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白起爲什麼沒在長平之戰後一舉殲滅趙國?深度解析長平之戰

白起爲什麼沒在長平之戰後一舉殲滅趙國?深度解析長平之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白起的一生是經歷過人生百態,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那麼白起爲什麼沒在長平之戰後一舉殲滅趙國?請聽我詳細道來。

戰國後期,天下諸侯雖依然是七雄爭霸,但秦趙兩家的實力明顯強於他國。公元前262年,秦國爲了對趙國形成側翼壓力,起兵伐韓,攻克野王,將韓國切割成上黨之地與王邑本土,並準備吞食上黨以爲攻趙做準備。

上黨的韓國郡守馮亭因抵抗秦軍過久,恐降秦之後的下場,主動獻上黨於趙國。隨即趙王派老將廉頗鎮守上黨南鏡,與秦軍對峙。三年對峙引發秦趙兩個國內虛弱,秦國更因漫長補給線而力求速戰,秦相范雎以反間計促使趙將換成求戰心切的趙括,長平之戰爆發。

白起爲什麼沒在長平之戰後一舉殲滅趙國?深度解析長平之戰

上黨之變使得秦趙之間的戰略決戰提前到來,趙國此前連年戰火引發國內糧食短缺,向齊國借糧又告失敗,因此趙王與朝臣們督促趙括主動出擊。秦國雖糧草補給耗損更甚趙國,但憑藉雄厚的國力,使得秦軍統帥白起保持了很好的定性。秦國暗中換帥名將白起,使得趙括知己而不知彼,最終在白渠採取了佯敗、誘敵、分割、圍殲等一系列戰術後,趙軍慘敗。

秦國先後消滅趙軍主力四十多萬,使得趙國元氣大傷。與趙仇怨頗深的燕國聽聞趙國長平慘敗的消息後迅速起兵伐趙。那麼強大的秦國爲了沒有任命戰神白起率領秦軍繼續攻趙,一鼓作氣滅亡趙國呢?

其實當時的秦軍統帥白起就建議秦昭王繼續行軍拿下趙都邯鄲的。這個提議遭到了秦相范雎和秦王本人的堅決反對。這是因爲長平之戰絕非大多數人所認爲的那樣,是一次戰場屠夫對戰場小白的一邊倒碾壓,那是一場兩個實力雖有差距卻都是巨頭的軍隊之間進行的一次背靠整個國家的大會戰。趙軍有二十萬人是在統帥趙括找死之後才投降被殺的,而在此之前甚至通過詐降的方式拼死搏鬥。戰爭的結果,趙軍雖近乎全軍覆蓋,秦軍亦損失數十萬有生力量。

慘勝的代價是巨大的,秦國當時如若強行進軍趙國腹地,引發的將是國家的崩潰。秦國自變法之後,國民只知耕戰,將士只懂得殺敵立功,因此國家韌性遠強於別國。但如此高強度的運轉亦會造成崩潰後面臨比其他國家更威脅的境地,畢竟潛力的過渡損耗是要付出代價的,甚至是亡國的風險。

另一方面,當時的秦國將領中真正能十拿九穩的戰勝趙軍的也只有白起。長平之戰後,白起威名大震,天下諸侯聽聞白起之名莫不戰戰兢兢。功高震主之下,秦昭王顯然更不宜讓白起繼續執掌兵權了,更罔論讓其繼續創立更多的戰功。而新敗的趙軍竟能在廉頗的率領下擊敗來犯的燕軍,這亦讓秦國看到了趙國的堅挺。後來白起不僅未能繼續伐趙,甚至在秦王的忌憚之下被殺身亡。

長平大戰前,秦趙對峙三年之久,天下諸侯莫不坐視圍觀。只因兩強相爭,大家喜聞樂見。然而長平之戰後,趙國慘敗,隨後又同燕國交手,這使得同樣與秦接壤的楚魏韓三國開始將趙國視作自己的同盟。秦軍如若繼續攻打趙國,將會面臨後方的侵擾。

最後,秦國內部的親趙、親楚勢力亦在大肆遊說。而爲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相國范雎也孕育着自己的小心思。當時長平之戰剛剛結束時,蘇秦之弟蘇代前往秦國遊說范雎,提醒范雎注意白起的功勞會擠壓他在秦國的地位,並建議秦國接受趙韓兩國割地求和的請求,以免讓其他諸侯佔了便宜。此時的范雎對秦王影響極大,他隨即勸說秦王調動秦軍回撤。此事不僅讓列國有了時間調兵支援趙國,更使得秦國將相不和,朝堂分裂。

在長平大戰後,秦國又因趙王不履行合約而再次攻趙,秦趙邯鄲之戰爆發。白起因不滿秦王而佯裝稱病,秦軍大敗。在這場戰爭中秦軍的失敗固然有名將的缺位和趙軍的頑強,但信陵君竊符救趙,指揮的魏楚聯軍同樣給予秦軍不小的打擊。

白起爲什麼沒在長平之戰後一舉殲滅趙國?深度解析長平之戰 第2張

總之長平大戰剛落下帷幕之時,列國尚未反應過來但秦國實力不能保證順利滅趙。當秦國元氣稍稍恢復之時,趙國和其他國家又重新組織起足夠的力量抵禦秦軍。因此秦國滅趙還是需要依託國力,慢慢損耗列國的實力,最終才能成功。

直到公元前238年,嬴政剷除了國內趙系和楚系勢力之後,纔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秦朝一統天下被漢朝賈誼稱之爲“奮六世之餘烈”、“履至尊而制六合”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