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天文學家終身爲政府服務 唐代時期待遇最好

古代天文學家終身爲政府服務 唐代時期待遇最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文學在中國古代一直是由政府專門控制。今天的天文學家,主要是在各個學術機構,以學術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爲主。而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則被授予官職,終身爲政府服務。在這種體制下,頂級天文學家,往往就是政府天文機構的最高官員。

我們先看看離我們比較近的清朝。清朝天文機構實際上是沿襲了宋明,大家都很熟悉,叫做欽天監。欽天監的大頭頭叫做欽天監監正。這個職位是正五品。正五品對應我們現在的行政體系,大致是省教育廳廳長這個級別,但實際上是比廳長級別低,比副廳長級別高這樣一個位置。他的俸銀是80兩。乾隆年間每年財政收入是4000萬兩,2013年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是12.9萬億元,按照這個比例,他對應的收入是2580萬元。

那時候,農村一個家庭的全年支出小於5兩,監正的收入至少是農民家庭的16倍。江蘇農村人均收入是1.3萬元,按照5口之家來算,監正現在的收入在100萬元左右。毫無疑問,監正絕對是高收入羣體了。另外,每年還給他40石俸米,根據新華字典的換算,一石米大概是60公斤,所以他每年還有2.4噸米,可以供10人吃一年。

古代天文學家終身爲政府服務 唐代時期待遇最好

明朝天文機構也是欽天監,最高官員是監正,正五品的官。朱元璋時期,給官員的俸祿,一開始全部是米,間或給點零花錢。當時給監正的俸祿是192石,大概摺合40兩銀子。不過考慮到通貨膨脹,這樣的待遇跟清朝區別不大。另外,每兩年給觀象臺工作人員發禦寒毛襖。明朝時,北京欽天監的總人數就54個人,官位最小的是漏刻博士,從九品。他一年的收入是60石米,摺合20兩白銀,按照清朝的收入比例,收入大於25萬元。

唐朝的天文機構前後叫過好幾個名字,太史監、太史局、渾天監(武則天的時代)、司天臺等。最高官員叫太史令、太史監令、渾天監令、司天監等。一開始,是從五品的官員(類似副廳長),到玄宗時期,升到了正三品,這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最高位置。唐朝時期,政府對天文極爲重視,例如唐玄宗時期,單單太史監(相當於後來的欽天監)在編人員達到738人。這個規模已經超過目前我們國家任何一個天文臺了(即使算上天文臺在讀研究生)。唐朝正三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各部委的部長,米400石,職田9頃,雜役38人,每日發常食料九盤(包括細米、粳米、面、酒、羊肉、醬、醋、瓜等),約合每月8000文(大概合現在3.2萬元),每年元正、冬至各賜絹5匹、金銀器、雜彩不等。估計這是世界歷史上,天文學家能獲得的最高待遇了。

那麼,當代天文學家與頂級天文學家的收入是多少呢?據我所知,跟歷史上的這些天文學家相比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