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白起手握大軍,爲何寧願自殺也不反抗呢?

白起手握大軍,爲何寧願自殺也不反抗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57年,白起收到了來自秦昭襄王的詔令和一柄寶劍,決定賜死白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雖然白起愛惜自己的性命,但是他更愛自己的國家。最終他順應王意揮劍自刎,毫不拖泥帶水,一代戰神就此隕落。

一戰成名

秦昭襄王繼位時,秦國已經開始圖謀吞併六國。根據秦國當時制定的戰略,這第一步便是拿下三晉之地,也就是韓、魏、趙三國。

公元前293年,秦國準備攻打韓、魏兩國。然而秦昭襄王卻在爲主將人選困擾。

因爲他收到消息,韓、魏兩國組建了一支高達24萬人的聯軍來抵禦秦國。

這在當時絕對算一場少有的大戰,指揮這種大規模戰役,對主將的要求非常高,很少有人能夠勝任。

此時秦國丞相魏冉向昭襄王舉薦白起。

昭襄王對這個名字沒有什麼印象,詢問他此前的戰績,得知白起只不過以左庶長的身份攻打過韓國的新城。

昭襄王對這個戰績很不滿意,然而當時秦國的大權掌握在宣太后羋八子手中,而魏冉是羋八子的親信,無奈之下昭襄王只得准許魏冉的舉薦。

就這樣,白起出任秦軍主將。

他所面對的形勢非常嚴峻:秦軍只有10萬人,而韓魏聯軍卻有24萬人;與此同時韓魏聯軍據守險要地勢、易守難攻。

這在常人看來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好在白起不是常人,在他的指揮下,秦軍並沒有採取常規的正面突擊戰術,而是尋找敵人的薄弱處下手。

白起手握大軍,爲何寧願自殺也不反抗呢?

白起讓秦軍只留下少部分人留在營地,以迷惑韓魏聯軍,使其繼續保持着兩軍對峙狀態。

而秦軍的大部隊則在白起的指揮下,繞到了韓魏聯軍的後方,尋找有利進攻地形突襲了魏軍的後方營地,燒燬糧草輜重無數。

魏軍這下陷入了慌亂,主將急忙從前方調兵,導致魏軍陣型破壞,暴露出了多處弱點。

於是白起看準時機,率軍對魏軍主力薄弱處發起突襲,魏軍由於毫無防備,迅速潰敗。

韓國實力不如魏國,此次派出的軍隊數量也少於魏國。當韓國士兵看到魏軍潰敗後,乾脆發生了譁變。

秦軍趁此機會,再次突襲韓軍營地,於是,韓軍沒怎麼抵抗就潰敗了。

接下來的戰鬥就沒什麼懸念了,白起指揮秦軍追擊潰敗的聯軍,全殲敵韓魏聯軍24萬人,同時奪取了六座城池。

這一戰,史稱伊闕之戰。白起憑此一戰成名,成爲了秦國的戰神,六國爲之震驚。

大破楚軍

伊闕之戰之後,白起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多次率領秦軍攻城掠地,爲秦國的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交給了白起一個新任務:伐楚。

當時,楚國已經衰弱,無法與秦國抗衡,然而又不甘心給秦國做小弟,於是妄圖聯合其他幾國共同伐秦。

白起明白,這次出征並非像平時那樣小打小鬧,佔領些城池就完事了,他的任務是讓楚國傷筋動骨,讓諸國不敢再動些小心思。

理解了此次作戰的目的後,白起制定了相應的戰略,他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拿下楚國的都城郢。

白起率領數萬秦軍沿漢江而下,以戰養戰,一邊掠奪沿途楚國城池,一邊往楚國腹地突進。

爲了激發秦軍的鬥志,白起下令燒燬船隻和橋樑,斷絕秦軍的退路,於是秦軍個個悍不畏死、勇往直前。這可比項羽的“破釜沉舟”早了好多年。

而楚軍作戰反而有後顧之憂,擔心自己的家人安全,因此無法全力應戰。面對如狼似虎的秦軍,只能節節敗退。

秦軍一路高歌猛進,不僅攻下了楚國的戰略要地鄧,還兵臨楚國別都鄢。

鄢是楚國都城郢的最後一道屏障,一旦攻下鄢,郢便是秦軍的囊中之物了。

然而,白起遇到了此次伐楚最大的困難。

楚軍憑藉鄢的堅固城防,硬是抗住了秦軍的一波波進攻。

白起明白,一旦拖下去,來自楚國四面八方的援軍就會將秦軍包圍。到時候他手下這些人都要交代在這裏。

好在,他是戰神白起,不是普通人。

白起仗着楚軍不敢出城迎戰,派人去挖溝引水,最後水淹鄢城。不久城破,城中死傷慘重。白起用最小的代價消除了伐楚過程中最大的難題。

後面的事情就簡單了,沒有了鄢,楚國國都很快便陷落了,楚襄王被迫遷都。

各國見狀,都畏懼秦國的力量,不敢再輕易招惹秦國。

白起也憑藉此戰功績被封爲武安侯,意指他武能逢戰必勝、文能安撫百姓,由此可以看出,秦昭襄王對他的評價是多麼高。

上黨之爭,白起之死的根源

搞定楚國後,秦國繼續攻略三晉之地,面對秦軍的猛攻,韓、魏、趙三國屢戰屢敗。

公元前262年,秦軍已經完成對韓國上黨地區的包圍,其意圖非常明顯。

與此同時,韓國已無力增援上黨地區,因此韓桓惠王命令上黨郡守馮亭向秦國投降,以換取秦國退兵。

然而馮亭不願執行這條命令,他覺得這樣只會使得秦國更加強大、韓國更加衰弱,長此下去,韓國遲早會被秦國吞併的。

爲了韓國的將來考慮,馮亭選擇率領上黨之地歸附趙國。

這樣,秦國看到自己到嘴邊的肉被人搶了,必然會調轉矛頭攻打趙國。而趙國爲了能夠抵禦秦軍,必然與韓國緊密聯合,這樣韓國的危機便能解決了。

馮亭這番算計,屬於典型的陽謀,趙國君臣自然看得明白。

趙孝成王與朝中重臣反覆商議、權衡利弊後,最終決定接受上黨地區的歸附。

在趙孝成王看來,這是筆很划算的買賣。

首先,一般情況下,出動大軍也不一定能奪下一座城池,此次能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十七座城池,豈有不要之理?

其次,就算趙國不要上黨之地,秦軍遲早也會打過來的,既然如此,沒理由不要上黨之地。

最後,就算秦軍真的打過來,也不用太擔心。秦國有戰神白起,趙國也有名將廉頗。

廉頗雖然野戰不是白起的對手,但是他擅長打防守戰,只要有廉頗在,必然能夠抵擋住秦軍進攻的步伐。

當秦軍得知上黨地區歸附趙國後,如人們所料轉而攻趙,這才發生了改變白起命運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白起的死局初現

公元前260年,秦軍首先攻佔了上黨地區,接着進逼趙國邊界。

當時,廉頗在趙國佈置了三條防線,分別是空倉嶺防線、丹河防線、以及百里石長城防線。

一般這麼佈置,第一道防線的目的是試探和削弱敵人,第二道防線纔是整個防禦體系的核心所在。

果然,秦軍輕而易舉地突破了第一道防線,直逼第丹河防線。

在丹河防線,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依河防守,日夜巡視,不給秦軍渡河的機會,成功阻擋了秦軍前進的步伐。

雙方進入了相峙階段。

結果趙國先扛不住了,畢竟趙國的國力遠不如秦國,將幾十萬大軍放在前線幾個月,坐吃山空也能把趙國給吃垮。

此時的趙國需要謀求戰略轉變。

而此時的秦國也不比趙國強多少,雖然秦國家大業大,奈何年年征戰,糧草儲備也不富裕。

爲了改變這種空耗糧草的局面,秦國派人在趙國散佈謠言,稱廉頗是害怕秦軍纔不敢主動出擊,秦軍不怕廉頗只怕趙括。

趙孝成王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果斷將趙軍的主帥由廉頗換成了趙括,希望這個年輕將領能夠創造奇蹟,擊敗秦軍。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秦軍也偷偷更換了前線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戰神白起,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趙括到達前線後,率領趙軍主動出擊,在經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後,趙括髮現秦軍不過如。

於是他指揮趙軍向秦軍發動更加猛烈的攻勢。

趙國前線不斷傳來捷報,所有人都相信秦軍並非無敵的,這次趙國必勝。

此時趙括還沒意識到,一張大網已經佈下,趙軍已經沒有一絲勝算了。

就在趙括積極尋找機會,想要和秦軍決戰的時候,突然收到後方傳來的緊急軍情:百里石長城已經落入秦軍手中。

原來,白起趁着趙軍傾巢而出、後方空虛的機會,派出一支數萬人的偏師偷襲了百里石長城。

這麼一來,不僅斷絕了趙軍的退路,同時也切斷了趙軍的補給線,趙軍危險了。

趙括並非庸才,他在得到消息後立刻意識到自己中計了,於是第一時間指揮趙軍後撤,想要奪回百里石長城,確保大軍的生路。

而白起正在等待這個時機,這邊趙軍剛拔營,那邊秦軍便向趙軍發動了全方位的突襲。

秦軍早就派出了三路偏師,分別從兩翼和背後包抄趙軍,以此來配合主力部隊的進攻。

很快,趙軍便被分割成了三塊,不僅沒有陣型可言,而且指揮系統也陷入了混亂。

但是這畢竟是一支40萬人的大軍,在求生欲的激發下,趙軍拼命地衝擊着秦軍的包圍圈。

雖然趙軍的突圍一直沒有成功,但是秦軍這邊的傷亡也不小。

如果這種狀況繼續持續下去,趙軍突圍是早晚的事情,那樣秦軍此前的諸多努力便功虧一簣了。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秦昭襄王也是下了血本。他動員舉國之兵,將所有15歲以上男丁都送到前線去,用以維持秦軍的包圍圈。

在秦軍損失了大量士卒後,趙軍終於投降了。

面對這40萬降卒,白起也很爲難。秦國可是動員舉國之力才勉強打贏的,如果留着這些人,他擔心他們譁變,那樣秦軍有覆滅的可能。到時候秦國就危險了。

在和衆將領反覆討論後,白起最終決定坑殺降卒以絕後患。在他看來,爲了自己的國家,即使揹負罵名又如何?

秦昭襄王廢了這麼大勁,好不容易消滅了趙軍,接下來該摘取勝利的果實了。

於是他命秦軍分兩路攻打韓國和趙國,一路攻城掠地。

韓、趙兩國非常害怕,於是派人遊說秦國丞相范雎,想要挑撥他和白起的關係來保全兩國。

范雎於是勸說秦昭襄王收兵,允許韓、趙兩國獻地求和。

一些人認爲范雎這是小心眼,其實他這麼做完全是出於秦國的利益考慮。

秦國爲了打贏長平之戰,耗費了太多國力,秦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此時秦國最需要的是修生養息,既然能不廢一兵一卒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何樂而不爲呢?

也正是因爲秦國此時的虛弱,才導致了白起的死。

爲了秦國,白起必須死秦軍收兵後不久,秦國再起干戈。

當時白起有病在身,於是秦昭襄王派大將王陵率領數萬秦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結果大敗而歸,損失了4萬人馬。

等白起病情好轉後,秦昭襄王命令白起率軍攻打邯鄲。

白起指出:邯鄲乃少有的堅城,易守難攻。一旦秦軍攻打邯鄲,諸侯恐慌,必然紛紛救援。到時候危險的就是秦國了。

因此他拒絕出兵。

然而此時的秦昭襄王可聽不進這些,於是他改派王齕指揮秦軍繼續攻打邯鄲,圍攻數月難以攻克。

此時,信陵君率領魏國的10萬大軍趕到,與趙軍一起大敗秦軍。

此後,秦軍且戰且敗,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時的秦國很虛弱。

其實,秦國之所以會落到此番境地,全是因爲長平之戰過度透支了國力。

爲了徹底消滅趙國的主力,秦昭襄王動用了秦國主要的勞動力。不說人員損失,光這幾個月沒人耕種就是個大問題。

這直接導致裏秦國國內糧食產量銳減,隨時可能出現糧食危機。

與此同時,長期的戰爭,使得士卒們得不到休息,厭戰情緒高漲,直接導致了秦軍戰鬥力的下滑。

可以說,此時的秦國處於最虛弱的時刻。

白起手握大軍,爲何寧願自殺也不反抗呢? 第2張

然而此時秦國還面臨着更大的危機:由於秦昭襄王窮兵黷武,不斷髮動戰爭,其他幾國在惶恐不安中被迫走到了一起,隱約有聯合起來一齊攻秦的跡象,信陵君救趙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此時的秦國明顯無力抵擋諸國聯軍。

秦國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分化各國。而最關鍵的一步,便是示弱,讓諸國認爲秦國的威脅沒有大到需要聯合起來。

而最快的方法,便是殺了白起。因爲白起的戰績太過驚人了。

據統計,整個戰國時期戰死200萬人,其中一半被白起承包了。白起不死,諸國難安。

正是想通了這些,秦昭襄王纔會賜死白起。雖然他也愛惜白起的才能,但是他更在意秦國的江山社稷。

而這些道理白起早就明白,所以在收到秦昭襄王賜死的詔書時,纔會毫不猶豫地自刎。因爲他深愛着自己的國家,爲了秦國他甘願一死。。

據史書記載,白起在臨死前,曾經仰天長嘆: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竟然要落得如此下場。

其實,白起沒有錯,秦昭襄王也沒有錯。錯就錯在秦國不夠強大,如果秦國擁有足夠的力量,就不用畏懼諸國聯軍,即使一打六又如何,照打不誤。

好在,白起沒有白白犧牲,他爲秦國爭取到了恢復的時間。後來秦始皇登基,一雪前恥,滅六國,建立萬世基業,也算是告慰了白起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