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清照一邊飲酒一邊寫詞,不同時期飲出的酒滋味不同

李清照一邊飲酒一邊寫詞,不同時期飲出的酒滋味不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女詞人,婉約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清照雖然婉約可人,卻又兼具大丈夫之氣概,她的一生彷如一首傳奇的詩歌,而她作的詩詞,又如一首婉約曲。她的一生,她的情愛,她的詩詞,都被她化作酒中的各種滋味,可以慢慢品飲,也可如男子般一飲而盡。

李清照雖是女子,但她愛酒的程度卻與李白、蘇軾等大詩人不相上下。酒也是李清照人生的調味劑,無論她的生活是怎樣的起伏跌宕,而酒始終陪伴着她,只是,不同時期飲出的酒的滋味不同而已。

李清照一邊飲酒一邊寫詞,不同時期飲出的酒滋味不同

李清照出身在一個書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進士出身,也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其母是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的狀元王拱宸的孫女。

李清照自幼聰慧,又有着良好的家庭教養,使得她在少女時代便展露出過人的文學才華。某日黃昏,一個妙人兒,一邊泛舟一邊品酒,“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醉花陰》)

那時的北宋還算安定,李清照家庭富足,她每天都是快樂地度過,所以她的詞裏都透着一股天真浪漫的少女情趣。那時的她“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那該是一幅怎樣動人而有趣的畫面啊,那位多才的少女,是如此的天真爛漫,這短短的幾個字,無不彰顯出她的少女時代是多麼的美好。

李清照一邊飲酒一邊寫詞,不同時期飲出的酒滋味不同 第2張

她是《浣溪沙》中那個“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的多情少女;她也是那個在《如夢令》中叫嚷着“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的率性女孩;她更是那個在《玉樓春》中揮筆寫下“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的灑脫少女。這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都在顯露着她那率真而多情的個性。

但是,李清照無憂無慮的少女時代很快就結束了。宋徽宗建中元年(1101年),18歲的李清照和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

趙明誠也是一個和李清照有着相同志向的翩翩少年,小兩口婚後在一起研究金石書畫,如漆似膠,如神仙眷侶一般,過着“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羣花比”(《漁家傲》)的日子。

然而,正所謂“花無百日紅”,北宋末年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李清照婚後的第二年,李清照和趙明誠一對活鴛鴦被拆散,李清照被迫離開京城後,開始飽嘗相思之苦。

李清照一邊飲酒一邊寫詞,不同時期飲出的酒滋味不同 第3張

漸漸地,李清照的詞裏開始出現“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這樣的詩句。

李清照不再是“興盡晚回舟”,而是“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蝶戀花》)

此時的李清照爲了減少思念,只得與酒爲伴,她一邊飲酒一邊寫詞。“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念奴嬌》)

李清照爲了排遣心中的愁苦,常常飲酒作詩,可是在詩成酒醒之後,那種無端的愁緒又涌上心頭來。她身子消瘦,不是因爲飲酒度日,也不是因爲悲傷春秋,“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而是因爲思念遠方的夫君,“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鳳凰臺上憶吹簫》)

靖康二年(1127年),李清照44歲,“靖康之恥”爆發,北宋的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被金兵北掠而去。李清照的生活也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她和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一樣,忍痛離開家鄉,李清照和趙明誠先後南渡,他們畢生收集的金石書畫在南逃的過程中遺失大半。

李清照一邊飲酒一邊寫詞,不同時期飲出的酒滋味不同 第4張

兩年後,趙明誠又意外地病逝,留下獨自飄零在異鄉的李清照。這對李清照來說,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作爲孤身南下的一介女流,她面對着春景只能發出“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蝶戀花》)

李清照睹物思人,可是卻物是人非,國家已經淪陷,故鄉是再也回不去了,而現在,自己再也見不到丈夫了,經過這樣一段鬱鬱寡歡的日子,“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終於病倒了。

這時,一個內心奸詐的小官吏出現在李清照的生活中,他就是張汝舟,此人以爲李清照南下時攜帶了大量的金石玉器,結果婚後卻發現李清照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家財萬貫,於是,就對李清照拳腳相向。

李清照本來以爲後半生有了依靠,結果沒想到卻走進了一個更加恐怖的地獄。爲了擺脫這種生活,李清照選擇了玉石俱焚的方式——去官府告發張汝舟的種種罪行。按宋朝法律,婦告夫當入獄,最終是他們雙雙入獄。李清照經友人大力營救,被關押了九日之後才被釋放了出來。

此時的李清照對生活充滿了絕望,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武陵春·春晚》)

在這種情景之下,或許,只有喝酒才能忘卻國破家亡之痛,李清照只能“不怕風狂雨驟,恰纔稱,煮酒箋花。”(《轉調滿庭芳》)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就像是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她悲嘆:“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菩薩蠻》)

李清照的一生正處於北宋的滅亡與南宋的苟延喘息之際,她前期的幸福生活與後期的漂泊流浪生活,恰如大宋王朝一個先盛後衰的縮影。

因李清照寫下的這許多優秀的詩詞,而將她的名字永遠地留在了歷史中,又因爲李清照愛酒,她的詩詞和酒又總有着難解的緣分,使李清照成爲我國曆史上最具魅力的大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