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名詞解釋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名詞解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又叫做尼西亞大公會議、尼西亞公會議,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集的基督教世界性主教會議,目的是爲了解決聖像崇拜上引起的爭端,時間公元325年。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名詞解釋

尼西亞會議(Ecumenical Council of Nicaea)又稱尼西亞大公會議、尼西亞公會議,公元4世紀和公元8世紀在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城(Nicaea) 舉行的兩次基督教世界性主教會議。是七大公會議中的兩次。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是公元325年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集的。教會歷史家優西比烏在會議開始時,宣讀會議祝辭。亞歷山大宗主教亞歷山大一世與西班牙的何西思(Hosisu)先後主持了會議的討論。羅馬教宗亦委派了兩位教士出席會議。這次會議制定了強制性的統一信條,(後修訂爲《尼西亞信經》),使基督教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全面受控於羅馬帝國。會議確定了上帝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 強調聖子和聖父本體同一,將不按受這一信條的阿利烏派宣判爲“異端”並開除其教籍。大公會議賦予羅馬、亞歷山大里亞和耶路撒冷主教較一般主教更多的權力。對神職人員也作了一些規定。該會議被基督教稱爲第一次大公會議。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是公元787年由東羅馬帝國攝政女皇伊琳娜(Irene約725-830年) 召集的,旨在解決聖像崇拜上引起的爭端。會議宣佈聖像值得被尊養,但不應當成神來供奉,指責聖像破壞運動。會議還制定了22條教條,規定諸候無權選擇主教; 不準主教和修道院長變賣教會的財產; 嚴禁收藏異端書籍 (包括反對敬禮聖像的書籍在內)。羅馬主教派代表參加會議,並承認該會是第七次大公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