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北魏王朝爲什麼會選擇定都於雁門關外的平城?

北魏王朝爲什麼會選擇定都於雁門關外的平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敗北。曾經強盛一時,統治大半個中國的前秦帝國轟然倒塌,構成前秦民族馬賽克的各個族羣紛紛自立,互相攻伐,中國北方再次陷入混戰。386年春,鮮卑拓跋部領袖拓跋珪恢復代國,同年改國號爲魏,開始征伐周邊各族羣政權,到398年正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佔據了華北大部分地區。就是在這一年七月,拓跋珪宣佈“遷都平城”,並且營建宮殿,設立宗廟和社稷壇等禮制機構。在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平城一直作爲北魏的首都,並隨着北魏疆域的擴張,成爲統治北跨大漠,南界淮漢,東達遼水,西抵焉耆這一廣大帝國的中心。而這,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正是改變這座城市命運,最終使其成爲遼金二代的西京、明清兩朝的邊防重鎮的關鍵性事件。

那麼,北魏爲什麼要選擇平城作爲都城?

秦漢以來,平城雖然因爲漢高祖的白登之圍而比較有名,但就其地位而言,不過是邊郡雁門所轄一縣,漢代的郡設太守、都尉各一名,而邊疆地區軍事形勢嚴峻,往往設置多名都尉,駐紮在要衝,以方位爲別,平城就是雁門郡的東部都尉所在,軍事地位比一般的縣重要一些,但也僅此而已。根據今天的考古發掘,漢平城縣就在今大同市的操場城,城址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600米,與邊疆地區普通城址規模相仿。

在定都平城的398年,北魏的統治範圍內,並不乏名都大邑,最著名的,莫過於河北名城——鄴城,這裏是曹操的霸府所在,也是西晉末年以來後趙、前燕等諸多政權的都城。而且,就在這年正月,拓跋珪專門到了鄴城,巡遊宮殿,有定都之意。但幾天之後,他突然匆匆離開鄴城回到代北。幾個月後,確定平城爲首都。

北魏王朝爲什麼會選擇定都於雁門關外的平城?

和平城所在的代北相比,鄴城有着很大的優勢。它所在的漳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而且早在戰國時期,魏國的地方官西門豹就開鑿渠道,建造起發達的灌溉系統,是當時著名的糧食產區。而且,鄴城在華北平原中部,是太行山東麓大路的樞紐,也是曹操建立起來的漕運體系的中心。這樣,鄴城就能聚集起大批的糧食,以供養日益龐大的皇室、貴族、官員、軍隊、奴僕、百工等作爲都城必備的消費人口。

而平城所在的代北地區,氣候寒冷乾旱,降水稀少,土質相對貧瘠,在漢代就不是重要的農業區。漢末的戰亂迫使當地漢人逃離家鄉,農耕傳統中斷,經濟基礎薄弱。而且平城地處山西高原北部,與作爲糧食主產區的華北平原隔着高峻的太行山,地勢崎嶇,拓跋珪從鄴城返回代北時,特地派兵卒萬人開鑿山路,可見運輸的不便,這樣從中原運輸物資接濟首都也變得非常艱難。何況,經過曹操、石虎、慕容儁等人的歷代修建,鄴城城池和宮殿都非常完整豪華,難怪拓跋珪有定都之意。

那麼,爲什麼拓跋珪還要把首都定在平城呢?

首先,這是當時的政治格局和戰爭形勢決定的。

北魏的核心力量,是以拓跋部爲首聯合諸多部族而形成的政治集團,他們雖然團結勇悍,戰鬥力強,但畢竟人數稀少,而中原地區人口衆多,當地的漢人等各族豪強對北魏政府也心存疑慮,如果定都於此,勢必會讓拓跋集團的人口劣勢暴露無遺。415年,代北連年霜旱,很多居民餓死,有些官員建議遷都鄴城,大臣崔浩、周澹認爲這樣會讓中原人看出鮮卑人的虛實,影響北魏國本,從而阻止了遷都。

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北魏統治集團的發展階段。道武帝拓跋珪幼年被前秦遷徙到內地,漢文化水平比較高,但就整個拓跋部來說,其社會和文化發展水平尚處於不甚發達的階段,部落聯盟的色彩濃重,一直到道武帝去世的時候,還存在着兄終弟及的繼承法,皇權仍有待強化。在經濟形態上,畜牧和狩獵是其主要生產方式。北魏初年,國家財政、貴族財產往往會用牲畜來計算,比如道武帝時,王建因戰功受賜“奴婢數十口,雜畜數千”,就能說明問題。太武帝本人更是以牧民自居,曾當衆說:“國人本着羊皮袴,何用綿帛?”

狩獵經濟也是如此,拓跋鮮卑原本就是一個狩獵民族,《魏書•序紀》追溯其祖先事蹟時說:“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爲業。”狩獵,同時也是遊牧經濟的一種重要補充。而且,狩獵活動兼具軍事演習的色彩,也有很大的娛樂功能,所以,北魏定都平城以後,狩獵經濟與活動依然活躍,上自君主、貴族,下到平民的田獵活動史不絕書。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爲牧民和獵手,擁有大量牲畜財產的拓跋鮮卑統治集團成員,自然不適應中原的氣候和環境(事實上,在拓跋珪攻打位於河北平原的後燕時,過半士兵和牲畜患病死亡),要凝聚拓跋人的力量,統治人口遠超己方的中原地區,拓跋珪只能選擇與拓跋人故鄉條件接近的代北地區。

第二,平城的優勢

地理學上談到城市的區位優勢,分爲不同位置尺度,選擇代北地區爲畿輔,這是平城定都的大位置條件。但是,當拓跋部族進入代北地區,將其作爲“畿內之田”經營的時候,面臨着兩漢雁門、代郡幾十個郡縣故城,爲什麼單單選擇了平城?

北魏王朝爲什麼會選擇定都於雁門關外的平城? 第2張

從戰略意義和城市基礎來看,馬邑城(今朔州)是西漢初年韓國的首都,周邊土地相對肥沃,其財富曾引起匈奴單于垂涎,是漢武帝“馬邑之謀”的誘餌。代郡城(今河北蔚縣代王城),是戰國時期代戎的首都,西漢代國也曾建都於此,其地臨近飛狐道,是溝通大同盆地與華北平原的交通樞紐。善無城(今右玉古城)先後爲兩漢雁門郡與定襄郡的治所,規模宏大。[編者按:作者曾撰文《一座邊防要塞、貿易重鎮是怎麼淪爲衰敗古城的?》,介紹右玉古城。可參看“相關新聞”。]高柳城(今陽高)曾爲兩漢之際軍閥盧芳盤踞之地,東漢代郡的治所,這四座城市的規模都大於平城,代郡城的周長甚至是平城的三倍左右,很難想象平城這樣一個普通縣城會最終脫穎而出。

《魏書》中的一個故事給了我們線索:

道武帝時期,重臣和跋獲死罪,臨刑前,他對來訣別的弟弟們說:“㶟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廣爲產業,各相勉勵,務自篡修。”㶟水就是今天的桑乾河,流經代北地區的中心位置。和跋實際上是在暗示弟弟們逃跑,果然他們藉故逃離了北魏。但是,既然和跋當着監斬官說話,自然不可能信口胡說。可見在時人眼中,桑乾河以北地區,農業條件應該是不如其南的。

問題是,就整個桑乾河流域而言,整體的水熱條件相差不遠。除少數地區外,桑乾河兩岸的河谷谷地年平均氣溫相差不到1℃,桑乾河北的一些地區,降水量和光照甚至超過河南地區。總體來看,桑乾河南北的地理環境並不足以造成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差異。

造成這這種差異的原因,還是北魏核心區域的民族和經濟分佈格局。東漢末年和西晉時期,雖然邊郡殘破,大批漢人逃亡,但在桑乾河以南的地區還保留了郡縣體系和一定數量的漢人人口,農業基礎比較好。北魏初期,昭成帝什翼犍和道武帝拓跋珪都曾計劃在這一地區建都,拓跋珪稱魏王,就是在桑乾河以南的繁畤舉行的儀式。

但拓跋珪確定畿甸區域的前後,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一個是以平城爲首都,另一個就是大量遷徙各處居民進入代地,其中包括以拓拔部及其所統轄的衆多遊牧部落,隨之遷入的,還有他們所驅趕的大量牲畜、野獸。

由於桑乾河以南還有一定程度的農耕基礎,遷徙而來的漢人、徒河等農耕人口安置於此;而桑乾河以北地域開闊,水草豐茂,北魏以平城爲中心,建設了廣大的苑囿和牧場,以滿足畜牧與狩獵人口的需要,形成了畜牧與狩獵經濟區。這一區域的居住者大多爲拓拔部的“國人”,他們聚居在平城周圍,形成畿甸中的核心區,對於確保國人的戰鬥力,保衛皇室的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義。這種以桑乾河爲界的經濟區劃,是北魏在㶟北建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再看桑乾河以北的幾個重要城市:善無、平城和高柳各自扼守一條通向內蒙古高原的通道,地位都非常重要,但在漢代,中原是核心,邊郡的交通路線是縱向的;而在北魏,代北纔是核心,所以平城的居中位置優勢凸顯出來。

所以,綜合來看,北魏選擇背靠大漠,俯瞰中原的桑乾河流域作爲根據地,在桑乾河流域內部,又選擇地處畜牧與狩獵經濟區內,位置居中的平城,是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與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的確屬於最優選擇。

在之後漫長的歲月,縱使民族、政治與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遷,大同依然能夠保持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這一區位優勢顯然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