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爲何對關羽與馬謖的處理方式不同?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爲何對關羽與馬謖的處理方式不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同是立軍令狀,同是作戰失敗,爲何諸葛亮對關羽馬謖的處罰不同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中,有兩人給諸葛亮立下過軍令狀。一位是去守華容道的關羽,另一位則是去守街亭的馬謖。但是這兩人都沒有能夠完成自己受領的任務,一個放走了曹操,另一個丟掉了街亭。但是諸葛亮對他們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這又是爲什麼呢?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爲何對關羽與馬謖的處理方式不同?

一、關羽和馬謖的身份地位不同。

有人說,諸葛亮不殺關羽是因爲關羽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他對關羽法外留情。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現實中,諸葛亮不是儒家弟子,他的思想更多傾向於法家和縱橫家。因此,諸葛亮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人,他的爲人處世十分靈活。

比如說在對法正的態度上,就體現出諸葛亮的這個特點。法正是劉備的重要謀士,爲劉備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法正的性格有個缺點,那就是睚眥必報。在奪取益州後,法正因功擔任了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爲謀主。

於是大權在握的法正,就對昔日和自己有仇的人進行了報復。他獨斷專行,擅自殺死了幾個過去中傷誹謗自己的人。有人就此事找諸葛亮,要求諸葛亮法正。但是諸葛亮解釋說法正對劉備的事業有大功,就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也沒有什麼。因此,諸葛亮最終也沒有懲罰法正。

我們從此可以看出,諸葛亮做事的原則是顧全大局,一切以蜀漢政權的最大利益爲重,並不以條條框框約束自己的手腳。關羽和劉備之間的關係密切,而且關羽又是蜀漢排名第一的武將,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裏佔有重要的位置。對於這樣一位對蜀漢舉足輕重的武將,諸葛亮自然不會把他斬首。

而對於馬謖就不同了。諸葛亮雖然看重馬謖的才能,但是馬謖從身份地位來說,對於蜀漢的影響是很小的。尤其是馬謖在街亭之戰中的表現,可謂是身敗名裂。在這一戰中,馬謖暴露出自己言過其實的本質。對於這樣一個對蜀漢毫無用處,而且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人,諸葛亮自然不會留情了。

二、關羽和馬謖採取的軍事行動不同。

關羽守華容道時採取的軍事行動,也與馬謖在街亭採取的行動不同。在關羽守華容道的時候,他忠實的按照諸葛亮的佈置行動,完美地實現了諸葛亮的計劃。當曹操逃到岔路口的時候,關羽按照諸葛亮佈置,在小路放起了烽煙。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爲何對關羽與馬謖的處理方式不同? 第2張

曹操按照自己對諸葛亮的認識,認爲諸葛亮用的是“虛而實之,實而虛之”的原則,故意在小路放火,引導他向大路撤逃。因此曹操自作聰明,選擇了走小路,結果正與埋伏許久的關羽撞上。在曹操百般乞求下,顧念舊情的關羽最後還是放走了曹操。

但是馬謖在街亭的行動與關羽完全不一樣。在馬謖出兵街亭時,諸葛亮對他進行了百般叮囑,讓他在五總路口當道下寨,阻擋魏軍的進攻。可是馬謖一到街亭,就改變了諸葛亮的作戰計劃。他不但沒有當道紮營,還把蜀軍拉上了南山。

馬謖在南山紮營,無非是想複製當年蜀軍在定軍山的戰例。當年劉備奪佔定軍山,迫使夏侯淵前來爭奪。在夏侯淵和他的部下求戰不得,疲乏懈怠之時,遭到蜀軍的進攻。曹軍因此被打得大敗,夏侯淵也被黃忠斬殺。經此一戰,奠定了漢中之戰的勝局。

可是馬謖沒有想到的是,南山上沒有水源,而他的對手也不是有勇無謀的夏侯淵,而是老謀深算的張郃。張郃汲取當年定軍山的教訓,首先派人截斷了蜀軍的汲水之道。當蜀軍因爲缺水不戰自亂的時候,張郃輕易地就擊敗了蜀軍,奪取了街亭。

在戰爭中,統帥最看重的就是令行禁止。關羽雖然放走了曹操,但是在作戰過程中,他並沒有違反諸葛亮的將令,體現了他對諸葛亮指揮的尊重,在諸葛亮眼中還是可以原諒的。而馬謖擅自修改諸葛亮的將令,並且還因此遭到了慘敗,這在諸葛亮眼中是罪無可赦的。

三、關羽和馬謖的認罪態度不同。

諸葛亮對關羽和馬謖的處理態度不同,還跟他們的認罪態度有關。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之後,關羽並沒有逃避責任,而是在放走曹操的時候,就打定主意到諸葛亮那裏領受懲罰。關羽的這種大義凜然的作風,讓諸葛亮十分敬佩。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爲何對關羽與馬謖的處理方式不同? 第3張

而馬謖的做法卻跟關羽迥然不同。他在打了敗仗後,主動放棄了作戰指揮,放棄部下獨自逃命去了。如果張郃乘勢攻打諸葛亮的大營,沒有任何防備的蜀軍將會面臨滅頂之災。幸虧有王平進行了抵抗,才使得張郃沒有敢於追擊蜀軍。

讓諸葛亮更加難以容忍的是,馬謖在逃離戰場後,竟然沒有回到諸葛亮的大營。馬謖獨自逃回了蜀中藏匿起來,經過很長時間才被抓獲歸案。馬謖這種行爲,已經觸碰了諸葛亮的底線,讓他忍無可忍。

在《三國志》中,對於諸葛亮的爲人處世進行了總結。對於犯錯的人,諸葛亮的處理原則是,“盡忠益時者雖利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對應這條原則,我們就會發現關羽和馬謖的態度正好相應其中。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他的行爲當然是錯誤的。但是關羽對自己的錯誤沒有隱瞞,而是光明正大地到諸葛亮面前請罪,甘願接受懲罰。這正好與諸葛亮的“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的處理原則對應。由於關羽甘願承擔責任的態度,使得諸葛亮放過了他。

而馬謖在戰敗之後,採取的卻是逃避責任的態度。他本身的行爲就觸犯了諸葛亮“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的原則,使得諸葛亮不得不處罰他。他還逃跑藏匿,使得諸葛亮連給他尋找藉口的理由都沒有辦法。因此,諸葛亮不得不斬了馬謖,用以平民憤,振奮軍心。

結語:

關羽和馬謖都給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也都說作戰失敗,聽從諸葛亮的懲罰。諸葛亮放過了關羽,卻殺死了馬謖。這中間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手下是關羽和馬謖的身份地位不同,相應地對蜀漢的作用影響不同,諸葛亮爲了蜀漢的最高利益做出了選擇。

其次是兩人在作戰中執行諸葛亮的軍令態度不同,關羽忠實地執行了諸葛亮的命令,而馬謖擅自改變了諸葛亮的軍令。最後,關羽和馬謖承擔罪責的態度不同。關羽勇於擔責,馬謖則逃避責任。這使得關羽在諸葛亮眼中情有可原,而馬謖則是罪不可赦。因此,諸葛亮對兩人的處理也有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