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長平之戰後,白起爲何寧可自刎也不出徵了?

長平之戰後,白起爲何寧可自刎也不出徵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白起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春秋戰國時期是歷史上一段大亂世,在春秋戰國時期,常年的征戰讓百姓民不聊生。同時戰爭的出現導致了人口的驟然減少。春秋戰國時期持續了上百年的時間,這時候仍然是周朝時期,但是周天子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周朝王室已經成爲傀儡。

春秋時期結束後,逐漸出現了戰國七雄的局面。在當時來說,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從此開始走向強大。到了之後,秦國的國力不斷上升,由此有了一統天下的可能。到了秦王嬴政這一代君主,秦王嬴政有了一統天下的想法。這時候的嬴政已經長大成人。

有了想法之後,嬴政真的付諸實踐了。先是呂不韋給出了一個大框架,也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嬴政不斷的平定天下。呂不韋被嬴政處決之後,另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了,此人就是李斯。在嬴政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李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那麼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無論是謀士還是武將,都對秦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李斯屬於文官,對秦國平定天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文官之外,武將也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在秦王嬴政之前,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君王,秦昭襄王就是其中之一。

長平之戰後,白起爲何寧可自刎也不出徵了?

戰國時期出現了四大名將,分別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頗。白起就是四大名將之首。從這一點來說,白起的戰鬥力肯定是非常厲害的。公元前295年白起從軍,從此之後,白起開始了軍旅生涯。在秦昭襄王時期,謀士范雎就給出了一統天下的計劃。

范雎的計劃出現後,秦昭襄王任命他爲相國。於是范雎的能力開始顯現。當時的秦昭襄王實施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平之戰爆發了。這時候的秦昭襄王以白起爲將,開始對趙國進行攻擊。於是秦趙兩國的交戰開始。

《史記·秦本紀》記載爲“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在此之後,長平之戰爆發了。在這場戰爭中,秦國勝利了。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45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史書對此記載爲“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那麼長平之戰中,最大的功臣就是白起,正是因爲白起的出現,才讓長平之戰獲得了勝利。可是長平之戰後,晚年時期的白起竟然拒絕出兵趙國。這是爲什麼呢?公元前259年9月,趙王違約沒有割賠六城,於是秦王忍無可忍,選擇了進攻趙國。

長平之戰後,白起爲何寧可自刎也不出徵了? 第2張

那麼這時候誰當主將呢?秦王首先想到了白起,可是這時候的白起在生病。於是秦國另一位武將王陵成爲了進攻的主將。可是進攻並不順利,這讓秦王很是頭疼。戰事的不順讓秦王想要繼續任用白起,可是白起一直不同意出戰趙國。白起一再拒絕,最後甚至自刎,這是爲什麼呢?

長平之戰後,白起並不想班師回朝,而是想要乘勝追擊。戰爭結束之後,秦軍兵分兩路,一路是王齕和司馬梗率軍攻打韓國,另一路就是白起進攻邯鄲。此時的范雎擔心白起滅掉了趙國在地位上會超過自己,於是遊說秦王,趙國和韓國願意割地求和,結果秦王答應了。

長平之戰後,白起爲何寧可自刎也不出徵了? 第3張

就這樣白起不得不退兵。那麼秦王作爲掌權人,這樣做肯定是對白起不信任的。那麼晚年時期的白起拒絕出戰趙國,是因爲他知道征戰趙國秦軍必敗。長平之戰結束已有一年多,趙國早就做好了迎戰準備,此時進攻趙國顯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更爲主要的是,長平之戰中,趙國被殺死了45萬人,這種仇怨不是能夠輕易化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出戰趙國,無異於必敗。秦國的長平之戰勝利後,趙國肯定沒有坐以待斃,肯定會休整軍隊,準備再一次抵擋秦軍。這時候秦王發動進攻趙國的戰爭,肯定是對秦國不利的。

之所以白起寧可自刎也不出戰趙國,原因就是白起內心生愧。白起一生殺人太多,被世人稱爲“殺神”。可是這樣的人也不是鐵石心腸的。史書記載了這樣一句話“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這時候的白起對長平之戰中殺死的軍民已經是感到後悔了,此時的他已經開始懺悔。長平之戰用欺騙的手段殺了幾十萬人,這足以讓白起以死謝罪了。後來白起拖了整整三個月,無奈之下還是要進攻趙國。不過白起的結局並不好。白起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最終被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