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解密:名臣晏嬰如何巧妙勸說齊景公“刀下留人”

解密:名臣晏嬰如何巧妙勸說齊景公“刀下留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的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就拿春秋時期國君所喜愛的寵物來說吧:有喜歡養鶴的(衛懿公)、有喜歡養狗的(晉靈公)、有喜歡養牛的(周王頹),還有很多喜歡養馬的,比如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齊景公。

在春秋戰國那個戰亂紛繁的年代,作戰大多以戰車爲主。所以,拉動戰車的馬匹的好壞就直接決定着戰爭的勝負。因此,凡是對國事稍加關心的國君,都會對馬匹格外關照。。

齊景公愛馬,這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就曾明確記載:“齊景公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

那麼,齊景公一個人到底養有多少匹馬呢?估計很多人都猜不到——四千匹!

沒錯,就是四千匹,而且還是他自己在宮中私下養的,不包括軍隊裏面養的。“千乘之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所謂“千乘之國”就是比喻一個國家的軍隊實力很強,也就是所謂的軍事大國。

那麼,一千乘的軍隊需要多少匹馬呢?答案是——四千匹。因爲每輛戰車需要四匹馬來拉,一千輛戰車也就需要四千匹戰馬。也就是說,僅齊景公一個人私底下養的馬就可以裝備一個大國的軍隊了。

怎麼樣,服了吧!

那麼多的馬匹,不能餓着,得養活啊,養活就得有吃的啊。這傢伙,四千匹高頭大馬的吃食可不是小數量,依照正常的賦稅標準,那肯定是滿足不了它們的胃口。於是,齊景公就給百姓另外增加賦稅,百姓交不起就會抵抗,百姓抵抗齊景公就用刑罰、而且還是重刑。所以,司馬遷又說道,齊景公“厚賦重刑”。

這是百姓抵抗交稅的後果,那麼要是養馬人一不小心把馬給養死了呢(平時有個小病小災的也是避免不了的)。那對不起了,一般情況下就得去到閻王那兒去報到。

很快,閻王就給其中的一位養馬人發了請帖——他負責養的馬匹中,死了一隻。

很不幸,死的這匹馬兒,偏偏又是齊景公平時最爲喜歡的。

於是,在很多養馬人眼裏,這位兄弟是必死無疑的。

解密:名臣晏嬰如何巧妙勸說齊景公“刀下留人”

但是(歷史往往就好玩在這個詞上),一個人的出現卻改變了事情的正常發展,把這位兄弟從鬼門關給救了回來。這個人就是晏嬰!

畢竟一般人此時也不可能出來救他——一個養馬的,死了就死了,對國家和其他人又沒有什麼損失。再說了,一般人也不敢出面來救他,國君正在氣頭上,弄不好還會把自己給牽連進去,這樁買賣做不得。敢作此事者,整個齊國中,唯有晏嬰一人!

前面咱們也已經說過,晏嬰作爲齊國的相國,肩負重任,辛苦地輔佐着腦子有點“進水”的齊景公,爲了阻止齊景公的各種怪異的舉動,那真是煞費了苦心啊

當然,阻止的方式是要委婉些的,畢竟伴君如伴虎!

愛馬死啦,你養死的,你必須得去死!得給我的馬兒去陪葬!這是此時心頭怒火正在燃燒的齊景公最真實的想法。

於是,齊景公當即就命人把這該死的養馬人拉出去給肢解了。

此時,晏嬰也正好陪伴在齊景公的身邊。晏嬰見狀,趕忙阻止了行刑之人。

晏嬰上前向齊景公深鞠一躬,表情嚴肅地向齊景公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堯舜禹這些聖賢人當政時期,如果要肢解人的話,從身體哪個部位先開始?

聽到晏嬰如此一問,齊景公頓時大悟,因爲他雖然有時候非常糊塗,但卻對古代先賢的事蹟非常清楚。因此,他知道晏子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堯舜禹時期是不肢解人的。

於是,齊景公便侍從把養馬人交給了獄吏——不用肢解這種刑罰了,但你今天必須死,其它人就是說破了天也沒有用!

晏嬰見狀,連忙又站了出來,他表示不能就這樣把他交給獄吏,因爲他還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犯了什麼罪。既然要殺人家,總的讓人家死得明白點吧,他表示自己得說說他的幾條罪狀。

是啊,別到了閻王爺那兒,閻王一問:你爲何而死啊!他再回答不上來,那可真是冤死鬼了。

齊景公見晏嬰說的有理,就讓人停了下來,讓晏嬰公佈此人的死罪罪狀。

於是,晏嬰走上前去,指着養馬人說出了他所犯下三條死罪罪狀:

第一,國君讓你細心養馬,可你卻把馬兒給養死了,你該死;

第二,現在被你養死的那匹馬,恰恰又是國君最爲喜歡的,你更應該死。

最後,你讓國君因爲一匹馬的緣故而殺掉一個人,百姓聽說了,一定會怨恨我們的國君;諸侯聽說了,一定會輕視我們的國家,一個讓自己的國家摸黑的人就更應該去死。

晏嬰停了停,轉過身來看着齊景公,表示那人的罪狀自己已經說完,請國君繼續進行處置。

齊景公聽完晏嬰的宣判,連忙下令放了那個養馬人,因爲如果自己殺死了他,那麼就會損壞了自己在百姓心中仁慈的好名聲(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

你這哪是宣佈他的罪狀啊,你這最後一條不是明明在說我嘛。這傢伙,因爲殺死一個養馬人,讓我得罪整個國家的人,還讓自己殘暴的名聲傳遍天下,這種事情我是不能夠做的。

於是,晏嬰免除了養馬人的一切罪狀,讓他繼續在養馬場上班。