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日本泡沫經濟原因 日本泡沫經濟發展始末

日本泡沫經濟原因 日本泡沫經濟發展始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泡沫經濟(バブル景気)是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

簡介

根據不同的經濟指標,這段時期的長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間的4年零3個月的時期。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因此隨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日語中“平成景氣(日語:平成景気;日語假名へいせいけいき)”基本與此同義,但有時也包括此後的經濟蕭條階段。

時代背景

背景

1985年9月22日,世界資本主義五大經濟強國(美國、日本、西德、英國和法國)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當時美元匯率過高而造成大量貿易赤字,爲此陷入困境的美國與其他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佈介入匯率市場。此後,日元迅速升值。當時的匯率從1美元兌22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後的1美元兌150日元。由於匯率的劇烈變動,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賬面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爲了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國內市場。當時日本政府爲了補貼因爲日元升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產業,開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市場上利率下降,於是產生了過剩的流通資金。

另外,當時還有下列背景: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的銀行煩惱於向優良製造業企業的融資案件,於是開始傾向於向無附加產值的不動產、零售業、個人住宅等融資。

198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形成了資金集中在股票市場的上升通道。

日本泡沫經濟原因 日本泡沫經濟發展始末

加速上揚

1989年三菱地所花2000億日圓(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爲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惟這只是泡沫經濟的虛假資金。1996年7月三菱地所因爲無法償還貸款破產,洛克菲勒集團將最初建造的14棟大樓轉讓。2000年,房地產業者Jerry Speyer(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族長David Rockefeller的好友)以18.5億美元買回這14棟大樓。而較新的4棟大樓則仍然爲三菱地所的全資子公司洛克菲勒集團所擁有。

由於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日本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爲明顯。其中,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的土地神話的影響,以轉賣爲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平,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爲擔保,向債務人大量放款。此外,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賬面財產增加,刺激了消費慾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發展。

1985年到1988年期間,隨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爲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麼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爲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巖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論點,認爲土地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實際需求,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

從經濟學原理來說,土地價格上升,導致租用土地的工廠或辦公樓的企業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購入債券,因此會帶來土地需求下降。根據供求理論,價格終將趨於均衡。但是日本企業普遍實行以賬面價值計算土地資產的做法,因此從表面上看企業的收益率也並無變化,而賬面價值與現實價值的差額就導致了賬面財產增加,從而刺激日本企業追求總資產規模而非收益率。

當時爲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爲休閒旅遊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1989年10月,日本泡沫經濟達到頂點的這一年,三菱地所以8.46億美圓(以當時的匯率,約合1100多億日圓)的價格購買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擁有者洛克菲勒集團(Rockefeller Group)51%的股權,從而取得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控制權,成爲日本當年海外投資的經典案例。此後,三菱地所又分批購買了洛克菲勒集團剩下的所有股權。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爲“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着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周邊各國及地區

蘇聯:由於阿富汗戰爭以及美蘇軍備競賽,加之東歐諸國劇變,導致蘇聯解體,佔據全球原物料輸出一席之地的共產集團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歐洲:由於嚴重的高失業率和東歐民主化,許多人冒險前往西歐,當時歐盟尚未組建,沒有一體化的管理,歐洲地區國際和社會秩序也非常混亂。

美國:經過1980年代中期的經濟週期,逐漸走入低谷。住房金融產業出現危機,社會信用危機日益嚴重。此外,經常性支出趨向平衡,但國內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也不斷上升,財政赤字創下歷史紀錄。

拉美:因爲產業升級不佳,面臨中高收入陷阱,使得經濟出現停滯,投資者陸續離開。

在這樣的世界形勢中,政治經濟都比較安定的日本出現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號,全體國民預感到“日本的時代”即將到來。當時在世界各國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個普通發展中國家的日本,已經迅速成爲了遍地黃金的富裕國家。使得投資吸引力大增。

潛在問題

期待通過資產價值上升而獲得利潤的手法,隨着資產價格的上升會越來越難以奏效。當資產價格最終停留在高水平時,最終的資產持有者將無法獲得收益。但可怕的不僅如此,一旦資產價格回落到之前的水平,那麼資產持有者將承受與其所有前手所獲得的利潤相當虧損。因此,缺乏持續性的資產價格逐漸進入平穩狀態。

另一方面,對推崇一戶一屋的日本都市來說,地價上升帶來了嚴重的住宅不足問題。居住在大城市的普通勞動者,根本無法承擔高額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遷往郊區。當時這種狀況導致了人們早買早賺的心理,進一步刺激了地價上升。

當時地價帶來的住宅問題,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關注。之後政府採取平抑地價的政策,對金融機構也施加了壓力。

 泡沫破裂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峯。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慾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賬面資本虧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賬面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着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賬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爲烏有。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佈《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這一人爲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由於土地價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

總而言之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於各項資本投資標的物都出現了來不及脫身大量“套牢族”,從房屋、土地到股市、融資都有人或公司大量破產,之後產生的恐慌心理使得消費和投資緊縮的加乘效應,不只毀掉泡沫成分也砍傷了實體經濟,且由於土地與股市的套牢金額通常極大;動輒超過一個人一生所能賺取的金額,導致許多家庭悲劇,所以這四年爆起爆落的經濟大洗牌等於轉移了全社會的財富在少數贏家手中,而多數的輸家和高點買屋的一般家庭則成爲揹債者,對日後長達一代人的日本社會消費萎縮經濟不振種下了因子。

形成泡沫的原因

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爲什麼日本政府長期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爲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再一次回到日本泡沫經濟的起點-1985年。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着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係將成爲“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爲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總結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着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當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