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的浣衣局到底是洗誰的衣裳?

古代的浣衣局到底是洗誰的衣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浣衣局到底是洗誰的衣裳?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那皇帝的這些衣服該如何清洗呢?爲了解決後宮皇帝和后妃的衣服清洗問題,宮內專門設置了浣衣局,以供皇帝和后妃使用。但是可以發現,雖然浣衣局最開始是爲了皇帝設置的,後來卻只見后妃服飾不見皇帝服飾,這又是爲何呢?

一、浣衣局的前生後世

1.明朝始設浣衣局浣衣局是一個宮廷官署機構,是明朝時期爲設立的爲宮廷服務的八局之一,雖然屬於內廷官署,由內務府的宮人組成,但是位置卻不在皇城之中,也是明朝十二監四司八局中唯一一個沒有設在宮廷內的機構。

2.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一

古代的浣衣局到底是洗誰的衣裳?

所謂宦官,並不是只是照顧皇帝后妃生活起居的奴僕。在明朝的政治體制機構中,宦官屬於內臣,雖然不是法定的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機關和官僚,但是卻是明朝實際治理中擁有一定權力的羣體,其背後直接代表着皇帝意志。

二十四衙門也就是十二監四司八局,是明朝內官的主要組織和機構,全面掌握着整個皇城的相關管理事宜。包括信息採集,膳食,珠寶存放和鑑定,服裝製作,洗浴,治病診療等等。

3.浣衣局的重要地位

而且由於不在皇城內,宮中其他衙門的年邁宮人無法再繼續勞作,就會被充入浣衣局,直至老死。這樣也是爲了避免宮人泄露出皇宮內發生的重要信息。

二、皇帝的衣服貴重且意義深刻

按照場合的不同,明朝皇帝的服飾也大致分爲日常生活,狩獵,祭天,朝拜,特殊節日和日期的服飾等幾大種類。日常生活就着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常服,狩獵時一般穿戎服,祭天的時候場合十分莊重森嚴,一般都需要用最高的禮遇對待祭天大典,因此皇帝一般都要穿冕服,在朝拜時穿牟服,喜事或者重大節日穿吉服,而喪事或者不好的節日和祭奠日就穿青服。

按照出席場合的不同劃分的服裝類別還只是不考慮其他因素下皇帝服裝的基本分類,如果還要考慮皇帝自身的偏好,還有四季變化引起的溫度差異使得同一種樣式的服裝在不同季節需要用不同的材料製成不同厚度的服裝,加上每年,這些基本服裝或大或小的變化,皇帝的服裝數量會比想象中的還要多。皇帝服裝這麼多,皇帝是否每一件都會穿到需要清洗然後再穿的地步?

2.既定的服飾發放

宮廷制度健全,規矩嚴格,井然有序,二十四衙門就是爲了維持皇宮秩序而設立。皇帝在特殊場合需要穿的特殊服裝除了尚衣局以外,任何人不得製作。而且皇帝的每一件龍袍、冕服、牟服等的製造都是有固定的規格的,一般都要遵從典制和禮數的約束,不可隨意也不宜過度。

同樣,皇帝的服裝製造有一定的規格,特殊服裝的處理自然也有相關的強制規定。相對於特殊服裝,皇帝的常服的置辦和處理沒有過於嚴格的要求,除了一定期限內尚衣局根據內務府發放下來的需要製作的皇帝常服數量外,后妃也可以爲皇帝置辦服裝。

3.特殊且貴重的服飾處理方法

到了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加強,因此,皇帝的地位也進一步上升,包括龍袍也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跨越。明朝中後期的龍袍,窮盡奢華,即使是十個繡工最精湛的繡娘,也需要花費三四個月才能完成一件龍袍。刺繡飛龍的線是金絲線,運用獨特的繡法,展現出其栩栩如生的形態,還會用珍珠,金箔等加以裝飾,其重量可達十斤左右。

因此,這些龍袍或者冕服是一定要被處理掉的,這樣貴重的服裝,背後代表的是古代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皇權,自然也不能隨意處理。

一般來說,像龍袍這種特殊的皇帝服裝,到了該處理的時候,都是直接銷燬的,不能落到其他人手中。這就是封建社會,皇權的地位,至高無上,在平民百姓還過着服裝修修補補又三年的清苦日子時,皇帝貴重的服飾穿了一兩次便銷燬了。4.極少數服裝需要清洗皇帝一生要置辦大大小小的衣服上千套,在古代封建社會較低的生產力水平下,這樣的服裝數量可以稱得上是天文數字,而且皇帝的每一套衣服都價值不菲。先不論朝服和龍袍等代表特殊地位的服裝,皇帝日常生活也會穿着常服,皇帝常服的價值也能夠比得上普通平民百姓半輩子的生活費用了。

而且皇帝的常服數量也不少,對常服的要求比朝服,祭天大典的服裝等要低很多,但是也仍然有很多衣服只穿一次便不再穿,因此需要清洗的衣服數量也不夠,只有極少數的衣服會拿到浣衣局這樣的內供清洗衣服的機構清洗。浣衣局本來就不是隻有清洗衣服的職能,就算是可以清洗衣服,也多是后妃在使用,皇帝真正需要清洗的衣服是極少的。

總結

浣衣局作爲明朝二十四衙門之一,承擔着非常重要的職能,雖然浣衣局位於皇城之外,但是和皇城之內的其餘宦官機構一樣,在管理皇宮相關事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封建王朝的帝王,就單服裝這一項來說,便超乎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其奢華程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