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道的意思 道德經

道的意思 道德經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道,是中華民族爲了認識自然爲己所用的一個名詞,指的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可以說是事物變化運動的情況。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盡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它即變化之本, 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過而變之、亙古不變。其始無名,“老子”強名曰:“道”。

  “道”散形爲炁,炁聚形爲“太上老君”。——《老子想爾注》。

  “太上老君”是大道的本體(道體),“先天一炁”是大道作用(道用)。

  《道德經》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道體)……道之爲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太上)。……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先天一炁)。

  《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道體),無爲無形(道用),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爲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爲深;先天地生而不爲久,長於上古而不爲老。

道的意思 道德經

  道

  概念

  字義

  道家的“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等。老子所說的“道 ”有以下幾層意思:第一,世界的本原(本體),世界由以出發、由以產生的基礎;第二,世界的本質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體現實性)的決定力量,第三,世界形成、產生和發展全部歷史的述說,也即對道以自身爲本原、以自身爲本質的自我產生、自我發展、自我表現、自我完成的全部歷史的述說。

  春秋時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這在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中是一個重大的變革。“道”生成演化萬物就屬於“宇宙論”問題;“道”決定萬物的存在就是“本體論”問題。老子的論述雖然相當簡潔,卻已把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提出來了,這是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的突出貢獻。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擺脫了宗教或神化的束縛,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世界起源問題和存在根據問題的大思想家。他邁開了走出宗教或神化之網的第一步,闖入了理論思維的新天地,這標誌着中華民族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的一個飛躍,在中國哲學史上有着重要意義。

  簡言之,“道”:一.宇宙萬物產生和發展的總根源,這也是老子哲學的核心;二.自然規律;三.人類社會的一種規則、法則。“道”作爲世界之不同於一般的“有”,也不同於一般的“無”,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無”的一面,道是“有”與“無”以及一切萬事萬物的統一。

  道與德的關係

  道是“一”之上,形而上的形而無上,不可言說者,爲體。 德是道所衍生的萬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規律,爲用。

  先秦思想

  《莊子·繕性》:“道,理也。……道無不理”。

  《管子·君臣上》:“別交正分之謂理,順理而不失之謂道”;“夫道者虛設,其人在則通,其人亡則塞者也,非茲是無以理人”。

  《易傳·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

  《韓非子·解老》以“道理”並提,認爲“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故曰:道,理之者也”。可見,先秦思想家已經普遍在使用“理”解釋“道”。

  解字

  從郭店簡文的“道”(從“行”從“人”,“人”在“行”中),甲骨文中已有相應的“道”字。石鼓文、金文的“道”字,“行”的中間是“首寸”(頭與手)或“首止”(頭與足),實屬“人”形的繁化。字形而言,“道”是一個人處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字形本意更像是“置人於路”之指事,而非所行之路之象形。凡是自主上路的,作“蹈”解;如果是引人上路,則作“導”解。

  簡史

  老子論道

  到了春秋後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成爲道家的創始人。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只推論到天,至於天還有沒有根源,並沒有觸及到。到了老子,開始推求天的來源,提出了道。他認爲,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對於老子所說的道,歷來解說不一。有的人認爲,道是精神性的本體,它是脫離物質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有的人則認爲,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未分的統一體,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唯物主義。老子認爲道生成天地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生成萬物之後,又作爲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而蘊涵於天地萬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無間不入,無所不包。道雖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但它不同於可感覺的具體事物,它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構成天地萬物共同本質的東西。所以,“道”存在於人類語言及圖文之外,心靈可以感知而無法言傳和圖示。不能靠感覺器官去體認,也難以用普通字詞去表示,只能近似地用比喻和描述來說明它的存在。

  對於世界的統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測和描述。老子的道論,對於後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也有人說“道生一,一生二”,意思是指,在誰也不知道的地方產生了本源之氣,這個本源又分化爲陰與陽這兩種氣。在這種情況下,道即是無,也就是誰也不知道,誰也不能夠定性,也就是未知的神祕的。因爲道的未知特性,故越是給道下一個結論,那麼就越是錯誤的。在“道”代指未知事物的情況下,“道生一,一生二”這句話,常被人認爲“一”即指本源,這個“本源”,被許多人當作了已知的、可解釋的、可定性的“道”。這個“一”所代指的道,就成爲陰陽家關於道的學說,它是許許多多的道學說中的一種。

  道論演變

  略後於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他認爲,人事必須“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違反客觀規律,必然招致災禍。“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他說的天道主要指陽至而陰,陰至而陽,盈縮轉化,周旋無盡的矛盾運動法則。天時於己不利時要主動退避,天時對已有利時要積極進取。范蠡受老子道論的影響,說“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國語·越語下》)。他主張適時積極進取,對老子貴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戰國時期,齊國稷下道家用“精氣”來說明道,把虛而無形的道看作是流佈於天地之間、遍存於萬物內部的“精氣”。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管子·內業》)老子曾把道表述爲“衝氣”,並說“其中有精”。稷下道家從唯物的方面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這一思想,把道表述爲無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機活力的精氣。精氣說對後來中國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它賦予精氣以靈性,有神祕化的傾向,有唯心主義色彩。

  莊子是戰國中後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爲道是世界的終極根源,是無所不覆、無所不載、自生自化、永恆存在的宇宙本體,否認有超越於道的任何主宰。他還認爲不可能給道提出明確的規定,“道不當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爲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爲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爲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爲深,先天地生而不爲久,長於上古而不爲老”(《大宗師》)。對於莊子的道,當前學術界有人認爲是獨立自存、超越時空的絕對精神,並以《莊子》書中“物物者非物”之語爲根據,證明道是非物質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認爲道是指具有無限性和永恆性的、產生了天地萬物並存在於其中的物質本體,並以《莊子》書中“通天下一氣”之語爲根據,說明道就是物質性的氣。大多數學者認爲莊子誇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祕性,並把事物的相對性絕對化了,否定事物之間的差別,表現爲相對主義,他的道論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向。

  韓非汲取並發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提出了關於道、德、理三者互相關係的學說,辯證地處理了它們的關係。他認爲,“道者,萬物之始,……萬物之源”,是“萬物之所以然”、“萬物之所以成”。把道視爲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天地萬物存在與發展的總依據。他還認爲,“道”是終極範疇,是萬物的普遍規律。而萬物的特殊本質就是“德”,“德者,道之功”,萬物的特殊規律就是“理”,道是“萬物之所稽”,“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把道、德、理的關係視爲物質世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一。

  戰國時期儒家學者所著《易傳》也提出關於道的學說,認爲道就是對立面相互轉化的普遍規律。《周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一陰一陽相互轉化視爲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道視爲無形的抽象規律,與有形的具體事物區別開來。

  到宋代,張載以道爲氣化的過程,說“由氣化,有道之名”;程頤、朱熹則以道爲理,表現了氣本論與理本論的不同。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範疇是道家提出的,後被各家學說所接受,雖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爲宇宙本原、普遍規律性的代名詞。它對於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規律性,起到促進作用。

  特徵

  道的客觀性

  道是客觀的,它是萬物的基礎,道與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道之爲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爲一,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無物卻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無序的有序。“無”和“有”是道的別名,都是客觀的。道創生了萬物,而且養育萬物,道對萬物“生之畜之”。

  道的普遍性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氾濫的江河,到處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無時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恆存在的。道的普遍性決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蘊含性。“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見它的普遍性與無限性。“上善若水”,“水幾於道”。水是普遍存在的,當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道循環往復

  道的運動過程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道永恆存在,運動不息,循環運行。“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從起點離開,越離越遠,達到一定限度,又返回來。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環往復的運行,沒有衰敗的時候。它總是從起點開始,最終又回到起點,形成一個圓圈。這與太陽一天的視運動形成的圓圈是很相似的,也與一個太陽年的週期類似,二者存在着同構性。東西南北的方位順序,與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相認同。空間聯繫着時間,時間聯繫着空間,時空是統一的。從時間可以認識空間,從空間可以認識時間。

  道對立統一

  道是一個複雜矛盾的統一,最大的矛盾莫過於陰與陽的矛盾,這類似於黑格爾的肯定與否定的矛盾。“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與陽是道的功能和屬性,而道是二者的統一。與此相聯繫的是“無”與“有”的矛盾,這二者是道的別名、道的化身。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有”,就沒有“無”。此外,還有一系列矛盾關係,諸如:難易、禍福、強弱、剛柔、美惡、善與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辯證法大師,在他的論述中,包含着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道無爲。無爲是道之子,它是道的本性,道的體現。天道自然無爲,道“無爲而無不爲”。它什麼也不做,但是什麼都做成了。天得到它,變得清朗;地得到它,變得寧靜。無爲的思想貫穿《道德經》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無爲,轉化到人身上,要求人們象道那樣自然無爲。他指出“爲無爲,則無不治”,人們只要堅持無爲的原則,什麼事情都能辦好。

  道虛

  虛是道的狀態,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沒有邊際。它又無時不在,無始無終,它是最大的虛空。它產生出萬物,也是萬物的宗主;它裝載着萬物,永遠也裝不滿。它的作用無窮無盡,道虛的作用就是無的作用。它能化解萬物的矛盾,協調萬物的關係,與萬物混而爲一。

  老子思想

  老子(公元前574年--公元前460年),姓李,名耳,亦稱老聃,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尊爲道祖。關於他的生平事蹟,已難以詳考。從老子的家世來看,他的先輩做過太史、太卜一類的官,在身份上接近於卿大夫,屬於貴族中上層。老子的原籍是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但由於周王室太史一類的官職是世襲的,因此,老子很可能出生在洛邑。年長後,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管理圖書典籍的官吏)。在這裏,他潛心於書籍之中,見聞廣博,熟悉舊的典章制度,通曉歷史,對人世有了更深切的認識,進而形成深奧、玄妙的思想體系。

  按照司馬遷的記述,老子是一位學識淵博、社會經驗豐富、精通古代禮制而又對禮持嚴肅批評態度、脾氣有些古怪的老者。他生活在周景王、周敬王時代,社會動盪,民心思變。他也許像許多正直的大臣一樣,向周王上過治國的策論,此時的周王已沒有重振王權的偉大抱負,考慮的只是如何除掉有不臣之心的王室異己,如何在各諸侯強國間巧妙周旋,以圖苟且偷生。老子是個智者,當他的理想無法付諸實施時,不像有些大臣那樣捲入王室的是非之爭,從而招來殺身之禍。他埋頭讀書,接待一些像孔子一樣的求學者,清談遠離現實政治的哲學命題。

  老子綜觀歷史禍福成敗,融匯各種學問,創造出自己的學說。在他的思想學說中,“道”是他經常談論的。他認爲“道”是世界萬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道”究竟是什麼?按他的話講是一種“視而不見”、“聽之不聞”、“博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狀”的精神實體。“道”創生了萬物,“萬物”創生以後,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應該順其自然。人們把以老子爲宗的學派稱爲道家學派。

  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樸素辯證法的因素,“正復爲奇,善復爲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對立面可以轉化。老子還說,“道”具有“有”和“無”兩種性質,並用生動的事例來說明“有”和“無”的關係。他說,一個杯子,因爲中間是空的,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一間房子,也是因爲它的“無”,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給人便利,全依賴“無”發揮它的作用。僅有“有”,是發揮不了大用處的,惟有“有”與“無”配合才能產生大用。《道德經》,又名《老子》,傳爲老子所作。雖只有五千言,其中哲理卻博大精深,能參透玄機者,可稱得上是得道高士。老子見周(東周)室將亂,於是騎着青牛,從洛陽往西,出函谷關而去,不知所終。

  道與意識

  “道”是推動宇宙運行最根本的規律,是“天”的意識,它不受時空的限制。

  意識分爲意和識,意就是思考,就是基於概念達成目的的過程,識就是感受,就是詮釋概念的過程。

  當我們去思考“道”時,它從一個巨巢中生生不息,於是萬物生,當我們去感受它時,天人合,於是萬物靜。

  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無時無處不在,它超越時空,即在變又不變,若一定有規律則“大道至簡”

  人腦是小宇宙,人有意識,而天也有意識,意識並非物,天的意識和人的意識沒有分別,都從於道,人的意識和天的意識是糾纏在一起的,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有天的烙印,你的命運同樣也不全由你掌握。

  道即太上

  《老子想爾注》:“道者,一也”。“一”散爲氣,“聚”爲太上老君。“道就是太上老君”。

  太上“散”爲混沌元氣,“聚”爲無極大道。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身”。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祖宗,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

  太上體自然而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道祖爲萬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點真陽之光。以道心觀天心,真陽發動處,當用之時,元神,元炁,同稱謂玄元氣,謂玄元神,謂玄又玄。靜者爲性,動爲元神。

  宋仁宗御贊曰:大哉至道,無爲自然。劫終劫始,先地先天。含光默默,永劫綿綿。

  百王取則,累聖攸傳。萬教之祖,玄之又玄。

  “道”是天地之始,是萬物之母。是宇宙的萬物的始基。是永恆、絕對的形而上存。它不能被言說,也不可被命名,如成玄英說的:“三絕之外,道之根本,所謂重玄之域,衆妙之門。意亦難得而差言之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要有道必然要有另一個產生任何一個道的根源此即爲一切道的根源簡稱宇宙根源、而萬物之道即爲常道之“道”,產生宇宙一切道的根源即爲“非常道”,此爲表達而用的字之名,有常名即爲“道”這字、無名即爲“非常道”之無表達之字而無正常名。

  道,非道,亦非非道。道只是古人爲了方便而使用的一個名稱,簡而言之,道只是一個名稱,只是一個字,而不是道的本質,道的本質是天地自然之理。

  道教闡釋

  鴻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稱名曰道(太上無極大道)。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第二化玉宸道君,靈寶天尊;第三化太清聖主,道德天尊。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萬物。陰抱陽,生天地萬物,生聖,生賢,倶以從道而生,生生化化,無極無窮之妙哉。

  《太上老君開天經》講得非常清楚,未有天地時,那時無天無地,無陰無陽,無日無月,無晶無光,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無前無後,無圓無方,百億變化,浩浩蕩蕩,無形無象,自然空玄。窮之難極,無量無邊......唯吾老君,猶處空玄寂寥之處、玄虛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而生。而後,“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爲世界,而有“洪元”。

  太上老君開闢天地的歷史(無極過渡太極):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宮→元皇→太上皇→伏羲......

  描述

  道:分道之本,道之末(左右之道),後天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先天道亦有後天道,而道之末即爲“道”自已的變化和接觸改變的運化,先天之道表現爲:無中生有,有中改而變、變可異亦可無,道之本和後天道同時含左右之道合而爲一,道之末的變數無窮無盡。道:無所不包、無形無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有變則正之、過而變之亦可過而不變,意思就是道在世界裏是無盡的,另一個意思是道可因選取對象的不同和背景的不同而改變道的性質和所屬範圍。無“道”自已的變化和接觸改變的運化之道即爲該範圍內的道,道的基本組成,分道之本和後天道、抽象的分爲後天道、道之末和道之本。原來的道之本和後天道組成的道有所變後則爲新環境的新道,新道亦分先天之道和後天之道,而原道則變爲道之本、新道變爲後天道,如是漸進循環。道若不變即“道”沒有自已的變化和接觸改變的運化則爲一個道、道若有任何變則此“道”變爲道之本而此“變”則爲道之末,道之末根據先天之道決定後天道,所以此“道”有變則先出道之末而現道之本再定後天道,後天道是道之本的表現,先天之道是後天之道的必需和根源。若能把先天道與後天道運化以至身與環境運化同一、名爲得道,若能把先天之道與後天之道運化出來則爲得道之一、因道之末變數在不同道中的特異性所以爲“之一”。

  一切道的根源和道的基本組成來看,根源產生第一個道之末、而後現先天道、第三個定後天道,另一方面拓展到道的變化情況來說、“道”產生第一個左右之道,而第二個定”新道“即新的道之本和後天道,而新道繼續遇到”變化“變成又一個道,如此模式循環,這便是全部道的變化的總體概括。這兩方面的綜合變化即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當然老子此話是建立在以“1”爲基本單位,道爲根本、一爲變化的基礎、二爲基礎變化、三爲全部的總體變化。

  若人真要明道,先離道名,既離道名,唯有體會,既有體會,體道同一,體會已過,道之背景若有變,則體會不存,體道已同,已無同與不同,無彼無此,無我亦無道,身體自己已如此,名爲得道。實得所體會而可思所變。

  道之本

  (先天道)

  道之本者,自然也。自然者,它自己如此,即無一切它自己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觸改變的運化。

  以此,故道經佛經,皆千說萬說,無爲、無往、無相、無體、無有、無無等等。只是讓學者,不要以自己的心意神去改變道的運化。見如不見,聞如不聞,知如不知,覺如不覺,有而當其無,儘量減少參與,以至於我無爲而道無所不爲。自然而然運化以至身與自然運化同一,名爲得道。

  道之中

  (後天道)

  道之中者,自然也,自然者,它們(他們、她們)自己如此,即無我自已的心意神和接觸改變的運化。

  後天之道,源自先天之道,後天之道是先天之道的表現。先天之道表現爲:

  無中生有,有中反無。

  柔弱勝剛強,以德而化,天下歸。

  勢未成,需靜守,勢已成,自向前。

  陰陽反覆。

  陰陽相合。

  瓜熟蒂落。

  功成身退。

  等等。

  道之末

  (左右之道)

  道之末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他、她)自己如此,即有我與它(他、她)的心意神和接觸改變使它(他、她)形成現在、過去、未來的運化。

  此道者,道路之道,道理之道,人道之道,商道之道,詭道之道,孝道之道,君臣之道,知道之道,等等不可盡言。此皆人與事物互相左右影響改變之道。

  修道

  “道”是世界的萬物的始基。它是最初的存在;是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說、不可思議的一種實在。道本身是不可描述的、沒有任何屬性的抽象實體,但是,人們在說它時給它附上了各種屬性,如全智、全能等等。由此,便產生兩種道:一個是無屬性、無差別、無制限的道,稱爲不可說“道”這種道只可直觀體顯與體悟;一個是有屬性、有差別、有制限的道,稱爲可說的“道”。恆道是絕對的實在,是萬物的本原和規律;而非恆道則是經過人主觀化了的恆道,是一種現象或經驗的東西。“道”即是道體,是一形而上意義的實體,道體並不是孤懸獨存,與世間截然分離的,”道“是超越時空等一切的無限本體,它生於天地萬物之間,而又無所不包,無所不在,表現在一切事物之中。道體本身所涵蘊的性質,正是世人進行自我修養的依據。道家諸子特別強調“體道”,指的卻是一種實踐修養的功夫,要求踐履者對道體有一切身的體悟,並就此體悟加以貫徹力行,務求通過踐履的功夫令踐履者把握道體的特質,且將這特質透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