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20位皇帝:哪些皇帝上榜?

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20位皇帝:哪些皇帝上榜?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盤點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20位皇帝:

1、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秦孝公的第六世孫,秦莊襄王異人之子.他出生於趙國,所以又叫趙政.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逐漸富強起來,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爲秦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

統一全國後,自稱始皇帝,嬴政通過一系列的統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及交通道路,這些變革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但始皇以猛治國,法律苛嚴,終於在他死後激起民變。秦始皇多次出巡,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沙丘駕崩,時年50歲。

2、布衣天子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沛郡豐邑人(今江蘇豐縣)。字季,小名季。出身布衣,早年任泗水亭長。後響應陳勝、吳廣起義,自稱沛公。在滅秦戰爭中被項羽立爲漢王,故建國時,定國號“漢”,因爲定都長安,後人爲了區別於利秀建都洛陽的後漢,史書上稱爲“西漢”或“前漢”。

劉邦死於公元前195年,在們12年,諡號高祖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們布衣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20位皇帝:哪些皇帝上榜?

3、廉儉治世

漢文帝劉恆

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2-公元前157年)西漢第三們皇帝,公元前10-公元前157年在們。漢高祖劉邦的中子,公元前196年,漢高祖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爲代王。

漢文帝劉恆繼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廢除酷刑,執行漢初時的“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田租、賦役和刑獄,合農業生產有所恢復和發展,一度呈現富庶安定景象。

漢文帝以儉約節自持,是個謙遜克己的君主。漢文帝與其子景帝的兩代統治時期,國富民強、四海昇平、人民安居樂業,史稱“文景之治”。

漢文帝死時年僅47歲,葬於灞陵(今陝西長安縣東)。

4、少年雄主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名徹,字通,漢景帝第九子。公元前156年,生於長安,公元前140年,太子劉徹繼位年僅16歲。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進諫之士。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下求賢詔,得董仲舒,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等人出擊匈奴,反擊匈奴之戰正式打響。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頒佈“推恩令”。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出擊漠北,大勝匈奴。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琥帝病重。詔令幼子劉弗陵爲太子。令霍光等人輔政,同年駕崩。

5、撼天書生

漢光武帝劉秀

(公元前6-公元57年)字文叔,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庶子長活王劉發的後人。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篡權,昆陽之戰,一舉成名。後在河北平王郎(冒名稱帝,與劉秀爭奪天下),降銅馬,艱難奠定立國的根本。統一天下後,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成爲東漢的開國皇帝。施政措施皆以清靜簡約爲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爲一賢明的君王。公元25-57年在們(共三十三年),諡號光武,廟號世祖。

6、盛世前驅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604年),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楊堅襲父爵爲隋國公,累官至上柱國、大司馬。

周宣帝駕崩,周靜帝年幼繼位,未能親理政事。楊堅以元舅身份總攬朝政,都督內外諸事,封隋王。大定元年(581年)廢靜帝自立,國中隋,改年號爲開皇。在們24年,仁壽四年七月駕崩。

楊堅即位後,內修制度,外撫四夷,崇尚節儉,勤理政務。但晚年好猜疑,不善明察,聽信讒言、任用小人,且不悅詩書,迷信符瑞。隋朝統治短暫,與楊堅有一定關係。

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20位皇帝:哪些皇帝上榜? 第2張

7、曠世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

(598-649年),唐高祖李淵之次子,在們23年(公元626-649年),其統治的盛世時期史稱“貞觀之治”。

617年,其父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李世民爲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率右三軍。次年,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爲秦王,任尚書令。征戰數年,在唐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戰功顯赫。

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後繼承帝位,史稱唐太宗,627年,改年號爲貞觀。在們期間,善於納諫,輕徭薄賦,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和府兵制度,並發展科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考覈。發動平定戰爭,維護邊疆穩定。在其統治後期,因連年用兵,營建宮室,賦役苛重,加深了社會矛盾。

649年,唐太宗在含風殿駕崩,終年52歲。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

8、女主龍飛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705年),名曌,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後自立爲帝,改國號爲周,武后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女皇帝。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荊州都督武士彠之女。

唐高宗即位後,於永徽四年(653年)再度被召入宮,封爲昭儀。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廢王皇后,武則天爲皇后。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駕崩,李顯即位,史稱唐中宗。武則天以太后身份垂簾聽政。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爲周,改東都洛陽爲神都,降睿宗爲皇嗣。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範等人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迎立中宗復位。中宗給武則天上尊號爲“則天大聖皇帝”。該年十一月,武則天於洛陽宮城西南的上陽宮去世,時年虛歲82歲。

9、泰極否來

唐太宗李隆基

(685-762年)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多才多藝。

公元712年,受禪即位,改元爲“開元”。開元初年,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等爲相,革除弊害,鼓勵生產,經濟發展,史稱“開元之治”。

唐玄宗晚期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玩樂,又聽信奸臣、宦官如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和安祿山,任由他們把持朝政,最終引發“安史之亂”。

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年)玄宗由成都返長安,居興慶宮(南內)。後又遷居太極宮(西內)甘露殿。晚年憂鬱寡歡,潛心修道,去世後,葬於泰陵。

10、武成文守

宋太祖趙匡胤

宋朝開國皇帝,涿郡(今河北清苑縣)人,出生於洛陽(今河南洛陽)。

960初,發動陳橋兵變,稱帝建宋,定都開封,改元建隆。次年,通過“杯酒釋兵權”,逼迫手下將領交出兵權,建立中央集權。稱帝后,繼而採取先南後北戰略,至975年滅南唐,俘虜南唐後主李煜,除北漢之外,十國基本統一。

在進行統一戰爭的同時,又改革官制,加強中央集權。設參知政事爲副相,以樞密使掌軍政,三司使掌財政,以分宰相之權。挑選地方精壯兵士組成中央禁軍,以此來削弱地方兵力。頒佈《宋刑統》,加強控制司法權,並且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選用將領駐守北方要地,防禦契丹侵襲。

在們17年(960-976年在們),死於976年,享年50歲,廟號太祖。

 

11、賀蘭騏驥

西夏王李元昊

(1004-1048年)党項族人,父親是西平王李德明,生母衛慕氏。

李元昊實行變髮式、擴建宮城。李元昊襲位後,於1038年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李元昊接受了宋朝的先進文化,結合党項族的民族特點確立了一套政治、軍事制度。他與遼、宋之間進行了一些戰爭,而且取得了勝利,形成了宋、遼、夏鼎立的局面。

1041-1042年,李元昊的部隊在好水川和三川口相繼大敗宋軍,宋仁宗只好冊封元昊爲夏國王。

李元昊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衆叛親離。夏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李元昊被其親生太子寧令哥刺死,享年45歲,諡號武烈皇帝,葬於賀蘭山麓西夏泰陵。

12、英雄時勢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古打(1068-1123年),金世祖劾裏鉢第二子,又名完顏旻,祖上世爲部落酋長。

遼天慶三年(1113年)10月,繼任女真部落聯盟的酋長,統一女真各部,設勃極烈(宰相)之職。當時女真族是遼國的附庸,完顏阿骨打被遼封爲惕隱(遼官職名),次年,又被封爲節度使。

天慶四年(1114年)起兵反遼,十一月,於出河店(今黑龍江肇源西南)大敗遼軍1115年正月,建國號金,年號收國,定都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在們9年,天輔七年(1123年)七月病逝,終年56歲,葬於睿陵(今北京市房山縣西面三峯山下)。天會三年(1125年),被諡爲武元皇帝,廟號太祖。

13、一代天驕

元太祖成吉思汗

姓孛兒只斤,名鐵木真,蒙古人。生於1162年,1189年被推爲“可汗”,從此開始統一蒙古和漠北的事業。1206年,建立蒙古汗國,上尊號爲“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後,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改革:建立“領戶分封制”。封建制在蒙古形成了;制定法律;創立護衛隊;創造蒙古文字;並開始向外擴張。1218年,征服西遼。1219年,親征花刺子模(今阿富汗,伊朗)。1222年,進犯幹札(今阿塞拜疆)。1223年到裏海,鹹海北部。1227年滅西夏。1227年7月,病死於薩里川,在們22年,死時66歲。

14、太哉乾元

元世祖忽必烈

(1215-1294年)全名孛兒只斤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孫、拖雷的次子(共有四個子嗣),第一代蒙古大汗。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遷都燕京,稱中都(今北京),至元八年(1271年),定國號大元。次年,改京師中都名大都(即元大都)。

忽必烈一生知人善任,重視建軍治軍,維護國家統一。他主張政治與軍事並用,戰撫兼施,注重集中兵力,避免兩線作戰;善於運用遠程奔襲、迂迴、圍殲以及步兵、騎兵、炮兵、水兵聯合作戰等戰法,奪取勝利,爲元朝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重大貢獻。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統治全國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

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廿二(公元1294年2月18日),病卒於大都,終年八十歲。

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20位皇帝:哪些皇帝上榜? 第3張

15、亂世梟雄

明太祖朱元璋

(1328-1398年)朱元璋,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生鳳陽東)人,出生一截江蘇沛縣,後移居泗州,接着又舉家遊蕩到濠州(今鳳陽)。

1352年,投奔於濠州紅巾軍郭子興的隊伍,由於他勇武過人,很快成爲濠州紅巾軍中統兵一方的大將。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他成爲明朝開國皇帝,史稱明太祖。

統一全國後,改革中央的地方的行政機構。廢除元代行省制度,設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武按察使司分管行政、軍事和司法,合稱“三司”,編屬中央省轄。後又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一職,由六部分理政務。

一生勤於正事,事必躬親,是中國歷史上不多見的傑出君主。

16、革故鼎新

明成祖朱棣

(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個兒子,11歲時被封爲燕王,鎮守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1399)朱棣以“清君側”爲名起兵“靖難”,三年之後攻佔京師(今江蘇南京),並奪取帝位。改年號爲永樂,並立妃徐氏爲皇后。

派遣三寶太監鄭和出使西洋等地,遠到東非,使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得到促進。命解縉等編纂《永樂大典》,大量古代文化典籍得以保存。

17、塞北狂飆

清太祖努爾哈赤

1559年,努爾哈赤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永陵鄉)。

1583年,努爾哈赤爲報父祖之仇以十三副鎧甲,含恨起兵,開始了他一生的戎馬生涯。

1616年,歷經30多年的征戰,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在圖阿拉稱汗建國,年號天命,國號大金,歷史上稱爲後金。

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師討伐明軍。1619年,他在薩爾滸大破明軍主力,改變了金、明之間軍事力量的對比。

1626年,寧遠城下,努爾哈赤爲明軍炮火所傷,不久含恨而逝。

18、翰海雄心

清聖祖玄燁

(1654-1722年),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生,清世祖順治的第三個兒子,母親佟佳氏。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世祖駕崩,玄燁即位,時年八歲,改次年年號爲康熙。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玄燁親政。

康熙十二年(1673年)開始平定三藩之亂,歷經八年時間(1681年)予以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復臺灣。面對俄國入侵,在雅克薩進行再次自衛反擊戰,而且取得了勝利。康熙二十九年(1960年),出兵進擊噶爾丹,曾先後三次親征噶爾丹叛亂。

五十年(1711年),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於暢春園駕崩。廟號聖祖,諡號仁皇帝,葬於景陵。

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20位皇帝:哪些皇帝上榜? 第4張

19、勤步終生

清世宗胤禛

雍正,名愛新覺羅·胤禛。康熙皇帝玄燁第四子,乾皇帝弘曆之父。

1723年,胤禛在紛爭中神祕繼位,年號雍正。繼位之後,雍正即着手整頓吏治,打擊朋黨。先後除掉與自己爭儲失敗的皇八弟、皇十四弟,以及侍功自傲的年羹堯、隆科多等人。

1724年,雍正詔令實行耗羨歸公和詎廉銀製度。雍正四年(1726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攤丁入畝”之策。命鄂爾泰都督雲南,實行“改土歸流”。並用兵西北,維護邊疆。

1735年8 月23日,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猝然去世。其死因至今依然是史學界的一大疑團,衆說紛紜,沒有定論。

20、十全老人

清高宗弘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1736年-1795年在們,年號乾隆。其後又做了三年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

乾隆在位期間,進行了平定大小金川叛亂、出征緬甸、安南等諸多戰役,自我總結爲“十全武功”,自詡爲“十全老人”。乾隆開四庫全書館,歷時十五年編修成《四庫全書》。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於養心殿駕崩,享年八十九歲。廟號高宗,葬於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