短,以相對劣勢的步卒擊敗鮮卑鐵騎。 當然,燕軍皆爲騎兵,按說是能夠很快就能追上冉閔軍的,而之所以到廉臺才交戰,應該是因爲冉閔一路上邊打邊撤,所謂“十敗”,蓋指從安喜之戰開始,到撤退至廉臺爲止,一路連續10次擊敗慕容恪。

如圖爲今河北省地圖,由北向南依次爲: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中山,今保定市之定州市;

安喜,今保定市之定州市境內;

廉臺,今石家莊市無極縣境內;

常山,今石家莊市正定縣南部;

襄國,今邢臺市;

鄴城,今邯鄲市臨漳縣;

從地圖上我們可見,冉閔於352年初終於攻克了襄國,終於可以騰出手對付之前一直無暇應付的前燕了,於是冉閔就立即率領部隊離襄國北上,進駐中山(已被前燕佔領)以南的安喜,除了“遊食”蒐集糧食外,應該還有在此防堵燕軍南下的目的,燕王慕容儁則坐鎮中山,派慕容恪及相國封弈向南討伐冉閔,冉閔率軍南撤,一路且戰且退,連續10次擊敗燕軍的追擊,終於撤至泒水之畔的廉臺,企圖利用這裏的臨水與多叢林地帶的有利地理形勢挫敗燕軍,當然魏軍還沒來得及進入叢林即被燕軍引回,於是兩軍都始終沒有進入叢林,而是在泒水之畔的平地進行了慘烈的最後決戰。

冉閔的選擇不是沒有道理。

此時的慕容恪部由於孤軍追擊,已經和慕容儁的主力拉開了距離,無法得到援助。況且燕軍大都是善射的輕弓騎兵,機動力很強,儘管冉閔屢屢將之擊潰,但因安喜地處原野,輕騎兵即便失利也不過是四散逃走,過不了多久又散而復聚,冉閔的軍隊爲步騎協同,很難追上這種敵人打殲滅戰,所以儘管打了十場勝仗,也一直沒能取得決定性戰果。可現在不同了,魏昌城側面是山丘叢林地帶,慕容恪背後就是泒水,一旦潰敗就再也無路可逃,只能被趕進泒水裏淹死,想再一鼓而散,散而復聚,是做不到的。

冉閔勇猛無比,所部將士皆爲精銳,此前曾經多次擊敗燕軍,燕軍因此都十分畏懼,慕容恪爲克服部下的懼敵之心,特意在陣前激勵將士:“冉閔勇而無謀,一夫敵耳!其士卒飢疲,甲兵雖精,其實難用,不足破也!”。

冉閔雖然在平地上野戰對決也照樣能夠多次擊敗慕容恪的優勢騎兵,但爲穩妥起見,他先引軍向叢林進發,欲引燕騎兵至叢林作戰,以選擇更合適戰場,以圖一舉擊潰燕軍,但是慕容恪的參軍高開卻識破了冉閔的計謀,遂說服慕容恪不入叢林,而派輕騎截擊魏軍,然後佯敗誘敵至平地,冉閔見燕軍識破自己的計謀不肯進入叢林,又受不得燕軍激將,加之糧食短缺士卒飢疲不能久拖不決,且鑑於自己此前已經有過多次在平地上擊敗慕容恪的先例,遂決定乾脆將計就計,就在平地上與慕容恪進行決戰,企圖力挽狂瀾於既倒,在令燕軍後無退路的泒水畔殲滅燕軍。只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慕容恪竟有化腐朽爲神奇的招數,致使他一招棋差,滿盤皆輸。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第2張

屢次敗於冉閔,慕容恪此時已經把對手的戰術和習慣琢磨透了。

燕軍大都是騎兵,兵種過於單一。騎兵突擊力和機動性雖強,卻不像步兵能夠組成嚴密方陣,以盾牆或長矛牆來進行防禦,一旦敵人的騎兵衝過來,就只有對攻的份兒。而冉閔率重騎兵突擊驍勇無比,跟他對攻實在討不了好。所以冉閔每每留步兵和弓弩手庇護左右兩翼,親率重騎兵突擊燕軍中軍騎兵,這戰術屢屢得逞——他的兩翼還沒有被燕軍兩翼騎兵突破,燕軍的中軍騎兵就已經被突破了,從而導致燕軍整個戰場的潰敗。

既然這種戰術屢試不爽,那麼冉閔肯定還會使用這種戰術。但是這一回,慕容恪偏要把難以形成防禦陣容的騎兵佈置成不動如山的銅牆鐵壁。

決戰的這一天,雙方在魏昌城附近的廉臺列好了陣勢。冉閔一如既往,親率重騎兵直取慕容恪的中軍大旗,左右翼步兵緩步前進,隨時固守。慕容恪則下令左右翼前進,中軍騎兵與冉閔對攻。

冉閔騎朱龍寶馬,左操兩刃矛,右執鉤戟,一馬當先衝入慕容恪中軍陣地,順風斬殺數百名鮮卑勇士,委實驍勇無比。但當他沖垮了第一陣燕軍騎兵,和第二陣燕軍騎兵交鋒後,駭然發現原本一衝就散的騎兵突然變成了嚴密的方陣。原來慕容恪竟將第二陣的五千鮮卑精騎都以鐵索相連,如此列陣,除非斬斷鐵索,又或將擋路的每一匹馬都殺死,使鐵索墜地,否則休想前進一步。不僅如此,心思縝密的慕容恪將五千鐵索連馬放置在第二陣,是借第一陣騎兵加以掩護,以防被冉閔提前識破會改變突擊方向,等近在咫尺才發現鐵索就已經晚了。

冉閔和他的重騎兵全部爲鐵索連馬所糾纏。慕容恪指揮中軍騎兵包抄冉閔親衛騎兵的同時,指揮左右翼騎兵向冉閔滯留在後的步兵發起突擊。這一場慘烈的血戰從上午打到中午,魏軍前鋒甚至一度突破連環馬鐵陣衝至慕容恪本人附近,一度幾乎力挽狂瀾,連侍奉慕容恪左右的參軍高開也在激戰中因身受重傷而喪命,足見戰鬥之激烈,但此時不光是慕容恪的中軍騎兵圍住了冉閔,慕容恪的左右翼也消滅了冉閔的步兵,掉頭包抄回來,對驍勇的大魏皇帝形成了重重疊疊的包圍圈。

冉閔憑藉勇猛和親衛死戰殺開血路,潰圍而出,但向東跑有二十餘里,坐騎因傷重和疲憊而突死,冉閔被緊追不捨的燕軍騎兵所俘。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第3張

八月,鄴城陷落,冉魏亡。

附《資治通鑑》的原文:

魏主閔既克襄國,因遊食常山、中山諸郡。趙立義將軍段勤聚胡、羯萬餘人保據繹幕,自稱趙帝。夏,四月,甲子,燕王俊遣慕容恪擊魏,慕容霸等擊勤。

魏主閔將與燕戰,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諫曰:“鮮卑乘勝鋒銳,且彼衆我寡,請且避之,俟其驕惰,然後益兵以擊之,”閔怒曰:“吾欲以此衆平幽州,斬慕容俊;今遇恪而避之,人謂我何!”司徒劉茂、特進郎闓相謂曰:“吾君此行,必不還矣,吾等何爲坐待戮辱!”皆自殺。

閔軍於安喜,慕容恪引兵從之。閔趣常山,恪追之,丙子,及於魏昌之廉臺。閔與燕兵十戰,燕兵皆不勝。閔素有勇名,所將兵精銳,燕人憚之。慕容恪巡陳,謂將士曰:“冉閔勇而無謀,一夫敵耳!其士卒飢疲,甲兵雖精,其實難用,不足破也!”閔以所將多步卒,而燕皆騎兵,引兵將趣林中。恪參軍高開曰:“吾騎兵利平地,若閔得入林,不可複製。宜亟遣輕騎邀之,既合而陽走,誘致平地,然後可擊也”。恪從之。魏兵還就平地,恪分軍爲三部,謂諸將曰:“閔性輕銳,又自以衆少,必致死於我。我厚集中軍之陳以待之,俟其合戰,卿等從旁擊之,無不克矣。”乃擇鮮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鐵鎖連其馬,爲方陳而前。閔所乘駿馬曰朱龍,日行千里。閔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首三百餘級。望見大幢,知其爲中軍,直衝之;燕兩軍從旁夾擊,大破之。圍閔數重,閔潰圍東走二十餘裏,朱龍忽斃,爲燕兵所執。燕人殺魏僕射劉羣,執董閔、張溫,及閔皆送於薊。閔子操奔魯口。高開被創而卒。

《晉書·慕容俊載記》的相關記載:

俊遣慕容恪及相國封弈討冉閔於安喜,慕容垂討段勤於繹幕,俊如中山,爲二軍聲勢。閔懼,奔於常山,恪追及於泒水。

《晉書·冉閔傳》的記載爲:

時慕容俊已克幽、薊,略地至於冀州。閔帥騎距之,與慕容恪相遇於魏昌城。閔大將軍董閏、車騎張溫言於閔曰:“鮮卑乘勝氣勁,不可當也,請避之以溢其氣,然後濟師以擊之,可以捷也。”閔怒曰:“吾成師以出,將平幽州,斬慕容雋。今遇恪而避之,人將侮我矣。”乃與恪遇,十戰皆敗之。恪乃以鐵鎖連馬,簡善射鮮卑勇而無剛者五千,方陣而前。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俄而燕騎大至,圍之數週。閔衆寡不敵,躍馬潰圍東走,行二十餘里,馬無故而死,爲恪所擒,及董閏、張溫等送之於薊。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第4張

對慕容恪之“連環馬”問題的考證:

在歷史上頗有點名氣的廉臺之戰中,慕容恪利用“連環馬” 戰術擊敗了冉閔的少數步兵,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感到有必要澄清網上常見的兩個誤解。

第一個是,慕容恪的先前的“十敗”到底是不是誘敵之計?

《資治通鑑》記載:

閔軍於安喜,慕容恪引兵從之。閔趣常山,恪追之,丙子,及於魏昌之廉臺。閔與燕兵十戰,燕兵皆不勝。閔素有勇名,所將兵精銳,燕人憚之。慕容恪巡陳,謂將士曰:“冉閔勇而無謀,一夫敵耳!其士卒飢疲,甲兵雖精,其實難用,不足破也!”閔以所將多步卒,而燕皆騎兵,引兵將趣林中。恪參軍高開曰:“吾騎兵利平地,若閔得入林,不可複製。宜亟遣輕騎邀之,既合而陽走,誘致平地,然後可擊也”。恪從之。

如果燕軍的“十敗”真的是假裝敗退而非真敗的話,那麼燕軍就無須感到恐懼,否則豈不是自我矛盾了?另外慕容恪還不得不特意爲此巡陳並發表演講以激勵軍心,也正是爲了克服燕軍的恐懼之心,這同時也證實了燕軍此前的“十敗”確確實實的是失敗了,因而皆有懼敵之心,否則慕容恪就無須特意爲此巡陳激勵軍心,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道理。

換言之,兵力的衆寡懸殊,其實並不妨礙冉閔屢次以少勝多,冉閔憑藉着蓋世勇猛和出色軍事指揮,照樣可以多次擊潰鮮卑鐵騎,這樣看來,冉閔拒絕部下的勸阻,執意迎戰慕容恪,就不能簡單地說成是缺乏頭腦,而是符合他的作戰特點的,只是晉書的記載過於模糊與簡略,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誤會,而資治通鑑則考證訂正了這個問題。更何況,冉閔的迎戰也並不是人們所經常誤解的那樣去發蠻勁硬拼,而是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有計劃地且戰且退,刻意把敵人引向廉臺的臨水與多叢林地帶交戰,企圖利用有利地理環境揚長避短,以相對劣勢的步卒挫敗鮮卑騎兵。

第二個問題, 冉閔十敗鮮卑軍的地點是到底是平地還是樹林?

目前網上許多人因爲不願認真閱讀史書,人云亦云地誤以爲冉閔十敗鮮卑軍的地點是樹林,認爲慕容恪的“十敗”不過是因爲他的騎兵在樹林裏優勢不明顯,而冉閔步兵則在樹林中善於發揮優勢,然後冉閔中了慕容恪的誘敵之計,愚蠢莽撞地追出樹林,把自己送到平地上供慕容恪的騎兵宰割,從而全軍覆滅。事實上,這種看法完全是主觀臆斷和憑空猜測,與真實情況恰好完全相反。

按《資治通鑑》記載:“閔與燕兵十戰,燕兵皆不勝。閔素有勇名,所將兵精銳,燕人憚之。慕容恪巡陳,謂將士曰:‘冉閔勇而無謀,一夫敵耳!其士卒飢疲,甲兵雖精,其實難用,不足破也!’,閔以所將多步卒,而燕皆騎兵,引兵將趣林中。恪參軍高開曰:‘吾騎兵利平地,若閔得入林,不可複製。宜亟遣輕騎邀之,既合而陽走,誘致平地,然後可擊也’。恪從之,魏兵還就平地。 ”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第5張

由此可見,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應該是:

1,冉閔與慕容恪十戰,皆敗之;

2,鮮卑軍畏懼,慕容恪巡陳鼓舞軍心;

3,冉閔軍隊開始離開平地,向樹林移動,但是還未進入樹林,是在去樹林的半路上;

4,慕容恪派兵在半路上截擊魏軍,假意敗退,誘魏軍返回平地。

由此可見,慕容恪實際上是在善於發揮自己騎兵優勢的平地上,被人數遠少於自己的魏軍步兵所擊敗的,魏軍的戰鬥力之勁強可見一斑。 這說明即便是在平地上野戰對決,冉閔也照樣能夠以劣勢步卒擊敗慕容恪優勢騎兵,這樣看來,冉閔在廉臺之戰中依舊把戰場選擇爲平地,就不能簡單地說是錯誤的,而不過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插曲。

可見,即便是在衆寡懸殊的不利兵力條件下,在以步戰騎的不利裝備條件下,在平地上野戰對決的不利戰場環境下,冉閔也照樣能夠擊潰天時地利人數裝備都佔盡優勢的慕容恪軍。換言之,冉閔的失敗關鍵不在於上述諸不利條件,不在於他“不納忠言”或“愚蠢莽撞”,而在於他遇到了慕容恪的“連環馬“。

至於慕容恪的連環馬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按《資治通鑑》記載如下:

“恪分軍爲三部,謂諸將曰:‘閔性輕銳,又自以衆少,必致死於我。我厚集中軍之陳以待之,俟其合戰,卿等從旁擊之,無不克矣。’,乃擇鮮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鐵鎖連其馬,爲方陳而前。閔所乘駿馬曰朱龍,日行千里。閔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首三百餘級。望見大幢,知其爲中軍,直衝之;燕兩軍從旁夾擊,大破之。圍閔數重,閔潰圍東走二十餘裏,朱龍忽斃,爲燕兵所執。”

這裏似乎還涉及到一個問題,冉閔的兵力大約爲1萬人,這一點大家應該沒有什麼異議,那麼慕容恪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關於燕國軍隊的總人數,燕軍南下前夕,“簡精卒二十餘萬以待期”,有精兵20多萬,但是燕軍南下後的兩年多時間裏,攻佔了幽州全境和冀州的部分地區,得到了大批的人口以提供兵源和給養,並收編了大量後趙軍隊,同時又有大批雜胡投降了前燕,所有這些都足以使前燕的兵力獲得極大的擴張,因而廉臺之戰時前燕的總軍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二十餘萬”。

廉臺之戰中,冉閔真的剛愎自用、不自量力嗎?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第6張

再根據史書記載推斷,慕容恪軍的中軍應該一共有兩道前鋒,一道是5000連環馬方陣,一道用於在前面遮擋視線以迷惑魏軍,如果兩道前鋒的人數相當的話,那麼兩道前鋒合計1萬人左右,兩道前鋒之後則是慕容恪親自指揮的中軍主力,是燕軍的全軍中樞,負有保護慕容恪的重責,因而自然要比前鋒多得多,即便只有前鋒的2倍,也當有2萬人,那麼中軍一共合計約爲3萬人。 而鮮卑軍分爲三部,從慕容恪的部署來看,起決定性攻擊作用的是“燕兩軍從旁夾擊”,而正面的燕兵中軍主要是用於暫時阻擋冉閔、以待兩側伏兵齊上夾攻而已,因而兩側伏兵人數應該不會少於正面燕兵的中軍,那麼按左右兩側軍與中軍相等、均爲3萬人的話,那麼鮮卑軍總人數應該至少有9萬人,這個數字應該是比較保守的數字了,不能再少了,但是再多的話也恐遭人詬病說太誇張,所以我就取鮮卑軍爲10萬人。

由於慕容恪騎兵即便是在平地上野戰對決,也無法挫敗冉閔的少數步兵,反而被連續10次擊敗,因而不得不犧牲騎兵的機動性優勢,想出一個笨法子,也就是將最精銳的五千名鮮卑勇士用鐵鏈鎖起來,並犧牲他們的生命作爲肉盾牆,來抵擋冉閔軍的猛烈衝擊。當然,連環馬之前方還應該有另外一層騎兵,用於阻擋魏軍的視線迷惑魏軍,而將五千鐵索連馬放置在第二陣,以防被冉閔提前識破會改變突擊方向,等近在咫尺才發現鐵索就已經晚了。

慕容恪則率領中軍的主力部隊部署在連環馬之後,爲連環馬前鋒部隊的後盾,冉閔“望見大幢,知其爲中軍,直衝之”,亦即發現中計沒有退路後,立即斷然下令直衝慕容恪親軍,企圖擒賊先擒王力挽狂瀾來個魚死網破,並順風斬殺數百鮮卑勇士,突破連環馬鐵陣後直衝至慕容恪本人附近,連侍奉慕容恪左右的參軍高開也在激戰中因身受重傷而喪命,一度幾乎力挽狂瀾,但是這一切已經太晚了,因爲兩側的燕軍主力部隊已經圍上來了。

應該說,慕容恪兩側主力部隊的行動還是很迅速的:“俄而燕騎大至,圍之數週。”,但是正面的連環馬鮮卑騎士卻被冉閔本人瞬間斬殺數百人,蓋因他們被鐵鏈聯結在一起,無法自由躲閃與還擊,因而爲砧上之肉任人宰殺,同理被冉閔部下所斬殺的也必然極多,很快就死傷殆盡了。畢竟,這些燕軍將士無法自由躲閃,很容易被人砍殺喪命。但笨招歸笨招,對付冉閔這種前所未見的強敵還是終究有奇效的,冉閔似乎也沒有料到慕容恪居然會不惜犧牲部下將士們的性命去博取戰爭。雖然慕容恪犧牲了最精銳的5000勇士的生命,但是卻有力地阻滯了冉閔軍的突圍進度,爲慕容恪兩側主力部隊的合圍贏得了寶貴時間,而這時冉閔兵力短缺的劣勢開始凸現出來,而慕容恪的兵力優勢則開始發揮出來,於是“圍閔數重”,而這是此前世界上任何名將都不曾碰到的新情況,也是冉閔所事先根本無法預料到的,因而遭到挫敗,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