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簡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人物生平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簡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人物生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國作曲家、鍵盤演奏家,外文名Johann Sebastian Bach,生卒時間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主要成就被稱爲“西方音樂之父”。

簡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於德國圖林根州的埃森納赫,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鍵盤演奏家。

1700年,巴赫赴呂內堡,進入米歇爾學校唱詩班學習。1703年至1707年,先後在阿恩施塔特和米爾豪森任職。1708年,到魏瑪任宮廷教堂管風琴師;在職的9年期間,創作了大量的管風琴曲與康塔塔,並鑽研法國古鋼琴音樂與意大利絃樂作品。1717年,轉而受聘於科騰,在列奧波德親王府邸擔任宮廷樂長和鍵盤演奏家;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的世俗器樂作品,如小提琴協奏曲、各類奏鳴曲、組曲、創意曲、《勃蘭登堡協奏曲》,以及《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集。1723年,赴萊比錫,在該城工作的27年時間裏,任聖托馬斯教堂合唱指揮和音樂總監等職;在此期間,創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樂作品,包括《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康塔塔、經文歌、聖母頌歌等。1749年,視力減退,後雙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萊比錫逝世,享年65歲。

巴赫的音樂作品體裁豐富,其聲樂作品以宗教音樂爲主,器樂作品則涵蓋獨奏曲、協奏曲、管絃樂合奏曲、重奏曲在內的各類體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故被稱爲“西方音樂之父” 。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簡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人物生平

  巴赫的肖像畫(第二版),時年61歲,由E.G. 豪斯曼於1748年所繪

生平

童年

1685年3月21日(格里曆3月31日),巴赫出生在德國艾森納赫。他的父親約翰·安布羅休斯·巴赫是鎮上的音樂家,教巴赫小提琴和羽管鍵琴。叔叔們也是職業音樂家,包攬了從教堂管風琴到宮廷作曲家、音樂家的職位。巴赫的叔叔,約翰·克里斯多夫·巴赫(1645年至1693年)教了巴赫關於管風琴演奏藝術。巴赫因此感到自豪,1735年左右,他起草了一份族譜,名爲《音樂巴赫家族的起源》。

巴赫的母親死於1694年,他的父親也在8個月之後隨其母親而去。10歲的巴赫成爲了孤兒,並住進了位於奧爾德魯夫的長兄約翰·克里斯多夫·巴赫(與叔叔同名,1671–1721)家裏。在這裏,他模仿、學習並演奏音樂;而他哥哥,一個職業教堂管風琴師,也經常用翼琴指導他。

他哥哥讓他接觸的作品有來自當時南德的大作曲家,也有來自北德的作曲家,也有法國人,例如讓-巴普蒂斯特·呂利、路易斯·馬贊德、馬蘭·馬雷,以及意大利人吉洛拉莫·弗列斯可巴迪。年輕的巴赫也許觀摩學習了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赫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經爲他哥哥抄總譜,但是顯然他的哥哥禁止他這樣做,也許是因爲覺得這樣浪費了他的時間。

巴赫幼年進入艾森納赫拉丁語學校,這裏恰好也是200年前馬丁·路德的母校。馬丁·路德是16世紀基督教改革者,新教的奠基人。他主張信仰的唯一泉源是《聖經》,不需教士來充當中間人,並在瓦爾特堡把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譯爲德文。少年巴赫學習路德派教義理所當然。7歲學習聖經、詩篇、教義問答,特別德文和拉丁文的福音書和使徒書;後在奧爾德魯夫老修道院進一步學習萊昂哈德.胡特爾的《神學概論》。除了宗教,馬丁·路德在音樂上也對巴赫啓發頗多。他曾創作許多以簡潔配樂而成的曲調,加入欲傳達的語言,一般稱爲衆讚歌,又名聖詠合唱,借音樂在宗教改革上贏得不少信徒。巴赫致力於衆讚歌這種曲調的經營,他離開拉丁語學校後的幾年到呂內堡的米歇爾學校,數年唱詩班經歷,使他積累了大量16、17世紀的宗教衆讚歌曲目。可以說,馬丁的聖讚歌集是巴赫音樂的不竭源泉之一。

大約14歲的時候,巴赫和一個比他大一些的校友喬治·艾德曼一起被授予合唱獎學金,就讀位於呂內堡的名校聖邁克爾學校。在校2年中,他廣泛地接觸了歐洲文化,此外,除了參與學校的無伴奏合唱團外,他也演奏風琴與大鍵琴。他學習了法語和意大利語,在神學、拉丁語、歷史、地理、物理學等知識領域打下深厚的根基。他與德國北部的的貴族子弟交往,這些人被送到一些高專業性的學校學習,準備在外交、政治或軍隊中有所發展。

阿恩施塔特到威瑪(1703-1708年)

1703年1月,在從聖邁克爾畢業,並被拒絕一個位於桑格勞森的管風琴師職位後不久,巴赫被約翰·恩斯特公爵聘用,在威瑪一個教堂擔任場地音樂家。他的角色並不十分清楚,但很顯然還包括一些與音樂無關的僕役工作。他在威瑪待了7個月,全面學習了從阿爾卑斯山脈另一側傳來的新穎的音樂表現形式—音響色彩組合,發展了非凡的管風琴(即興)演奏技藝。之後,巴赫被邀請到阿恩施塔特的聖博尼費斯教堂,爲其新完工的管風琴作檢查,並舉辦了啓用音樂會。在這個位於魏瑪西南大約40公里的古老小鎮,巴赫家族與當地居民建立着良好往來。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該教堂的風琴師的職位,這個工作體面但並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薪水。

良好的環境和對音樂熱情的僱主並沒有緩解年輕的管風琴師和當局之間的緊張關係。巴赫顯然是對合唱團的水平不滿,但更嚴重的是,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拜訪了偉大的風琴師和作曲家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並參與他在北德呂貝克聖馬利亞教堂的音樂會。此次拜訪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來回需要各徒步約400公里,他請了30天的假,卻離職4個月,且未通知僱主,這成爲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狀”之一。這趟超過預期計劃時間的旅程,強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對對巴赫早期風格的影響,也顯示了在巴赫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巴赫想成爲布克斯特胡德的助手和接班人,但不希望娶他女兒,而這顯然是一個條件。

據1705年8月的法庭記錄,巴赫曾經被牽扯進一個爭執事件:

1706年巴赫得到了一個在米爾豪森聖布拉烏斯的風琴師職位,並待了好幾年。在那裏顯然有更好的薪酬、更高的地位,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唱詩班。4個月之後,1707年,巴赫成爲米爾豪森的布拉希斯基希的管風琴師;同年,和他的第二個堂妹瑪莉亞·芭芭拉·巴赫(Maria Barbara Bach)結婚。他們育有7個孩子,但只有4個活到了成年,包括威廉·弗裏德曼·巴赫和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赫,他們後來都成了重要的作曲家。

巴赫提議將聖布拉烏斯的管風琴翻新,雖然費用昂貴,但教堂和米爾豪森市政府都予以覈准。作爲回報,巴赫爲1708年的新地方議會成立開幕儀式精心製作了喜慶的清唱劇《上帝是我的國王,BWV71》(Gott ist mein König, BWV 71)。地方議會很高興巴赫對他們的豐厚回報,在之後的幾年裏又兩次讓巴赫指揮演奏它。

身在威瑪

巴赫演奏了其清唱劇《上帝是我的國王,BWV71》,同年辭職去接受一個報酬更爲豐厚的職位,任魏瑪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宮廷管絃樂師;1714年成爲樂長。在威瑪巴赫創作了大部分管風琴作品,也首次發現了維瓦爾第的音樂,開始了協奏曲的創作。1717年接受克滕的安哈爾特利奧波德親王的樂正職位;但其辭職被威廉·恩斯特所阻撓,在免除其義務之前甚至還把其關押在獄中。

克滕時期

克滕時期是巴赫一生中最爲高產和未受干擾的時期,這段時間他創作了許多器樂作品:《勃蘭登堡協奏曲》,《鍵盤小曲集》,《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和小提琴,大提琴獨奏作品等。1720年當他和利奧波德親王一同出遊時,其妻死去,留下他和7個小孩;第二年再婚,娶安娜·瑪德蓮娜·巴赫(1701-1760)爲妻;當親王利奧波德娶了一個對音樂不感興趣的女人時,巴赫開始尋找一份新工作。

萊比錫

1722年,萊比錫聖樂領唱庫瑙逝世時,巴赫申請該職位,萊比錫當局先是把該職位讓給了泰勒曼,隨後又任命了克里斯托坲.格勞普納,巴赫在1723年正式任該職。作爲教會音樂的指揮,他要督導教會樂手,提供禮拜式中的樂曲;在托馬學校任教;在這裏他創作了最偉大的宗教作品《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和《聖母頌》,宗教劇及大多數的教會清唱劇。1729年他組織了著名的萊比錫大學音樂社,由職業歌手和學生組成,每週舉行音樂會。領導該組織一直到1737年,1739-1743年又繼續領導。

逝世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巴赫患有白內障,視力逐漸喪失,1749年以當時落後設備進行了眼科手術,幾乎使他完全失明。他的這場疾病原因不明;據說他突然恢復了視力,但卻由於手術後的後遺症於1750年7月28日逝世,享壽65歲,死因據當時報紙所刊是因爲一場“非常不成功的眼科手術造成的不愉快的後果”,據現在歷史學家推測則是因爲腦中風合併肺炎。隨後在萊比錫舉行葬禮。

音樂風格和創作

按照巴赫兒子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的說法,巴赫在作曲方面是無師自通的。他沒上過任何作曲方面的課程。

因爲從青年時代起,他就開始研究很多有影響的作曲家的作品並從中學習。這主要經由對音樂的聆聽,閱讀,抄寫,複製,加工,模仿和對作曲媒介,形式,種類的研究。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還說:

“虔誠的他以自己額外的努力形成了自己風格……僅僅是模仿其他作品,他在青年時代就已經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賦格作曲家……經過許多演出……沒經過系統性學習的他已經掌握了管絃樂隊的訓練和指揮。”

家庭成員

1707年,巴赫和他的表妹Maria Barbara Bach結婚,生有7個孩子,4個活到成年:

Catharina Dorothea (1708年12月28日-1774年1月14日)

威廉·弗裏德曼·巴赫(1710年11月22日-1784年7月1日)

卡爾·飛利浦·埃馬努埃爾·巴赫(1714年3月8日-1788年12月14日)

Johann Gottfried Bernhard Bach(1715年5月11日-1739年5月27日)

1720年,Maria去世,巴赫再結良緣,1721年娶了安娜·瑪德蓮娜·巴赫。生有13個孩子,6個活到成年:

Gottfried Heinrich (1724年-1763年)

Elisabeth Juliana Friederica, called "Lieschen"(1726年-1781年)

約翰·克里斯多福·弗里德里希·巴赫(1732年6月21日-1795年1月26日)

約翰·克里斯金·巴赫(1735年-1782年)

Johanna Carolina (1737年-1781年)

Regina Susanna (1742年-1809年)

作品

巴赫的作品的目錄中,使用的BWV,是德文“ Bach Werke Verzeichnis ”的縮寫,意譯即“巴赫作品目錄”。這個分類體系由沃爾夫岡-史密德(Wolfgang Schmieder)完成於1950年。此分類法依據是體裁,而非作品的創作年代。

頌讚曲

也稱清唱劇,又名康塔塔(Kantaten)。

教會康塔塔(Geistliche Kantaten)(BWV 1–200)

世俗康塔塔(Weltliche Kantaten)(BWV 201–216),包括咖啡清唱劇(BWV 211)

作者不詳的康塔塔(Zweifelhafte Kantaten)(BWV 217–224)

大型合唱宗教作品

經文歌(Motetten)(BWV 225–231)

b小調彌撒曲(h-Moll-Messe)(BWV 232)

四闋短彌撒(Missa Brevis)(BWV 233–236)

五首聖哉經和一首垂憐經(Sanctus, Christe eleison)(BWV 237–242)

聖母贊主曲(Magnificat)(BWV 243)

馬太受難曲(Matthäuspassion)(BWV 244)

約翰受難曲(Johannespassion)(BWV 245)

路加受難曲(Lukaspassion)(BWV 246),大部分非巴赫所譜寫

馬可受難曲(Markuspassion)(BWV 247),文本留存但樂譜散佚,部分被重建

聖誕神劇(Weihnachtsoratorium)(BWV 248),爲六闋康塔塔所組成

復活節神劇(Osteroratorium)(BWV 249)

衆讚歌

又名“四聲部聖詠”(Vierstimmige Choräle)

婚禮聖詠(Choräle zu Trauungen)(BWV 250–252)

186首聖詠(BWV 253–438)

歌曲與詠歎(Lieder und Arien)

出自謝梅利歌本(Schemelli-Gesangbuch)(BWV 439–507)

出自安娜的筆記本(Zweites Notenbuch für Anna Magdalena Bach)(BWV 508–518)

管風琴音樂

三重奏鳴曲(Triosonaten)(BWV 525–530)

前奏、觸技、幻想曲與賦格的組合作品(BWV 531–581)

c小調帕薩喀利亞舞曲與賦格(Passacaglia und Fuge)(BWV 582)

三重奏(Trios)(BWV 583–586)

雜集(BWV 587–590)

改編自其他作曲家的協奏曲(Orgelbearbeitungen)(BWV 592–597)

踏板練習曲(Pedal-Exercitium)(BWV 598)

聖詠前奏曲(Choralvorspiele)(BWV 599–771)

鍵盤音樂

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Zwei- und dreistimmige Inventionen)(BWV 772–801)

四首二重奏(BWV 802–805)

英國組曲(Englische Suiten)(BWV 806–811)

法國組曲(Französische Suiten)(BWV 812–817)

雜組曲(BWV 818–824)

六首組曲(Sechs Partiten)(BWV 825–830)

法式風格組曲(Ouverture im französischen Stil)(BWV 831)

組曲與多首組曲樂章(BWV 832–845)

平均律鍵盤曲集(Wohltemperiertes Klavier)(BWV 846–893),共兩冊,各24首

前奏、賦格、觸技與幻想曲(BWV 894–923)

九首小前奏曲(BWV 924–932),出自給W. F. 巴赫的鍵盤筆記本(Klavierbüchlein für W. F. Bach)

六首小前奏曲(BWV 933–938)

五首小前奏曲(BWV 939–943)

賦格與小賦格曲(BWV 944–962)

奏鳴曲與奏鳴曲樂章(BWV 963–970)

意大利協奏曲(Italienisches Konzert)(BWV 971)

改編自其他作曲家的協奏曲(BWV 972–987)

哥德堡變奏曲(Goldberg-Variationen)(BWV 988)

義式詠歎變奏曲(Aria variata alla maniera italiana)(BWV 989)

雜集(990–994)

魯特琴音樂

包括組曲、前奏曲、賦格(BWV 995–1000)

室內樂

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Sonaten und Partiten für Violine solo)(BWV 1001–1006)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Cello-Suiten)(BWV 1007–1012)

無伴奏長笛組曲(Partita für Flöte solo)(BWV 1013)

爲小提琴和大鍵琴的奏鳴曲(BWV 1014–1019)

爲小提琴和其伴奏樂器的作品(Einzelne Werke für Violine und Cembalo oder Continuo)(BWV 1020–1026)

爲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和大鍵琴的奏鳴曲(BWV 1027–1029)

爲木管(Flötensonaten)和鍵盤樂器的奏鳴曲(BWV 1030–1035)

三重奏鳴曲(BWV 1036–1040)

管絃樂

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1)

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2)

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3)

三重協奏曲(Tripelkonzert)(BWV 1044)

遺失的康塔塔之序曲(Sinfonia)(BWV 1045)

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ische Konzerte)(BWV 1046–1051)

大鍵琴協奏曲(Cembalokonzerte)(BWV 1052–1065)

管絃組曲(Orchestersuiten)(BWV 1066–1069)

作者不詳的組曲(BWV 1070)

某作品的早期版本(BWV 1071)

卡農和賦格曲

卡農(散)(BWV 1072–1078)

音樂的奉獻(Das Musikalische Opfer)(BWV 1079)

賦格的藝術(Die Kunst der Fuge)(BWV 1080)

其他

附加作品(BWV 1081–1126)

附加作品(21世紀增添)(BWV 1127以後)

較著名的作品

勃蘭登堡協奏曲,BWV1046-BWV1051

小提琴協奏曲,BWV1041-BWV1043

德國組曲,BWV825-BWV830

十二平均律鍵盤曲集,BWV846-BWV893

B小調彌撒,BWV232

馬太受難曲,BWV244

約翰受難曲,BWV245

管絃樂組曲/樂隊組曲,BWV1066-BWV1069

哥德堡變奏曲,BWV988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7-BWV1012

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BWV1001-BWV1006

音樂的奉獻,BWV1079

賦格的藝術,BWV1080

G弦上的詠歎調,原爲BWV1068管絃樂組曲第三號 Suite No. 3 in D major的第三樂章改編而成

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WV1042

音樂風格

巴赫的音樂創作受到多方面影響,包括意大利的器樂協奏曲和奏鳴曲,北德管風琴學派的管風琴音樂,新教聖詠,法國的羽管鍵琴音樂等等,在他的作品中,巴赫將前人的創作成果融匯貫通,並運用不可思議的對位法技術,創造出極爲崇高,深邃,豐富的音樂世界,將巴洛克音樂發展到巔峯。

對後世的影響

首先,巴赫把音樂從以聲樂爲主體,發展爲以器樂爲主體,並使器樂演奏技巧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峯。在巴赫以前,音樂以聲樂爲主體,難得用樂器作爲伴奏,器樂沒有獨立的地位。巴赫充分發揮古鋼琴的演奏技巧,發明了五指並用的彈鍵盤指法。在巴赫以前,彈風琴和古鋼琴的鍵盤不用拇指,僅用四指運指法。巴赫發明了拇指運指法,奠定了今日的鋼琴指法。這種新式的運指法發明以後,使鍵盤樂器的技巧非常發達。巴赫發展了器樂,使器樂發展成爲全新的、獨立的藝術形式,使音樂擺脫別的藝術束縛,而解放爲自由獨立的藝術,巴赫因而在西方被譽爲“音樂之父”。

其次,巴赫在作曲上最初應用十二平均率音階。“十二平均率音階”就是把一音階的音程作十二等份,定其一分爲半音,二分爲全音。這樂理是法國音樂理論家拉摩所倡導的。但它只是一種理論,未曾實行。巴赫是最初應用這種樂理於作曲,並收到滿意效果的人。平均率的使用,使轉調(固定某調子的作曲,在途中轉變爲別的調子)非常自由,復調音樂的賦格,因而非常發達。賦格通常包括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部分。賦格的發達對於後來的奏鳴曲式的發達有很大的影響。平均率的運用,還導致音樂家可以非常自由地利用半音階的和聲,使和聲的效果更爲新奇和豐富。

巴赫死後數十年間,僅僅被認爲是較次要的作曲家,其作品也多被當成練習曲使用。1829年,門德爾鬆指揮上演《馬太受難曲》,宣告“復興巴赫”運動的開始。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多推崇巴赫,肖邦的24首前奏曲與他的晚年作品中對位法的使用、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最終樂章等,就是受到巴赫的啓發。到了20世紀,由於新古典主義音樂的興起,巴赫風格在現代音樂創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